我們的影迷的確很餓,《周處除三害》在內地上映十多天,討論熱度仍未見衰減趨勢。
在流媒體和院線同步上映的情況下,還能拿到4.2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實屬罕見。
也許是擔心《周處除三害》會像十年前《被解救的姜戈》那樣,上映10個小時被要求回爐重造,人們爭先恐後地趕去影院瞻仰。
影片的尺度,頂到了審核標準的極限。
同時,這部電影摒棄了太多以往被認為是俗套的東西,專註於一條線路。
我們看了太多期望全面表達、思維發散的導演作品,像這種心無旁騖的院線電影,內地觀眾已經許久未見。
頒獎典禮上,陳以文和阮經天作為嘉賓共同上台。
阮經天:「以文哥,作為前輩,你有什麼想要傳授給我們?」
陳以文:「既然你問我了,接下來,我說一句,你跟着我說一句。」
有人從後台拿出來一支鞭子,接着,他們在台上致敬了影片《周處除三害》的橋段。
「我熱愛電影!」
「我熱愛電影!」
「我認真演出!」
「我認真演出!」
陳以文還現場玩起了梗:「我絕不中途離席。」
尊者到底是尊者,他用幾鞭子和三言兩語,就將十年前的中途離場事件化解了。
而台下觀眾在歡笑之餘,更是想起了那個位於澎湖縣湖西鄉的島上禮堂。
影片把近二十分鐘的時長,都給了這座禮堂。
也是在這裡,對「痴」做了全面的詮釋。
貪,嗔,痴,佛教三毒,分別對應片中的三個人物。
其中,痴,是陳桂林的性格特徵。
周處除三害的典故里,並未提及貪、嗔、痴,電影里卻把它們和三害做了巧妙結合。
「除三害」的故事,只是一個引子,一個象徵。
編導黃精甫把全部精力,用在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面,特別是主角陳桂林。
陳桂林和小美之間的感情,類似愛情,卻因陳桂林自身的原因,變成了友情,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而其他的內容更是陪襯,134分的片長,可以說有110分鐘,是為了禮堂的20分鐘戲份服務的。
這有點像為了醋包餃子,可這醋也果真是香濃飽滿。
影片開場的刺殺,陳桂林奶奶的去世,甚至對於香港仔的追殺過程,鮮有提及陳桂林的內心所向,有關他的鏡頭,都是酷和颯。
直到了無牽掛的陳桂林來到澎湖,觀眾才得以了解他的「痴」。
它的痴迷、痴傻、痴呆和痴癲,被幾處細節準確呈現。
陳桂林是一個極易相信別人的孩子,也是一個缺愛的孩子。
來自尊者的點撥讓他醍醐灌頂,發現遠離殺戮,生活在這座小島上也不錯,遂埋掉了槍,放棄了除掉第二害的想法。
他熱心工作,給小胖拿飯的時候,我們又看到了偶像劇里的阮經天。
挨了尊者牛馬的一個巴掌,他一聲不吭,默然服從。
發現真相後,痴的又一層含義出現,痴癲。
在整個描述陳桂林的「痴」的過程中,片酬80萬人民幣的阮經天,用精彩的表演天衣無縫地配合了導演的想法。
陳桂林這個人物,必將成為華語影史的一個標誌。
禮堂的這幾場戲,給內地觀眾搞了一次視覺開葷。
這個葷席,也為影片的評價大大加分。
虎撲9.8,知乎8.6,豆瓣8.1,全網討論影片的細節,熱度超過了任何一部春節檔電影。
影片的一些瑕疵和硬傷,全部被一眾好評淹沒。
原來,一部足夠優秀的電影,是可以把觀眾拽到電影院里去了,即使他們已經看過了全片。
尺度大,是它的賣點。
不騙人,是它的誠信。
跟其他國產罪案電影相比,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年度狠片」、「極限尺度」、「生猛殺瘋」,一個又一個的大號羊頭高高懸掛在海報之上,等吃到嘴裏卻發現,全是狗肉。
在電影類型愈發固化的今天,為了醋而包餃子的做法,已是尋常,好在《周處除三害》真的讓人吃到了那口醋。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周處除三害》送審時,一定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
而在雙標甚至多標的審核標準之下,它的過審,也極可能是一個隨機性事件。
那麼,下次開葷,會是哪位廚師主勺,又會是在什麼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