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中國傳統戲劇被伏爾泰“魔改”後,在法蘭西劇院連演16場

娛樂頭條 6634℃

清康熙年間,法國人馬若瑟來到中國。他在學習和研究中國文化時注意到元雜劇《趙氏孤兒》,便將其翻譯成法文,繼而發表在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全志》中。《中華帝國全志》是當時歐洲了解中國“最權威的著作”,《趙氏孤兒》逐漸為歐洲文化界所知。

當時,法國戲劇界流行古典主義戲劇。大部分評論者認為,《趙氏孤兒》不符合古典主義的戲劇規律。因為它既不遵守三一律(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也不符合古希臘悲劇不在台上表現殺戮、死亡情景等原則。而且,元雜劇中人物上場自報“家門”、有白有唱,更讓人覺得不解或者說新奇。

這部中國傳統戲劇被伏爾泰“魔改”後,在法蘭西劇院連演16場 - 陸劇吧

資料圖:《趙氏孤兒》劇照(圖源/新華社)  

於是,這個劇本陸續出現了四五種改編版。比如,伏爾泰的《中國孤兒》(法語版)、墨菲的《中國孤兒》(英語版)、梅塔斯塔西奧的《中國英雄》(意大利語版)等。

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在情節和人物上基本脫離了元雜劇《趙氏孤兒》,而更符合古典主義戲劇風格。全劇分為五幕,故事背景設在蒙古人入主中原時期,主要講述成吉思汗攻佔北京後,遺臣張惕為了保護帝國的法定繼承人“中國孤兒”,與妻子易達梅一起決定用自己的孩子來頂替應付搜查。

為了增加古典主義戲劇必要的愛情場景,劇中還設置了易達梅為成吉思汗年輕時愛上的姑娘這一情節。他要求易達梅離開張惕、追隨自己,以解救“中國孤兒”等人的性命。在和張惕訣別時,易達梅要求丈夫先殺了她再自殺。當張惕舉起匕首時,成吉思汗破門而入,表示自己已經被兩人的德行征服,並答應放過這對夫妻和兩個孩子。

《中國孤兒》先在法蘭西劇院演出16場,令整個巴黎為之轟動,後又在宮廷演出,收穫了極大關注。

這部中國傳統戲劇被伏爾泰“魔改”後,在法蘭西劇院連演16場 - 陸劇吧

資料圖:1765年,法國演員飾演伏爾泰《中國孤兒》中的成吉思汗

約100年後,另一個中國古典戲曲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界的關注。這就是元末明初高明的南戲《琵琶記》。之後,美國作家、記者威爾為了改編這個劇本,開始尋找《琵琶記》的更多譯本。20年後,他從馬里蘭大學教授祖克那裡借到了法國漢學家巴贊的法文譯本《琵琶記》。隨後,他開始對這個劇本進行再創作。

威爾結合美國戲劇觀眾的習慣和喜好,將原來42出的《琵琶記》改成三幕12場的《琵琶歌》。同時,改變了高明劇本中的忠孝主題,而將全劇重點放在愛情上。由於中國古代的“一夫二妻”觀念與當時美國人的理念不合,因而該劇選擇以牛小姐退出、趙五娘和蔡伯喈夫妻團圓作為結尾。

《琵琶歌》從1946年2月6日在百老匯亮相後,進行了長達5個月、共142場的演出。整個劇本的製作和演出人員中沒有華人。這在中國古典戲曲的西方傳播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該劇女主角趙五娘由當紅明星瑪麗·馬丁扮演,男主角蔡伯喈則由尤·伯連納扮演,牛小姐由海倫·克萊格扮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成為美國第一夫人的南希·戴維斯扮演了牛小姐的使女惜春。

1980年,美國漢學家白之在安德魯·梅隆基金會的贊助下推出《牡丹亭》全文英譯本。在此基礎上,以崑曲形式演出的《牡丹亭》逐漸獲得西方觀眾的關注。

20世紀末,美國製作人約翰·洛克威爾和華裔導演陳世爭聯合上海崑劇團製作了一部完整的崑曲《牡丹亭》,分為6本55場,時長20小時。這一版的舞台設計很有特色。戲台設置一汪月牙形的池水,池中水草若干枚、鯉魚幾尾,另游弋鴨子一對,營造出中國園林意象。陳世爭認為,該劇“可以重新發掘藝術形式的精髓”,目的在於“下一個千年為中國戲曲走上世界舞台提供新的可借鑒的經驗”。

文/朱夏君(作者繫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

編輯/崔巍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