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樣本會“送中”?檢測感染風險高?我以親身經歷戳破反對派的謊言

電視劇快訊 1775℃

我是在港工作的內地人,本月1日剛參加本地的新冠疫情檢測。那天也是特區政府開展“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首日,雖然坊間對此還有不同聲音,但我已是期盼許久。

由於工作原因,今年春節我沒回內地休假,之後因為防疫政策想回也回不去了。原本盼着特區政府能儘快“開關”,哪知這兩個月香港疫情忽然暴發,高峰期每天有100多宗確診病例,我出門返工、行街都膽戰心驚,偶爾咳嗽幾下全家人怕得半死。雖然如今依靠各方努力把病例數降了下來,維持在每天10例左右,但大家都明白,一日不清零便一日不得安心。

這次普檢,我是通過手機鏈接進行預約的,只需要身份證和手機號碼,選擇方便的檢測點及時間段,花上兩三分鐘就能預約成功。前段時間,有香港反對派稱,市民到檢測中心排隊採樣,如果人群中有隱形患者容易讓檢測者“中招”,但我願意以親身經歷戳穿這些謊言。

香港樣本會“送中”?檢測感染風險高?我以親身經歷戳破反對派的謊言 - 陸劇吧

本月1日10時半,我來到荃灣體育館,10分鐘後就輪到我查驗身份候檢。大廳里有臨時搭成的十多個檢測間,相互隔開。等候採樣市民只有20多位,彼此座位間隔1米多。我想,相較於街面上熙攘的人流,體育館裡交叉感染概率要小很多。整座館內,所有工作人員都身穿防護服,佩戴口罩、面罩及手套。每為一名市民採樣後,護士都會更換手套。交叉感染之說,不攻自破。

說來慚愧,來檢測之前,我最擔心的是檢測方式——鼻腔和咽喉混合拭子。聽朋友講,咽喉拭子相對簡易,棉簽在喉嚨深處攪動幾下,但精準度稍微差點;鼻腔拭子更准,但過程很酸爽,用一個軟棒經由鼻孔插到深處,過程中會不由自主流淚,是種難以言說的感覺。

香港樣本會“送中”?檢測感染風險高?我以親身經歷戳破反對派的謊言 - 陸劇吧

正在胡思亂想之時,已經輪到了我。護士小姐姐很溫柔地提醒我會有些許不適,給了兩張紙巾,建議如果打噴嚏就可以捂住口鼻。然後她就用棉簽插入鼻孔,在深處攪動若干下,我感覺似乎沒有插入鼻腔極深處,有所不適但能忍受。

花上1分鐘時間,兩個鼻腔加咽喉的取樣結束。離開時工作人員還會贈送特區政府準備的“同心抗疫”口罩。整個檢測給我感覺是安全、方便、快捷,個人隱私更不必擔心。如果結果是陰性,那我在3天內會收到短信。如果是陽性,衛生防護中心會電話告知並及時跟進。

香港樣本會“送中”?檢測感染風險高?我以親身經歷戳破反對派的謊言 - 陸劇吧

這次“普檢”,我更願稱為香港版的“全民檢測”。政府在全港18區設置141個檢測中心,做足準備工作。雖然我認為姍姍來遲,但在目前社會環境下,中央政府的援助能通過特區政府順利落地,已經很不容易,想想去年這個時候香港可是黑暴肆虐。

到了1日傍晚,已有60多萬市民預約普檢。但我周圍還有些朋友對此有所顧慮,認為自己身體健康沒必要檢測,出門一次還會徒增風險。還有些市民受到各種聲音的影響。一些因為囤積檢測試劑而利益受損的醫護,則鼓動市民拒絕參與普檢,說樣本會“送中”、感染風險高、檢測沒意義。

至少我的體會是,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作為城市一員,主動參加檢測,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盡責。特區政府不收分文給大家做檢測,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盡量篩查出隱性患者,切斷社區傳播鏈。這個努力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市民也要理解配合。

我想,這其實也是香港重啟的一個好機會,攸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為疫情,特別是這兩個月的第三波大暴發,讓通關變得遙遙無期。只要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社會生活就不能解禁,餐飲、旅遊業受到巨大影響自不必說,香港現在很多公司都在裁員,一些輔導班、培訓班、健身班的老師因為沒法開班,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收入。在香港是“手停口停”,政府的援助計劃只是杯水車薪,部分市民的生計都成了大難題。看着澳門已經恢復正常,內地更是早就摘下口罩重拾煙火,我是真急。

1日下午特區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當日香港又新增12宗確診個案,其中本地感染9宗,8宗與之前個案有關,1宗個案源頭不明。這幾天,我在勸說周圍同事老友去檢測,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同樣也為了香港,讓源頭不明的案例早日消掉,等待香港恢復社會經濟活動的那一天。就我個人而言,就可以跨過那淺淺的深圳河,看看已經相隔半年多的朋友與家人。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來源:作者:李曉白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