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不劇透哈。
中午看完了《熱辣滾燙》,誰能想到這是賈玲現在的樣子。
肌肉線條清晰,本來肉嘟嘟打針都折磨護士的手臂,現在血管飽滿,正是穿衣顯瘦脫衣見肉的樣子。
換上好看的裙子,哥想到了那個獵豹追人廣告的女主角,“你為什麼追我,因為你有……”
電影分兩部分拍攝,前半部賈玲依舊常態,剩餘拳賽的戲份,要等賈玲瘦身後才能拍攝。
沙溢再進劇組,掃了一眼,一時沒發現導演在哪?
被賈玲打了招呼,才認出來。
雷佳音看呆了,電影里他作為拳擊健身教練跟賈玲一起練過,幫賈玲上單杠差點腰椎突出。
再次見到瘦下來的賈玲,雷佳音一個大擁抱,眼眶有點紅,眼前的賈玲依舊愛笑,但減掉一袋水泥的體重,他說不敢想背後吃了多少苦。
如果看完整部電影,仔細看片尾字幕,你會發現其中提到紀錄片拍攝團隊。
有紀錄片記錄了賈玲拍攝電影整個過程里,她與自己身體的天人交戰。
在哥看來,紀錄片本身也足夠精彩,這個後續聊。
講真,電影與紀錄片合在一起看,才是賈玲的春節檔作品,因為足夠真誠和感人。
真誠,在於主創說到做到,並非用特效修飾忽悠觀眾,每一滴汗水都貨真價實。
感人,是戲裡講述了一個名為樂瑩的中年女性逆襲人生,戲外是賈玲跟人到中年的一場較勁。
電影翻拍自日本電影《百元之戀》,講述了一位扛不住職場打磨做了十年宅女的女主,繼續被原生家庭、柴米戀情打磨,決定尋找新的人生,在拳擊賽場找回自我的故事。
逆襲的故事,有固定的邏輯套路,但在不同的演繹中,有各異的情緒感受。
或許是考慮到受眾對逆襲故事看得太多,電影宣發之初,主打賈玲瘦身成功的噱頭。
講真,看電影正片之前,哥對影片是質疑的。
被噱頭壓過的正片,往往是爛片。
而且,賈玲瘦身100斤還是熱搜的那幾天,哥多少也有那種感覺,這是在製造審美焦慮嗎?
有這種感覺的路人,應該並非個例。
“賈玲+瘦身”熱鬧的那幾天,已經有哥迷在樹洞中留言,宣發往瘦身上靠,這種傾向對味嗎?
哥當時回復,賈玲需要靠外形證明自己嗎?
好在看完電影,她確實沒靠外型做單純的噱頭,也無需用體型證明自己,畢竟,胖胖的賈玲更有路人緣,以致得知她瘦了,還有很多網友尋思,瘦了的賈玲還會討喜嗎?
賈玲用《熱辣滾燙》證明,對藝人來說,比討喜更重要的,是認同。
《你好,李煥英》里,賈玲愛媽媽。
《熱辣滾燙》里,賈玲告訴所有人,愛自己。
女主樂瑩不懂愛自己,或者說她自認愛自己的方式,就是通過討好別人,被別人愛。
她被閨蜜騙,被親姐妹佔便宜瞧不起,被人稍微示好就放下戒備貢獻自己的愛……
吃慘了討好型人格的苦,就像出場設置時就被植入木馬病毒的電腦,如果不經歷大的變故,或者有意識的自我思考,便會永遠被辜負下去。
電影中有一段對話,樂瑩問爸爸,如果你有一大一小兩個蘋果,如果別人向你要,你會給哪個?
爸爸好面子,說給大的那個。
樂瑩說,自己會全給出去。
在哥看來,按照正常的邏輯和人性,當別人要求我分享時,會分出去自己不需要的部分。
但討好型人格不懂拒絕。
賈玲用《熱辣滾燙》告訴大家,到底怎樣做自己,愛自己。
或者準確點說,賈玲只是用這部電影展示如何愛賈玲自己,畢竟,每個人該有自己的選擇。
相同的地方是每個人做決定時的勇氣。
發現自己想成為的自己,並且勇敢去做,堅持下去,無論成敗,先去做。
所以哥覺着,與其說“賈玲瘦了100斤”是電影的噱頭,不如說那個噱頭只是賈玲改變自己的結果。
電影里的瘦,跟美毫不沾邊。
所謂的美,不是被大眾尺度塑造的標準,不是外形,而是人性里的勇敢。
我就是我,孤獨的沙漠里,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願意承擔後果的選擇。
而非一切任憑別人的喜怒哀樂左右自己的生活。
做回自己就會發現,再次面對所謂人心算計,時代裹挾,利用與被利用,就像背着拳套跑在晨曦里的賈玲,who cares那些。
電影的英文名叫《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
大家都會死的,人生只活一次,忠於自己的內心,享受這個過程才最重要。
主理 | 大寶
出品| 騰訊新聞 新聞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