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娛樂頭條 3844℃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馬伊琍多了幾分凌厲,唐嫣多了幾分嬌嗔,而胡歌簡直原地起飛。

文 | 不小可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今晚,萬眾期待了十年的電視劇版《繁花》終於開播:央視8套播出普通話版,東方衛視播出滬語版,騰訊視頻播出雙語版。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我們和劇組主創聊了聊,20個關鍵詞帶大家走進《繁花》幕後——

十年

2012年,金宇澄發表《繁花》。2013年,江湖傳聞王家衛已買下影視版權。2017年,《繁花》正式開始籌備。前四年,王家衛每次來上海,都要做一件事:請老金爺叔導遊——提籃橋、老西門、十六鋪、董家渡、楊家渡、曹家渡、大自鳴鐘……《繁花》里涉及的上海區塊,都跑了個遍。
「《繁花》是上海的一幅清明上河圖。它補白了我60年代來香港後的上海生活面貌。」四年里,王家衛翻閱過的資料,疊起來比他的人還高——他1米9。
2020年9月開機,2022年1月殺青,2023年1月補拍。三年,對一部電視劇來說很長,對王家衛來說很短。總之,在2046年之前能看到《繁花》開播,已經很滿足了。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鏡像

劇版《繁花》,會是王家衛的文藝味道吃掉金宇澄的市井氣息嗎?不,應該說是雙廚狂喜——既有王家衛的霓虹閃爍,又有街頭巷尾的尋常煙火。他們像一對鏡像,又像兩條起伏的波浪線,有時相遇,有時分離。
         
歡迎回到90年代

黃河路、至真園、夜東京,熱氣騰騰活色生香的90年代回來了。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縫紉機、絨線衫、汏腳布,排骨年糕、紅燒甩水,記憶里熟悉的90年代還魂了。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2018年《繁花》劇組曾經向上海市民招募老物件,收到八方呼應,小到茶杯花瓶熱水瓶,大到大哥大鋼琴甚至轎車,如今有不少都出現在劇中,令人「一秒回到90年代」——其中一條紅色絨線圍巾,是胡歌捐出的,那是用他母親遺留的絨線織成的。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這台縫紉機也是胡歌媽媽曾經用過多年的
         
昂揚

90年代的人,都是什麼精神面貌?大家不約而同指向同一個詞:昂揚。
胡歌發給我一段90年代的視頻,視頻里記者街頭隨機採訪路人,問他們:「你認為中國在21世紀會是什麼樣子?」每個人回答時,眼睛裏都閃着希冀的光。
大起大落的90年代,未來好像有無限可能——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半日歸零。前一天還是紡織廠工人,後一天就坐進了大戶室——這樣的大開大合併不罕見。「下海」成了時代詞彙,稀奇的商品每天都在舶來。胡歌說:「那時候我覺得大人們都好忙啊!」

證券年代

沒想到,《繁花》剛播四集就這麼炸裂——有人傾家蕩產,有人釜底抽薪,有人激流勇進,有人知難而退。王家衛典型的非線性敘事,把一段往日傳奇跳接出懸疑片一樣的氣氛和張力。
導演是個考據派,電視劇里的每條支線,事先都採訪了各路顧問——外貿線有外貿線的顧問,黃河路美食街有美食街的顧問,小到一張郵票,也有圍繞郵票發生的周邊事件資料匯總,上世紀90年代的股市風雲自然更少不了顧問——擔任證券顧問的是有着「資本市場活化石」之稱的老法師應健中。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很難想像飾演爺叔的游本昌已經90高齡
         
王家衛的隱藏面

你見過文藝的王家衛,見過含蓄的王家衛,但你可能沒有見過單刀直入、荷爾蒙爆棚的王家衛。編劇秦雯說,王家衛在片場講戲,常用象聲詞:「這裡唰的一下,那裡砰——嗖嗖嗖——」像極了武俠片的音效。《繁花》可能激發了王家衛潛藏的江湖氣,畢竟沒有一點江湖氣,哪裡壓得住90年代的魚龍混雜,潮起潮落。
         
一人分飾三角

《繁花》一度有過一個想法:讓胡歌一人分飾三角,阿寶、滬生、小毛,每人拉一個視角。這是因為有一次王家衛的御用製片人彭綺華看了胡歌主演的話劇《如夢之夢》後,覺得台上的他「不是一個人」,因此萌生了「多面」胡歌的思路。按照這個思路,編劇也已經寫了小毛、滬生的故事線,不過最終和許多其他的思路一樣不響了,《繁花》花落「阿寶」,花開並蒂,單表一支。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阿寶

「阿寶來啦!」「伐對,要叫寶總。」
60年代的阿寶,90年代變成了寶總。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讀小說的時候,胡歌覺得阿寶是風度翩翩的,為人處世波瀾不驚。   
進組以後,他發現阿寶也是極有行動力的:「每天一睜眼,他面對的就是無數個機會。他想證明自己,他要爭一口氣。」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阿寶
         
小毛

胡歌一開始覺得自己比較像小毛。雖然阿寶生活在「上只角」,小毛相對「下只角」,但,小毛令他難忘:「他身上有一種獨特的生命力。儘管到了後期,他好像一個非常孤獨的靈魂遊盪在城市裡,但他身上仍然有那種頑強的生命力,很動人。」
         
上海話

上海演員遇到《繁花》,就像英國演員遇到《哈利·波特》。或者用飾演陶陶的陳龍的話說:「像老鼠跌進了米缸。」1點開工,12點半演員們就來了,至真園小分隊和夜東京小分隊,先「嘎三胡」嘎特半個鐘頭。   
現場收音全部講滬語對白,連王家衛本人都操一口流利上海話。看了《繁花》你才發現,原來那麼多演員都是上海人——胡歌唐嫣馬伊琍,陳龍鄭愷吳越,papi醬范湉湉王菊……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papi醬、阿慶、陳龍
方言之於《繁花》,恰如繁花着錦,烈火烹油。乃至於講上海話的時候,演員氣質都發生了很大改變——馬伊琍多了幾分凌厲,唐嫣多了幾分嬌嗔,而胡歌簡直原地起飛,不只是講普通話時的風度翩翩,更是風流倜儻,七分正氣三分痞,整個人都流動了起來,活靈又活現。
         
三朵金花

玲子(馬伊琍飾)、汪小姐(唐嫣飾)、李李(辛芷蕾飾),阿寶的三朵金花。
胡歌說:玲子和阿寶,「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係。阿寶就是豬八戒,玲子是孫悟空,總是在前面為豬八戒披荊斬棘,讓豬八戒坐享其成」。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玲子
汪小姐和阿寶呢,是秒針和分針的關係:「你看秒針和分針是不是60秒相遇一次?錯。是61秒。因為秒針轉一圈的時候,分針已經往前跑了一格了。但其實也不是61秒,要比61秒要再多一點點,因為秒針再走1秒的時候,分針又往前動一點點。所以他們倆的這個交集,永遠比大家認為的要再遠一點。」(我懷疑胡歌已經「王家衛化」)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汪小姐
至於李李和阿寶的關係,「就像天空和大海,互為鏡像,又充滿神秘感;距離很遙遠,但是你在看日出和日落的時候,又發現天空和大海是連在一起的,若即若離」。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李李
愛情存在過嗎?你說有吧,通篇沒有一個「愛」字。但是每一場對手戲,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回眸,都在提醒你,in the mood for love。
正如編劇所說:「每天說『我愛你』的戲,說的是孤獨。一口不提愛情的戲,是真的說愛情。」
         
虛晃一槍

《繁花》原著里有許多不可描述,但王家衛不愧是華人導演里最擅長情慾戲的。既然《卧虎藏龍》的竹林打鬥是船戲,《繁花》談生意簽單,也可以是船戲。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wkw(王家衛)嘗言:「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
         
金句

據說王家衛有一個「金句本」,韋編三絕,把《繁花》里的金句都抄錄了下來。
他在片場最常提到的幾句是:
「花無百日紅。」
「男女之事,緣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門。」
「上帝不響,像一切全由我定。」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孤獨

考據派,細節控,十年磨一劍,到頭來,都只是為了寫感情結束時的那一個回眸。
繁花着錦,烈火烹油,猛烈地絢爛過、燃燒過,到頭來只是為了映襯生命底色里的孤獨,就像植物的根系,深深地埋藏在繁花之下。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單機位

這個時代,竟然還有人用「單機位」拍攝一部30集的電視劇。奢侈,真奢侈。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飛頁

王家衛到底有劇本嗎?至少《繁花》是有的,雖然演員並不一定會拿到完整劇本,他們收到更多的是「飛頁」,香港人叫「飛紙仔」,由編劇根據導演當天的意圖,在片場現改現飛。
每天都有變化,是因為導演每天都觀察到了演員的不同狀態。「他會根據演員的狀態、演員之間的化學反應,去修改劇本。」胡歌說,「他說表演其實是流動的,完全按照既定劇本,就會損失掉很多鮮活的東西。劇本是活的,是一直在生長的。」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ng

「悲慘」的ng故事我們聽過太多:張曼玉下樓梯47次、梁朝偉吃27個梨、劉嘉玲擦地27次,張學友抬頭60次……《繁花》里少不了也有誇張的ng數字——董勇飾演的范總,有一場和唐嫣的對手戲,吃面,拍了86次……當然巔峰紀錄還是《藍莓之夜》裡帶有蛋糕氣息的那個吻,150遍。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董勇飾演浙江小老闆范總
從前我們印象里的王家衛,像個善變的職場甲方,只告訴你要重來,卻不告訴你他要什麼。但是這一次,他又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每次重來,他都會給出非常具體的意見,甚至親身上場示範演一次。
他會告訴唐嫣:這場戲你試試看屁股只坐半個凳子,出來的情緒會不一樣。你一隻手放在身後,動一動,感覺也會不一樣。
吳越說,即使當天沒有自己的戲,她也很想在現場看看,太有收穫。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吳越    

流行曲庫

職場pua容易讓人喪失自信,但王家衛卻總能把演員打碎,再升級。
胡歌說,導演在教導演員方面招數層出不窮:「他有一個自己的曲庫,三年里大概給我們放過七八十首歌,不只是給演員,也是給在場所有的工作人員,是為了讓全劇組入戲。」
這個曲庫里,有90年代的流行曲,比如《冬天裏的一把火》《再回首》,也有李健的《傳奇》,陳小春的《亂世巨星》,唐朝搖滾版的《國際歌》。

我從小就不愛睡覺

《阿飛正傳》里有一隻在風裡睡覺的無腳鳥,沒想到wkw導演卻是「不愛睡覺的王家衛」。高強度拍攝期間幾乎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所有人都見過他兜着大圍巾、戴一副招牌墨鏡,蹲在監視器後的樣子,覺得他「苦透苦透」。在取景地之一的張園,他甚至72小時沒睡覺,以至於劇組特地製作了一張他的表情包:我從小就不喜歡睡覺。
         
不響


如果《繁花》只能選一個關鍵詞,必然是:「不響」。

金宇澄的「不響」,是「上帝不響,像一切全由我定」。
王家衛的「不響」,是「千金難買一聲響,多了就俗了」。
兩人互相補白,又互相留白,留白的部分,就繼續交給觀眾去補。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為《繁花》,胡歌捐出媽媽的東西 - 陸劇吧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