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大戲《繁花》引發觀眾熱議,這部講述上海往事的電視劇也意外地帶火了揚州話、揚州三把刀等揚州元素。在乍浦路小樂惠,爺叔跟老闆有一段對話,展現了正宗揚州話。還有寶總來吃飯時,老闆講的也是正宗揚州話:「他們現在都到黃河路上去了,我現在就混混日子。」「寶總發家從這里的桌子開始,老闆總要給寶總留着。」老揚州表示,話講得的確正宗。
在民國之初著名上海滑稽戲《江北空城計》(見1915年4月30日《申報》廣告)中,演員運用方言反差演唱京戲《空城計》片段,並在諸葛亮「穩坐」城樓而準備「犒賞」司馬懿大軍時,用揚州話報了一段「維揚菜名」,令人忍俊不禁。可見揚州人在上海的影響力有多大。
有人說:「我父親、我爺爺都是上海出生,但我們都是揚州人。隔壁鄰居有無錫人、寧波人,大家都是上海人。」作為海納百川的上海,其實是一座四方輻輳的移民之城。
從晚清到民國,揚州人陸陸續續地來到了開埠之後的上海。在眾多的蘇北移民中,揚州人堪稱代表,其影響力也最大。
轉戰上海 三種人對上海產生的影響各不相同
著名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先生告訴記者,上世紀初,由於鹽業凋敝,一些有膽識的鹽商轉戰十里洋場,融入到新開埠的上海。
「揚州人大批移民上海是從晚清開始的。一些鹽商和富人覺得在揚州已沒有什麼贏利空間和餘地,而上海卻是充滿機會的,於是揚州大批有錢人特別是鹽商都湧向了上海。」韋明鏵說。
大鹽商周扶九正是看到鹽業已沒有什麼希望,所以把錢財都帶到了上海進行投資。在上海今天的南京路處,當時都是農田,他用非常便宜的價格收買了這裡的田地,等到後來變成租界,形成現代商業區,他又把這些田地賣掉,賺到了一大筆錢,讓他變成了滬上屈指可數的大地產商。這是揚州鹽商到上海尋找機會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如今在廣陵路上還完整地保存着周扶九在揚州的宅第。
另一方面,大批有錢人因為嚮往高樓、電車、電影院、電話等現代生活,舉家遷往上海。
移民中最多的還是一大批手工業者,主要是「三把刀」從業者。晚清時百業凋敝,消費人群驟減,從業者只好外出謀生。
這三種人對上海產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如周扶九等商人,通過投機、投資發展壯大,很快就融入了上流社會;富有市民階層人數不多,不如來自浙江移民的影響大,但是,如何園、個園後人辦起了教育,李涵秋等作家開闢專欄副刊,也作為知識分子進入上海社會;「三把刀」形成了揚州人在上海最大的群體,據稱,在上海,曾經有70%美髮美容的從業人員來自揚州,80%的美髮師傅都是揚州人。
無論怎樣,蘇北人、揚州人已滲透到上海社會各個階層中,這一龐大的地域群體在上海還是有較大的影響力的。
新聞傳播 《申報》對揚州新聞的關注超乎尋常
創辦於1872年4月30日的《申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不厭其詳、濃墨重彩地報道着揚州,這是對一座古城的尊重和敬畏。
從晚清到民國年間,揚州這座歷史名城正經歷着轉型的陣痛,雖然城市地位不如從前,但是其關注度、影響力卻從未降低。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新聞紙《申報》始終給予揚州重視和關注,無論是政治事件,還是社會新聞,無論是大人物的橫空出世,還是小人物的軼聞趣事,都津津樂道,樂此不疲,在版面上佔有大量篇幅,讓揚州這座江北城市出現在上海人的視野中。
揚州檔案專家朱德林發現,在《申報》存續期間,關於揚州治安、文化、教育、商業等內容的新聞可能多達200萬字。其豐富的內容、林林總總的事件報道,已成為今天我們了解清末民初揚州狀況的一個窗口。
《申報》對揚州的情有獨鍾是和揚州的歷史地位和影響、經濟發達程度分不開的。「走在揚州古城街頭,能夠感覺到一百年前的溫度,這就是它的影響力。」朱德林說,彼時,揚州的發達開放程度是開蘇北風氣之先的,很早就擁有了現代通訊手段郵局、電報、電話等,銀行業也很是興旺。這就為及時向《申報》傳遞消息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所以很多時候《申報》每天都有揚州新聞,甚至一天有兩三篇之多,重要新聞還進行跟蹤報道,都是通過電報拍發出去的。
記者 姜濤
新媒體編輯 楊宗昭
校對 孫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