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央視《面對面》欄目專訪來自中南智能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科創青年郭東妮。今天,就和央視記者一起走近“95後”姑娘郭東妮,看她如何為機器人裝上眼睛,與同事們一起攻克鑄造、水泥、紡織等行業百餘項技術難題,成長為最年輕的准“大國工匠”。一同登上該期《面對面》的還有鴻蒙系統創始人、“鴻蒙之父”王成錄。
6月11日,全國總工會發布《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擬入選培育對象公示》,全國共有215人入圍,湖南共有6名工匠人才入選,長沙2名工匠人才入選,其中,中南智能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機器視覺及人工智能算法研發青年突擊隊隊長“95後”青年工程師郭東妮當選。
長沙,既是工程機械之都,又是青年發展型城市,對於投身智能製造領域的年輕人來說,充滿了吸引力。
跨越2400多公里,2017年本科畢業後,郭東妮從吉林長春來到湖南長沙。
在湖南大學就讀控制工程專業,跟隨導師專攻視覺感知算法。如何理解她的專業,郭東妮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我們要做的,就是為機器裝上‘眼睛’和‘大腦’。”
在湖南大學讀研期間,郭冬妮來到中南智能旗下的長泰開始實習。“水泥袋裝車”機器視覺智能化升級項目,是郭東妮實習期間參與的首個研發應用項目。它不僅解決了粉塵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的問題,還大大提升了裝車速度。
2020年從湖南大學畢業後,郭東妮在長泰機器人順利轉正,繼續深耕該領域。
(王志偉 攝)
入職長泰機器人後郭東妮不僅快速成長為智能製造一線的技能骨幹和智能裝備研製帶頭人,參與了第一屆全球鑄造行業科技青年論壇並獲得中國賽區前8名,還申請了5項發明專利,撰寫4篇軟著,發表2篇論文,牽頭制定了《智能視覺驗布系統團體標準》,作為項目組核心成員,她參與重大裝備研製的2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已通過驗收,多項技術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
其帶頭研發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布匹瑕疵檢測系統——“ztvt胎基無紡布自學習視覺系統”,讓布匹瑕疵檢測技術大幅提升,能夠甄別出不同的布匹顏色、原材料,以及複雜工藝的織造布,用人工智能解放了工人雙眼。
從水泥搬運到布匹檢測,郭東妮用她的所學幫助一位又一位辛勤勞作的工人“解放雙手”。而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這些項目,也讓她看到了自己專業的意義和作用,“智能設備替換傳統設備是一種大勢所趨,機器變得更‘聰明’,勞作工人變得更‘輕鬆’,我心裡也會更‘開心’。”
“我是一名‘95後’新長沙人。”這是郭冬妮對自己的定位。
如今,長沙這座青年發展型城市、智能製造之城,也正在持續為郭東妮等科創青年實現夢想不斷賦能。郭東妮說:“長沙是一個非常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城市,經常會舉辦一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這就給年輕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圓夢追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