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上回說到,在香港電影50年代的腥風血雨過後,香港一代龍虎武師們已經成型,人才儲備基本完成。他們缺乏機遇,更缺乏的是兩點,一個是錢,另一個,是文化。
機遇這個問題先不談,因為這兩個群體,電影公司和武師武行們,實際上是個雙向奔赴的過程。武師們無非是為了吃飯,電影公司何嘗不需要武師們充斥電影門面。這導致在李小龍之前,武師們的收入比正經簽約演員(邵氏的哈)高几個數量級的程度。
但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武師工資高,說白了是個賣命錢,演員們工資低,卻還有上升渠道,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好歹橋是現成的嘛。
武師們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橋”,要自己去鋪設。不然,永遠就是電影里,被手無縛雞之力的主角打倒的份。真是這樣,不信你去看我們本期的主角《大醉俠》,看看女主鄭佩佩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說白了,武師在當時就是高工資的高級“跑龍套”的,獨木橋哪裡是那麼好搭的。他們需要“錢”,來投資獲得拍電影的初始資金,更需要“文化”,沒文化,怎麼搭建一部電影的初始框架呢?
1949年,好聽了說,叫風雲激蕩。按小破站知名up主小約翰可汗的說法,叫中國發生了一件小事。
這件小事導致了香港的人口激增,帶來了勞動力的空前繁榮,進而刺激了各種產業爆髮式發展,在這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激蕩時刻,也帶來了一點點不起眼的小缺憾。
那就是香港的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
這個英國殖民地,原來上層蟲豸說鬼畜話,下層牛馬說粵語,井水不犯河水,處的挺好,但勃勃生機,萬物競發之後,一下子湧進了一大批北方說各種方言,普遍能以國語交流的人口。
這批人有多少?歷史上說法不一,說佔一半的有之,說佔三分之二的也有之。
總之,人口基數不一樣了,人口結構天差地別了。
原來說粵語的人口,普遍都是下層牛馬,電影做為他們的娛樂,自然不可能有什麼好的資金支持,有限的資金下,七日鮮的製作,能出片圈錢已經燒高香了。正如新浪潮導演徐克在之後的硬橋硬馬功夫巨制《金玉滿堂》里說的:干炒牛河,上不了檯面啊!
可不就是么,底層牛馬只吃得起干炒牛河、雞球大包!咕咾肉都是美味珍饈了。他們的娛樂檔次就在這裡,市場受眾決定供貨品質嘛。
結果,人口結構一變,干炒牛河和雞球大包的口味,還不適合北方人了。
那怎麼辦?完犢子了唄。
粵語片在這種人口結構面前,不死都難。
之後粵語片再度復興,那是楚原的《72家房客》成功翻拍開始的。
那是後話,有緣再說,畢竟李嘯天不讓寫。他就讓寫功夫(這xxx越來越像邵老六了!現在我還能忍,要是再來個方逸華我得瘋。)
當時全中國,不對,整個華語圈的電影資源都在香港,台灣那邊白色恐怖搞得不比大陸的那個事情差,行政院新聞局下面的電影產業別說一潭死水了,那時候連一滴水都還沒有呢。
但香港這個地方,就是個破漁村,(真的就是個破漁村,那可是1949年),真正繁榮那是之後的事情,李嘉誠當時都還在搗鼓塑膠花呢。市場小的嚇人,因此香港電影的市場,主要不在香港。
而是在整個華語圈。準確的說,
那會大陸台灣都還在玩那個我們不能說的遊戲。
所以這個市場在南洋。
市場決定命運。當時南洋複雜電影發行的邵氏兄弟公司,對於香港負責製片的邵氏父子公司的成片品質相當不滿意,於是邵老六回港奪權,正式把香港的邵氏父子公司也歸入囊中。
正式建立了邵氏兄弟公司(製片)。同時在清水灣蓋片場,準備大幹一場。
關於邵氏與電懋的電影大戰,不是我們的話題,我們之前也聊過很多次,這裡順嘴提一提,1955年,嚴鳳英主演的大陸電影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紅遍大江南北,於是李翰祥靈感迸發,準備整一個小活,邵逸夫也想在這波風潮里分一杯羹,於是引領未來影壇20年風潮的黃梅調電影就此誕生。
注意,大陸那部《天仙配》是黃梅戲電影,李翰祥搞得是黃梅調電影,這兩個不是一回事。
大陸那部《天仙配》是由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戲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的。那本來就是黃梅戲的舊劇。
大陸有這個文化底蘊,只要文化人肯深挖,就像礦產一樣,源源不斷。
而李翰祥所在的香港,是沒有這個底蘊的,所以只能從其他戲種里瘋狂的抄襲,反正這些傳統劇目的曲子沒有專利,寫個詞,配上黃梅的調子就能唱。
所以才叫黃梅調。而不是黃梅戲。畢竟曲子里粵劇,越劇,崑曲,百花齊放的。正經的黃梅戲可不能這麼不講武德。
這部戲名叫《貂蟬》,主演林黛。
這部戲是黃梅調電影的開端,同時也算是李翰祥日後另一個電影品類的開端,因為這部非常“保守”“老舊”“嚴肅”的黃梅調電影里,李翰祥居然給林黛安排了一個穿着現代比基尼泳裝跳舞的戲份,把林黛的豐乳肥臀展現的那叫一個血脈賁張啊!
那可是1958年,距離風月片誕生還有很久呢。
總之,從此,邵氏開始擺脫了前期時裝文藝片為主的製作,全面轉向古裝黃梅調電影,它的清水灣片場也開始針對這個進行各種大興土木。各種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開始在攝影棚搭建。各種古裝服飾也開始製作,一個全新的古裝電影高潮,就此誕生。
你可能要問,不是談動作片武俠片功夫片么?是不是扯遠了?
年輕人,別著急,繞不開的。
《貂蟬》只是個試水之作,李翰祥真正的黃梅調電影精品是《江山美人》。由林黛、趙雷主演,這片子我們聊過,男主角趙雷其實是我最想寫的一個演員,他也是1960版初代《倩女幽魂》的男主角。(穿越門:網紅小潘潘演繹調皮版《女駙馬》,到底尷尬了誰?)
《江山美人》最邪性的是他的配角,此人一張標準的國字臉,面目清秀,英俊瀟洒,氣宇軒昂,一口標準的京片子,口條順溜的像上了潤滑油似的,有一種相聲腔,字幕上,他叫金銓。
就是當年在北京老往武俠大師還珠樓主家跑,聽故事的那位。
日後的世界五大導演,新派武俠的創世代表---胡金銓。
當時他被李翰祥提攜,或者說忽悠來了邵氏,很受李翰祥器重,給了他這麼個大配角也是如此。不久的將來,李翰祥還讓他做導演,弄出了他的處女作,我們也聊過的,就是《官人我要》的原型故事---《玉堂春》!
胡金銓本人並不承認這部電影處女作。他是北京人,喜歡京劇。這部黃梅調電影不是他的喜好,算是命題作文,心不甘情不願的趕鴨子上架的(就像本篇本系列一樣)。
但是這部處女作,彰顯了他優秀的導演技巧,拍的中規中矩,但起點非常高,三四層樓那麼高,與李翰祥的水平有差距,但肉眼可見的小。
起碼邵六子是這麼看的。
正好這時候李翰祥和邵六子鬧了點小摩擦,李翰祥本人和邵逸夫黑了臉(後來一輩子再也沒白過來),電懋的老闆趁虛而入,蠱惑李翰祥出走,於是他倆鬧掰了。
但電懋老闆陸運濤是個非常熱愛電影的文藝青年,眼睛裡揉不進沙子,傳聞他對李翰祥在《貂蟬》這部古裝正劇黃梅調里塞進比基尼場景,還讓林黛模仿台灣牛肉場跳脫衣舞的場景非常不待見。李翰祥挖是挖了,但沒有交給己用,而是把他打發去了台灣,支持他開了一家新公司。
這話不是我說的啊。是香港知名影評人,何觀先生說的,發表於《新生晚報》這是他的筆名,真名張徹!
現在,這時還不是他的時代。但過兩年就是了。
對,就兩三年,快得很。
李翰祥跑路了,但邵氏電影不至於傷筋動骨,這和後來鄒文懷的嘉禾不一樣,邵氏人才濟濟,底蘊深的很。導演儲備很多,不像嘉禾那個時候,拿到李小龍這樣的好牌,卻只能派肥頭大耳的羅維去接手,成就了羅維這個死胖子“撿漏王”的美名。
像李小龍這種幾百年都出不來一個的曠世奇才,怎麼也該派個五虎將來搭配才是,再不濟,也該派只狗來,結果呢?拍了一隻豬來!
唉!
但李翰祥的水平不是誰都有的。
他是標準的文化人,國學底子深不可測,導演技巧也老道的很,拍片講究四個字:快、狠、准、好!
一般導演沒有他這個本事,這四個字,完成兩個就已經是當世之翹楚了。
所以李翰祥能在邵氏有限的預算下,有限的布景資源中,苛刻的製片環境中,嚴格到極致的予取予求中,還能把電影拍的快,拍的好,題材狠辣,預算卡的精準,質量非常上乘。
胡金銓就沒有這個本事,日後他是世界五大導演之一,但他只能完成這四個字中的三個。
他“快”不起來。
這點在他在邵氏的第二部電影,也是他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地兒女》里就可見一般,這部電影的素質我就不談了,留待本站台柱李嘯天老師介紹,大伙兒敬請期待。
直說成就,本片獲得了第四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和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注意後面這個獎項,這是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在當時的台灣,專門發了這個政治意味很濃的獎項給這個愛國電影,意味着什麼呢?
要知道台灣可是日本殖民地,被日本皇民化教育了50年,直到新千年以後,台灣導演魏德勝還能左手拍抗日大作《賽德克巴萊》,右手就拿出親日化嚴重的《海角七號》和《kano》來,國民黨敗退台灣才沒幾年,當時台灣也不是沒有抗日元素的電影,但多是間諜片這種007式的嘩眾取寵電影,抗日只是個背景,或者說噱頭而已。
《大地兒女》在當時直接處理抗日議題,刻化在日軍佔領地方縣城後,小老百姓受壓迫的生活與感受,以及組織游擊隊英勇對抗,在六十年代的香港與台灣電影銀幕上都是創新。這也很符合當時的白色恐怖氛圍,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查,當時新生活運動搞得可不比大陸的那啥差,台灣人甚至連廈語(閩南話)都不敢講,很多年之後,台灣導演朱延平在《狗蛋大兵》里就讓郝劭文重現了那段悲催的歷史。
所以,這是一部在當時不折不扣的愛國電影。
但是,這種政治化,有時候不一定是好事。
尤其是對老闆邵逸夫來說。
根據《胡金銓的電影世界》這本書表述:本片原來預計是三小時,但因“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實施反種族法,迫使邵氏大量刪減日軍暴行場面和中日對抗鏡頭,尤其有國旗場面全被剪光,只剩兩小時二十分”。現在能找到的天映公司所發行的dvd影片長度是107分鐘,片中後半部主要也是以游擊隊與日軍的槍戰場面為主,日本與青天白日旗的鏡頭也都在,因此顯然不是原來的三小時或是二小時二十分的版本。本片當時在香港上映的是哪一個版本仍須查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本片涉及種族對抗的主題,內容受到星馬電檢制度的大幅刪減,賣座甚受影響。
對於邵逸夫來說,拿獎毫無意義,賣不賣錢才是根本。
這片子因為是抗日題材的電影,布景,服裝,道具那可都是花大錢重置的。在邵老六的大本營南洋賣不上錢,在台灣拿獎頂個球用。
況且,這片子在香港的票房也一般啊!
於是胡金銓也不敢大手大腳的再花錢了,那就省着點,用邵氏現成的古裝布景,現成的古裝服飾,現成的古裝道具,再拍部古裝片吧。
好消息是,不用拍黃梅調電影了。
世道變了。
同10年前,大陸一部《天仙配》橫掃市場,讓香港電影跑步進入黃梅調古裝電影一樣,又一部北上拍攝的電影,香港左派電影公司鳳凰影業在內蒙古實景拍攝的《金鷹》,在香港大火。
有多火?就類似今年的《毒舌律師》這麼火!
《毒舌律師》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
而《金鷹》,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電影。要知道那可是1964年。
《大地兒女》是1965年上映的,還不賣錢,邵老六看着大賣一百萬的《金鷹》能不眼紅么?
再說,古裝武俠片,道具是現成的,布景是現成的,它省錢啊!
於是胡金銓出馬了!
香港電影就這麼跑步進入了新武俠時代。
電影是。。。。。。。
別急,下期說,我看字數也差不多了。
但是
還沒完。
同時期,上面提到的那個影評人何觀,也就是張徹。
也得到了一份差事。
還是因為1964年鳳凰的《金鷹》大火,讓邵老六眼紅的要死,於是找了張徹去試驗一下武俠片的道路。
鳳凰的《金鷹》邵氏是複製不來的,那是左派電影公司,能北上拍片,內蒙實景的塞外風光香港沒有,真實的蒙古大力士摔跤手香港也沒有。但古老的粵語片時代的《如來神掌》已經玩不轉了。
於是張徹奉命試驗一下,能不能蹭一蹭《金鷹》掀起的武打熱點。
真的只是試驗一下,要知道幾年前李翰祥的《江山美人》就已經是彩色寬熒幕電影了。
但張徹只領到了舊款的一堆黑白攝影設備,還不能進攝影棚拍,昂貴的攝影棚還要拍別的電影賺錢。於是張徹只能苦哈哈的帶着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上了山,因為是試驗新式武打的技巧,所以什麼就戲班子出身的武術指導通通不用,舊派武打不就是靈活身手的翻跟頭輾轉騰挪嘛,我們要玩就玩真的。武器也不用道具,全用真刀真槍,但真刀真槍危險咋辦?那就把刀鋒磨平,不開刃。
但這幫人是精壯小伙,不是龍虎武師,你以為玩真刀不用技巧的么?一把真鋼刀十幾斤重呢?別說掄一天了,你沒練過,掄幾十下十字韌帶都能受傷。
你以為刀沒開刃就砍不傷人么?棍子也沒刃,你讓他打一棍子試試?
這才是香港電影動作片的第一次現代化嘗試,第一次希望拋棄傳統戲班和南派武林人士的體系,第一次開始系統的現代動作片試驗。
效果如何呢?
這裡摘錄一段文字:
所以啊,每天,都有人鼻青臉腫的,據說一天打傷七八個。
後來一看拷貝,個個都傻了眼了,全部鏡頭都是一字長蛇陣,雁別翅排開的亂打一鍋粥,不是中景,就是大遠景。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還是不行。
所以鬧騰了一陣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以上言論不是我說的,是李翰祥在《三十年戲說從頭》的原話,不信你們去查。
話說張徹早期不得志的時候化身何觀,沒少對李翰祥口誅筆伐。
李翰祥那會已經跑去了台灣,在對張徹和他所在的邵氏也沒客氣。
看這罵的。
這部黑白的實驗片叫《虎俠殲仇》。甭提多冷門了,豆瓣上一個長評都沒有。短評也就2條。
但據說票房還不錯。
但李翰祥應該是說到點子上了。
那時候的電影,太古舊,技巧老氣橫秋。
只是他沒想到,胡金銓為了省錢拍的那部電影。
想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從此,新武俠電影誕生。此時,張徹這部《虎俠殲仇》才上映兩個月不到。
這部電影就是
《大醉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