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我,第一次體會到淚失禁的感覺。
沒錯,《姥姥的外孫》按着我頭殺。短短兩個小時,眼淚就沒停過。再心狠手辣的人看完它也會屍體回暖。
看預告片的時候,就知道它是東亞家庭圖鑑,我是沒想到它能如此典型。兒子繼承遺產,女兒繼承癌症,扎心極了。
泰式狗血的魔爪,還是伸向了“真實事件改編”。內地上映5天,直接把豆瓣評分干到了9.0。東亞人被親情困住的一生,都在這部電影里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1】
《姥姥的外孫》講述的,可以說是我們正在經歷或身邊有人正在經歷的故事:多子家庭老人即將去世,遺產該如何分配,親情關係又將會何去何從?
外孫阿安(馬群耀 飾)輟學在家做遊戲主播,企圖過上月入過萬的生活,直播間的人數卻寥寥無幾。爺爺的去世讓他看到表妹引以為傲的掙錢之道,照顧親人,直至去世。
不為別的,只為靠雙手努力獲得長輩豐厚的遺產,但東亞家庭的遺產,實際上並不是那麼輕易就能獲得的。
換個方式說,大多數的中國家庭,金錢決定親情,地位決定遺產。這個主題,也同樣是這部電影的另一個漢譯片名:中國家庭。
阿安的祖上是從中國潮州移民到泰國的,所以一方面來說,姥姥(烏薩·薩梅坎姆 飾)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華裔女性,另一方面來說,她也和大部分華裔女性一樣,從出生到去世,都是個飽受家庭困擾的人。
這部電影從阿安的視角切入,通過他爭奪遺產的初始目的,一點一點將姥姥趨於和解的一生向觀眾展現出來。
姥姥一共有三個孩子。
老大阿強整日炒股,獲得了一些回報,日子過得不錯,有一個不受外婆待見的老婆,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老二阿秀在超市工作,生活雖拮据但還算湊合,和兒子阿安住在一個小而溫馨的房子里;
老三索伊是個一事無成的賭狗,欠了一屁股債,除了躲債就是找老媽要錢。
阿安想要在這樣的一個家庭里尋找到地位,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他還是抱着僥倖的心態,開始了自己的全職外孫生涯。
如同表妹所說,地位一旦提升,分得的遺產就能單車變摩托。但在與姥姥朝夕相處的日子裡,他逐漸發現姥姥不為他所知的過往。
年輕時姥姥被父母強行嫁給了一個渣男,在婚姻里,她是不討喜的一個女人,後來父母去世,把遺產留給了哥哥,自己什麼也沒得到,哥哥一家過得風生水起,而她和她的命運卻一點點被困在了那潮濕逼仄的兩層樓里。
儘管如此,姥姥還是儘可能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平等地”愛着自己的後輩們。
【2】
大舅阿強小時候生病,姥姥便開始信佛,發願自己這一生都不再吃牛肉,小兒子雖然欠了很多賭債,但她還是靠自己賣10塊錢一碗的粥給小兒子還了債,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平淡地過去。
女兒的角色在整個被愛的過程里是缺失的,甚至對姥姥的好會被當場回絕或是反擊,姥姥對女兒的好全部轉向了外孫阿安的身上。
而阿安也同時一直試圖在姥姥身上尋找自己地位的證明。
他先是發現姥姥門口的石榴樹雖然已經結果,但還是不讓小舅去摘動,心中覺得,石榴一定是留給大舅的,再是發現自己努力照顧姥姥很久,但姥姥還是把房子留給了那個一事無成的舅舅。
對於阿安來講,這是他不能理解的事情,因為大舅一家在帶姥姥去拜佛捐棺的時候,寫下的願望都是對自己的祝福,小舅來看望姥姥的時候,用障眼法偷走了姥姥一分一毫攢下的20萬現金。
難道愛的最終結果就是索取而不是回報嗎?
姥姥也並非沒有索取過。
每周末的家庭飯桌,姥姥都會在屋外的長椅上坐着等待兒女們的到來,也希望他們能夠留下來陪自己打一局牌,她索取的是對自己而言為數不多的時間和陪伴。
但除了女兒和阿安,好像就沒有人能真正做到這件事了,看望老人對兩個兒子而言,是一種過場,一分鐘也是看過,就不必花上一小時耽誤自己的時間。
更不要提過年的日子,三十晚上一大桌飯,看似熱鬧幸福的景象之後是姥姥長時間的孤獨,這段故事非常扎心的點在於,它幾乎就是中國家庭的寫照,當團聚變成一種任務,就毫無真情可言。
人生走向終點的姥姥得到了兒子們更殷切的照顧,她自知這是一件不對的事情,也試着在女兒身上去找補,說出了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也是阿安問了很多次那個問題的答案:遺產留給了兒子,但更希望女兒陪在自己身邊。
這不是一種依賴,而是一種護子心切的無賴,是一種無視付出的道德綁架。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荒謬但真實的悖論,同樣作為女性,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喪失了那種相互之間的共情能力,轉變為一種無意義的和解。
她們在他人身上重蹈覆轍,究其一生也沒有找到破局的方法。
留給外孫的100萬遺產,是一個圓潤的閉環,也是父權社會之下,女性卑躬屈膝的一生。
這個用火車牽動時光倒流的片段之所以感人,在我看來是因為站在觀眾的視角來看,阿安的願望實現了,不論是第一次考第一的回報,還是作為全職外孫的薪水,他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酬勞”。
也只有阿安站在男性視角表達出了“愛是常覺虧欠”的道理,他本可以拿着這100萬過上自己曾經追求的生活,但他沒有,他知道姥姥的一粥一米來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這100萬的含金量。
可以說他是那個中彩票的人,但這張命運的彩票兜兜轉轉回到了姥姥手中,他實現的是他在寺廟裡許下的諾言。
【3】
男性在這個家庭里,渴望尊嚴,渴望地位,唯獨不渴望愛,女性在這個家庭里渴望的卻是認可和被愛。
說真的,這部片子並不溫暖治癒,但它的高分卻是那麼赤裸裸地實至名歸,因為它足夠真實。
順着這個話題,我想多說一個點,對於南方人而言,姥姥這個詞語並不是一個常用的家庭關係詞,我們更多地會用到外婆這個詞語。
電影在上映之初,就命名為《姥姥的外孫》,在泰版的官方海報里也一直使用的這個名字,既沒有直譯,也沒有錯譯。
傳宗接代的觀念之下,女性在家庭中更像是生育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種“外姓”的存在,在婚姻關係里,女方母親的角色好像顯得更加不重要了,多數時候我們試圖探討的往往是婆媳關係,而不是娘婿關係。
婚姻不幸的姥姥、工作家庭壓住的阿秀、雙向存在感都很低的兒媳、年幼但說著客套話的孫女,這個家庭的女性命運好像是一種板上釘釘的已知數。
去年寫過一部講述三代女性的電影《洋子的困惑》,它同樣也試圖去讓一個家庭中不同輩女性之間的和解,共情是女性天生的性格優勢,但在家庭關係里卻變成了致命的鎖喉武器。
女性也渴望在家庭關係中解惑,渴望愛降臨到她們的頭上。
《姥姥的外孫》里有一個很悲涼的鏡頭,是姥姥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時候,她夢見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接她回家,她那一刻無比渴望死亡,阿安沒有叫醒她。
因為家庭對她的一生來講,都懸而未決。
阿安固然得到了成長,他的成長也是令人欣慰的,姥姥下葬的那段路好短,她卻用腳步走了這一生,兒子們擠弄出的是一種荒誕的悲傷,女兒的臉上寫着不甘心但平靜。只有阿安,在微笑中釋懷,然後哭泣失聲。
這座墳墓,他人再訪問與否,於他而言已經不再重要,他會坐在墳墓上胡亂撒花,等着姥姥化作的一陣陣風吹過,再陪她打理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