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替你承受,也沒有人拿的走你得堅強。每個人都是孤獨地行者,在行走得過程中慢慢變得堅強。
——題記
要說近期最火的韓劇得有哪些,由韓國女星嚴志媛領銜主演的《產後調理院》一定不遑多讓,榜上有名。
作為接檔《青春記錄》播出的TVN新月火劇,這部只有8集的短劇從一開始播出就因為以輕巧愉快的喜劇表現出有關女性備孕、生產以及撫育孩子過程中的種種艱辛和困惑等現實問題,在女性觀眾群體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儘管用喜劇的模式儘力地稀釋女性生育過程中的苦楚,但是劇中表現出的眾多場景,依舊令人真實而心酸。
讓每一個曾經經歷過、或即將經歷生育的女性時而為該劇的編劇們的洞察力嘆服,覺得找到了一些困擾自己的問題的心理根源;時而對劇中女性的命運感同身受,難以自抑地淚流滿面;更多的是陷入深深地反思:
生育,究竟帶給了一個女人什麼?如果把生育孩子比如一場戰爭,那麼我們對手又是誰?而在這個過程,真正能幫助女人殺出重圍的,又將是誰?
職場壓力:那個出來就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我為什麼要死?”
劇集一開篇,42歲的高齡產婦吳賢珍和死神坐在一條小木船上,要將她渡過忘川河。
因為高齡生產,力脫暈厥,吳賢珍走到了鬼門關上。
一路上在她的碎碎念中,我們看到這個曾經GJ集團內最年輕的女常務努力奮進又頗為心酸的前半生——
在被破格提升為公司最年輕的女常務的那一天,她得知了自己懷孕6周的消息,即使迫切地期待孩子的來臨,但是,她的內心依然是悵然大過於驚喜。
因為她的這一路走的實在不容易:
在她剛剛入職的2002年,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為了挽救因為投資失敗而破產的娘家,她命令自己活成了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
她一邊打工一邊努力提升自己,連世界盃的熱鬧都是從別人口中得知的;
她放下了所有的自尊和清高,對自己的頂頭上司溜須拍馬;
那些別人不肯做得臟活、累活,她也從來沒有拒絕。
甚至為了晉陞,她被旁人孤立、嘲笑甚至辱罵,她都全然不在意,她努力工作,甚至連懷孕期間也從未停止,因為她知道:
“大家都說讓我好好休息,可是常務怎麼能休息呢?說好聽點是幹部,說白了還不是隨時都可能掉腦袋的兩年合同工。”
她比誰都清楚職場的殘酷與無情。
這種壓力女性進入職場的那一天就如影隨形,而隨着懷孕生子成幾何倍數般遞增:
前一陣子,上海一公司讓剛休完產假的女員工每天手術完成一篇銷售心得。
公司很“體恤”地說,考慮到哺乳期視力不好,“為保護你,給你安排手寫”。
可是,每小時600字,有錯別字、重複語句、晚交或漏交的,還要罰款50到500元不等。
最終,這位媽媽無奈選擇了離職。
或許多年的職場拼殺,讓吳賢珍早就明白了這其中的殘酷,她強迫自己生活的像個不知疲憊的“永動機”:
即使懷孕八個月,她依然挺着肚子加班修訂方案,雖然回家的時候,累得站不穩,也不輕言放棄;
即使在生產的當天,她依舊頂着“烈焰紅唇”、穿着職業裝,追着客戶簽合同, 雖然因為肚子太大而腰疼,她每晚都睡不好,甚至常常一個人枯坐到天亮……
這些苦楚她從來不說,因為即使說了也沒有人會同情,因為她是一名職場女性,是一名員工,雖然她也是媽媽。
但是孩子的出生不會因為你意志堅強而晚一點到來。
生產後,吳賢珍住進了產後調理院,她必須得休息了。
然而,在“坐月子”期間,職場的危機感就已經開始席捲而來——
領導在和她探討工作時,因為她不經意間說錯的一個詞,毫不客氣地嘲笑她;
曾經和她出生入死的同事們也在新領導的領導下,一轉眼就將她曾經的努力拋之腦後……
但是不甘心的吳賢珍還是想證明,即使生了孩子,她還是曾經的自己,公司依然需要她。
於是,她精心準備去參加公司的例行會議,卻發現,“例行”的會議依然重要,只不過她是否出席,早已無足輕重。
她尷尬地坐在公司里,看着依舊忙碌的同事們,她確認的是:
“即使我消失也能依舊運轉自如的世界,我所生活的世界……”
顯然這個世界,她已經很難回去了。
這並不是吳賢珍一個人的尷尬。
姚晨在星空演講中一段話曾引起無數中年女性的共鳴。
這個在我們記憶中天不怕地不怕的“郭芙蓉”孤獨地站在舞台中間細數着自己在事業上升期兩次懷孕生子後職場“窘境”:
“我生了兩個孩子,錯過了很多好的導演好的項目,等再回到職場中時,我的事業已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人到中年的她,不再是投資人眼中的最佳選擇,一次次錯失心儀角色的打擊。
光影背後,儘管依然面容姣好,衣着華麗,這個中年媽媽般的“郭芙蓉”在職場的疲憊與焦慮依然無法迴避。
身體壓力:羞辱感,不僅僅是生產那一刻
如果說被職場拋棄只是職場女性才能面對的問題,那麼生產則是每一個女性都不得不重新面對一項嚴肅又極端殘忍的考驗。
首當其衝的,就是無所不在的強大的羞辱感——
“在懷孕分娩大百科中,將分娩過程分為4個階段,孩子準備出生的第一產程,孩子出身的第二產程,胎盤脫離的第三產程,還有媽媽恢復的第四產程,但是我所經歷的真實的第一產程便是屈辱期。”
打開雙腿當著眾多的醫生,被灌腸、剃毛,各種檢查,甚至像個動物一樣被一群實習醫生進行醫學觀摩。
雖然心裡清楚,這都是醫護人員的正常工作,但是這個過程中,對於一個新手媽媽來說,卻是伴隨着強烈孤立無援和屈辱感。
相同的場景在女性主義經典小說《醒來的女性》中也有提及:
“護士的態度冷冰冰的,動作也不溫柔……她們給了她一件病號服,叫她去一間好像體育館的更衣室里換上……她們她躺在一張檯子上,為她剃毛,水是溫熱的,可灑在身上很快就變涼了,她開始顫抖……一個女人尖叫起來,一名護士回過頭,厲聲呵斥:別像個孩子似的!你以為你要死了啊!”
而在生產的過程,女性的自主權也被人不斷地剝奪。
“無痛針!無痛針!”
在近乎絕望甚至癲狂的要求下,吳賢珍才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無痛針”。
她是幸運的,但是很多女性躺在產床上時,並沒有如此的“福氣”。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麻醉針會對小孩的精神發育不好(已經被證實是錯誤的),而被要求必須堅持自然分娩。
2017年8月31日陝西榆林市一名待產的孕婦就曾因為無法忍受產程里的陣痛而墜樓身亡!
在漫長而艱難的生產過程中,由於胎兒的頭部過大,為了產婦和孩子的安全,醫護人員跟家屬說明了剖腹產的必要,但是家屬置若罔聞,堅持要求產婦順產。
從高樓墜下的那一刻,我們無法想象,那個女人的心該是有多麼的冰冷與疼痛!
生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女性更有尊嚴、更少疼痛的生產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人們的概念里,而是一件必須被實施的事情,不是嗎?
而在近乎疼痛到喪命的生產過程以後,更大的身體屈辱還在後面——
看似漂亮美麗的媽媽,卻因為一生咳嗽,便尿濕了褲子,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圍觀,指指點點。
女性在生產後身體不可抑制地發生着改變,除了發胖,脫髮,腰痛,其中漏尿也是一個難言的尷尬。
前一陣子,湯唯和雷佳音在為新戲做宣傳時,雷佳音的一句“戲言”就女神湯唯產後的隱疾公之於眾。
“我們在拍一場哭戲的時候,湯唯總想上衛生間,弄得我總是脫戲。”
看似一句玩笑,卻讓湯唯當場情緒失控,難過到落下淚來。
原來,湯唯之所以尿頻是因為3年前生完女兒後落下了膀胱脫垂的問題,經常出現尿頻和漏尿的問題。
經濟自由的女明星尚且如此,何況是生來平凡的我們?
那些不難言說的傷痛和羞辱,一直伴隨着女性生產後的日日夜夜,在無數個尷尬的瞬間被女人自己反覆咀嚼,獨自下咽。
認知壓力:不是生下孩子就能成為好母親
前兩天,GAI和老婆的互動上了熱搜,原因是剛剛生產結束的老婆王斯然居然多次拒絕給孩子餵奶。
“大家圍着看我餵奶,我好像動物園裡的動物……”
身為女人,當你成為一名母親,所有人都告訴你要萬事以孩子的健康為重,彷彿你個人的尊嚴受傷、你的心理失衡都變得舉重若輕,甚至不值一提。
似乎每一個女人成為母親後就應該渾身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她們都應該很快地按照“天性”學會照料孩子,成為一名絕對合格的母親。
如果你不是這樣,那就是瘋子、怪人。
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吳賢珍讓我們看到,即使是已經生下了孩子,但是成為一名母親,依然是一段極為漫長而艱辛的路程。
首當其衝的就是身份的認知的模糊。
在進入產後調理院的第一天,在別的媽媽問名字時,吳賢珍駕輕就熟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卻被其他媽媽好意“提醒”,是孩子的名字不是她自己的名字。
“在這裡,我叫什麼,我多大了,沒有人會好奇,只是好奇孩子的胎名,是兒子還是女兒,是第幾胎,是怎麼生出來的,是第幾胎……”
這對吳賢珍的價值觀是一次不小的衝擊,在世俗的標準中,當一個女人成為了母親,她就應該沒有自我,一切圍繞着自己的孩子轉,彷彿這才是女人的最好的歸宿和榮耀,女性必須為孩子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名字。
可是,即使作為媽媽,不管再如何出於天性使然,我們難道不首先都是一個有思想,有感覺的人嗎?
這種權利難道就因為成為了母親就應該被理直氣壯地剝奪嗎?
這公平嗎?
而身份價值的認同只是一方面,養育孩子的難題還遠不只與此。
在吳賢珍曾經的想象中,餵奶這種“簡單”的事情,應該是散發的着母性的光輝還有孩子身上的甜香,溫柔地和孩子對視。
可是事實上,她不僅被護士當眾摸胸,品評自己的乳房,甚至在孩子拚命吮吸自己的時候,疼得忍不住叫出聲來,而最讓她坐立不安的還是周圍人的態度,護士就直接指責她:
“因為媽媽不給飯吃,他才喊的。”
這讓一貫驕傲成功的吳賢珍挫敗到底。
可是,她真的只是疼不是嗎?難道當了媽媽連喊得疼的權力都沒有了嗎?
事實上,真的沒有。
我自己曾經就真實的經歷過這一切,第一次餵奶時,由於側切,傷口還腫着,甚至連坐在凳子上也只能翹着一邊的屁股,而給孩子餵奶時,乳房被孩子用力咬到皸裂的疼痛,讓我每一次都痛苦不堪,而在產房前還對我說:“你真偉大”的丈夫,面對我的眼淚卻說:“怎麼就你哭啊,你看別的媽媽都沒有哭,就你哭,你太嬌氣了……”
即使時隔多年,那種不被人理解的委屈與疼痛,依然是橫亘於我和丈夫之間的一道傷痕。
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明白,原來媽媽連喊疼的時候都得悄無聲息。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里說:活在這個世界是件太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是各種枷鎖束縛着你,稍微動一下,就會冒出血來。
所以,我們看到網絡上越來越多的“情緒失控”的中年老母親,看到因為一點小事就“崩潰大哭”的媽媽群體,可是卻很少有人關心,是多少的日積月累的負面情緒,是多少經年累月的難言委屈,才會讓一個曾經溫柔的女性變成了一個暴躁的中年婦女!
或許這就是這部《產後調理院》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關注的真正原因——
對於女人來說,生育從來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女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面對着巨大的考驗,這種考驗對於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一場“兵荒馬亂”的戰鬥。
而且在這場戰爭中,對於大多數的女人來說,不管是丈夫還是父母,都只能隔岸觀火,更多的時候,我們必須靠自己度過,所以,我們可以哭,可以失望,但是請不要放棄,也不要將希望寄予在別人身上,你只有更堅強,更獨立,不斷地學習與調整,才能幫助自己走出這場困境!
而我也真誠地希望能讀到這篇文章的“爸爸”們,設身處地地站在自己的妻子的角度為她們多考慮一些,多包容一些,希望你們的愛,會讓身處於“戰爭”中女人們多一點溫暖,少一些眼淚!
最後希望,這段兵荒馬亂的日子,每一個女人不會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