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周處除三害》熱度過去有一段時間了,它能火完全是春節檔非常魔幻。沒有一部工業大片不說(不算熊出沒,真人電影沒有),電影評分非常穩定,除了《紅毯先生》差點,其它三部電影7.8分左右,《熱辣滾燙》有8.0。
而電影票房80多億,什麼觀影人次,反正破了很多的紀錄。
但這個春節檔的電影自從定檔開始網友就不樂意,上映開始,再到中間大戰,還在結束到現在談到這個春節檔都爭議很大,主要一個爭議大概是上映時感覺都是喜劇片,但如果論喜劇效果。
可能《飛馳人生2》最好,其它三部《熱辣滾燙》前半段喜劇很尬,《第二十條》喜劇就是元素,《搖太陽》和《紅毯先生》一點也不喜劇,所以票房最差然後兩部電影都撤檔了,這個時候就有網友認為。
正好這段時間《周處除三害》大火,而之前口碑和質量過硬的《年會不能停》,好像成了內地電影最佳。很多網友認為這電影上映早了,如果在春節檔上映咔咔亂殺,3月上映就能吊打《周處除三宮》?那麼答案真的會這樣嗎?
我認為很難,如果春節檔上映可能比《紅毯先生》《搖太陽》好些,可能和《第二十條》博弈,但基本上也打不過續集ip+沈騰+同樣高質量的《飛馳人生2》,更不用提營銷到飛起,全國人民看賈玲減肥的《熱辣滾燙》了。
和《周處除三害》更是不同類型,由於春節檔過後檔期較冷,還拿不到現在的十多億票房。
都是喜劇片?結果全是“詐騙”?春節檔的電影確實“不好笑”
《紅毯先生》《搖太陽》撤了就不提了,兩部電影確實也不是適合春節檔的那種合家歡喜劇片,《熊出沒》也不提了,畢竟它是名作之壁,春節檔守門員。剩下三部電影當中,《第二十條》和《熱辣滾燙》大概是都不太喜劇的。
《第二十條》可以說首當其衝,因為電影三條線索,喜劇就集中在雷佳音和馬麗夫妻那個家庭上面,而喜劇部分就是兩夫妻家庭戲的吵架,拌嘴,還有家人互動等一些情節方面,喜劇元素少得可憐。
而三條線索都非常現實且沉重,看這個部分是真的讓人笑不出來,相反很堵心。
《熱辣滾燙》喜劇部分也不行,後半段熱血部分也不夠。故事人物是好的,但鏡頭不夠專業,光影這些也需要再調一調,我想講一下熱辣做的好的地方。
群像塑造:不只是男女主角,其他配角再台詞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很直觀的樹立起角色正反面形象。相較而言,《飛馳》的配角塑造的比較片面,性格塑造基本來自於對於主角的支持和反對。
社會議題,熱辣里加入了大量社會議題和女性議題,中年女性的困境,兒童教育,輿論造謠等等,包括整個電影主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議題,這些議題天然的就帶有更多的二創作品。
《飛馳人生2》其實確實是完成度最高的電影,其實能看出沈騰和韓寒在有意識地突破自我,但這兩種突破是不同意義上的。沈騰的突破是寧願犧牲掉密集的段子式笑點,《飛馳2》有這種笑點,但是密度相較其他沈騰主演的電影,確實降低了。
當然不是說這種笑點不好,從而提升表演的連貫性和張力,以達到更好的感情傳達性。他的表現某種程度上證明了自身的真正的含金量,更清晰地體現出了他的演技。
而韓寒的突破在於他這一次是向市場、投資方和觀眾證明了:自己能拍讓大眾喜聞樂見的影片,之前自己拍出的受眾更窄的影片只是自己一廂(發)情願(癲)罷了。再一次展現了自身的能力,也放下了自身的固執(誤)。
《飛馳1》是一部不那麼“韓寒”的韓寒電影,《飛馳2》更是一部更不“韓寒”的韓寒電影,韓寒收起了他的三俗段子,小鎮青年和文藝騷情,和他熟悉和喜歡的表達方式 ,走出了原來的自己,也走進了自己。
《飛馳2》喜劇部分好很多,後半段賽車敘述鏡頭節奏都很好,但他前半部分近遠鏡頭切換有點碎,這個感覺還可以再打磨一下。但是如果論喜劇片,它們都比不上《年會不能停》倒是真的。
可惜沒上春節檔?《年會不能停》是2024年目前“國產電影最佳”
《年會不能停》作為喜劇片確實好看,雖然它最後也有天降正義解決問題上價值,但至少這部電影直到最後都是喜劇,它不像春節檔電影一樣,明明不是喜劇,只是加點喜劇元素,然後就當喜劇片在賣。
從喜劇片角度上來講,《飛馳人生2》大概只輸了半檔,另外幾部輸了一檔不止。
《年會》里在荒誕中一個工人陰差陽錯變成領導高層,他剛進大城市公司住的樣板房,說明他這個位置也是樣子,當他開心坐在沙發,後面人生巔峰,巔字一閃一閃說明還沒有真正做到人生巔峰。
當後面真的成為了那種渾水摸魚的領導的時候,人生巔峰已經不再閃爍,而他自己也不是原來那個快樂的自己。安排的兩個好厚米,一個馬傑克一個叛逆,一個混跡職場多年圓滑行事,有怨言也不會讓人知道,一個剛進公司累死累活還是沒轉正,有話直說,他們最初是朋友是三人小隊,直到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變成了公司的紅人,自己身邊的人也被替換下來了。
說到底他最初的願望,就是在年會上表演節目,開開心心的。
如果你要講內核它其實也有,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我覺得在這部電影里體現的可能是明明主角是幾十年老員工,技術大拿,卻因為是工人,公司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拋棄了他們,只有碰到這種錯誤調人,才能升職加薪,這不是跟工人階級這麼多年來一樣的嘛。
哪有什麼《年會不能停》,不過是一個兢兢業業20年,大齡被辭退的老工人,在賓主盡歡的6000萬年會,那晚的夢罷了!
本質上來說,這其實是個打工人做的夢而已,
主角團們是不斷的巧合之下,最後達到了正義執行的
如果在真實的現實是,大鵬飾演的主角會跟工廠一起被裁員,而且被陷害背負污名,產品質量合格率不達標,並且不會得到平反,所有矜矜業業幾十年的老員工都將背負恥辱,失業,活下去。
王迅飾演的庄正直,會進入總公司作為作為,這個行賄、害自己的同僚,但也有可憐點,為了孩子的升學,父親兩辛苦存了30萬。孫藝洲飾演的皮特繼續花天酒地,徐總清理掉很多人員,高高在上,很多中高層還在混着百萬年薪。
白客估計在裁完其他人後,就輪到他了,叛逆也一直轉不了正,最後被裁。
中國喜劇片,確實“生病了”
實際上,這幾年中國喜劇片問題都挺大的,春節檔幾部電影不說了,《年會不能停》只是比它們略好一些,我們已經很難看到周星馳,馮氏喜劇,寧浩喜劇,甚至開心麻花前期《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這類喜劇片了。
如果要說中國喜劇片的問題,總結一下就是網絡熱梗“包餃子”,就是後半段非得上價值。
為什麼現在喜劇片讓人笑不出來?
第一,因為條條框框太多。看看過去我們的喜劇作品,影視劇也好,小品相聲也好,各種基於現實情節的辛辣諷刺、映射,觀眾看着心照不宣,看完會心一笑,再添加一些或令人捧腹或觸動人心的包袱,觀眾當然會覺的好看,精彩。
現在的作品呢?空洞浮誇,言之無物,空中樓閣,就差沒摁着頭讓你笑讓你哭了,這樣的作品,觀眾能買賬才有鬼。
第二,從喜劇演員角度來說,好的喜劇演員都有一個共同點:來自普通人。賈冰也好、周星馳也好、宋丹丹也好、趙本山也好,都是從普通老百姓里走出來的,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是什麼樣。
老百姓的喜與悲來源於什麼,而那些半路出家的明星“喜劇演員”是演不出這種感覺的。
創作者被束縛了手腳,被迫拍些面目可憎的片子。一部劇投資巨大,萬一不過審,血本無歸。不止是喜劇,其他片也一樣,越來越嚴苛的創作環境讓功成名就的導演和演員懶得拍戲了。
同時,現在的很多影視圈從業者站在天上太久了,久到忘了真正的百姓是怎麼生活的。沒有現實基礎只靠空想做出來的本子讓觀眾怎麼看呢?
能夠引發普羅大眾共鳴的喜劇片,說白了就是老百姓們苦中作樂的無奈和智慧,就像大多數網絡梗,很多時候都比大熒幕的段子更讓人覺得有趣一樣,這是來自人民的藝術,而脫離了人們的生活,只想着說教和逗樂。
本質上來自傲慢的喜劇,大家笑也不過是苦笑、慘笑、強顏歡笑罷了。
中國喜劇確實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解決辦法暫時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