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從“文學改編類電影”中窺見社會變革

娛樂頭條 7311℃

讀書 | 從“文學改編類電影”中窺見社會變革 - 陸劇吧

圖源:視覺中國

文學與電影聯姻一個多世紀以來,針對“文學改編類電影”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歷時性地探究兩者之藝術呈現與社會發展關係的論著卻甚為罕見。唯其如此,王瑛撰寫的這本《窺見歷史的橫斷面——改編電影對社會變革的再現(1979-2021)》便具備了較為獨特的學術價值。

該書通過審視我國文學改編類影片的敘事意涵、美學風格和生成過程,再結合當代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潮流的沿革狀況,系統考察了電影創作與社會嬗變的互動情形,同時還就流行文化對大眾史觀的影響作了探討。

本書涉及的案例很豐富,既有《牧馬人》《芙蓉鎮》《老井》等經典之作,也有《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近年來的票房新秀。作者基於中國電影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再結合其他學科的觀察角度,對這些案例作了個性化的深度剖析,既呈現了一幅幅銀幕內外的斑斕畫卷,也提出了一個個引人遐思的現實命題,堪稱是一次將藝術史與社會史進行跨學科研究的成功探索。

首先就研究視野來看,本書內容幾乎縱貫了我國近四十多年的電影史。眾所周知,中國社會在此期間經歷了巨大變化,而這些變化在電影中也多有體現。該書通過解讀相關影片的題材、人物、情節、背景等元素,論述了這些影片對不同時期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的反映狀況,也具象化地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艱辛與成就。

其次作者還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對改編類影片作了深度研討,揭示了人們在城市化過程中所遭遇的多種衝突與悖論,進而映射了個人命運在時代變革中的掙扎、妥協、沉浮與涅槃,以及迷惘、惶恐與期待等複雜心理,由此也考察了時代變革對民眾精神面貌、思維方式和道德取向的影響,以及新舊價值觀在社會轉型期所產生的抵牾與融合。

再次,作者還基於中國當代文化產業視域,對文學與電影這兩類敘事文本的生成邏輯作了比較研究,探討了不同敘事形態在跨媒介轉換中所受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與制約,進而歸納了文學改編類電影在當下的發展趨勢和癥候,並對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策略、路徑和方式等問題作了個性化闡釋。可以說,這些論述對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電影的社會屬性和商業屬性,進而把握電影創作方向、研判電影市場趨勢,均有參考價值。

此外,作者還在書中還反思了改編類電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譬如,有些影片對文學作品的轉化缺乏創新或升華,敘事手法似嫌過於單一。還有些影片存在過度商業化傾向,熱衷於營造視覺奇觀,卻忽視了思想價值的追求……凡此種種,都會導致影片的藝術水準和理性意涵乏善可陳,在院線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和影響力。

可以說,“中國電影社會學”正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三大體系”(學科、學術、話語)的踐行,它的完善亟待更多學者的投入,而王瑛這本著作顯然是從文學改編類電影這個層面切入,對這門極具本土特色的新學說作了有效拓展。也毋庸諱言,《窺見歷史的橫斷面——改編電影對社會變革的再現(1979-2021)》作為一名學術新銳的探索結晶,難免也存在某些尚待改進之處。譬如,有關“中國式現代化”的議題無疑是當下學術研究的焦點之一,但與此相關的討論在書中似乎尚嫌薄弱。當然,要兼顧社會、文學與電影這三個層面去闡釋該議題絕非易事,這需要作者具備很高的理論修養,還得有相當開闊的學術視野。好在,王瑛正處在年富力強、勇於創新的年華,想必她在未來的學者生涯里,定然會為讀者奉上新的更具風采的佳作。

讀書 | 從“文學改編類電影”中窺見社會變革 - 陸劇吧

《窺見歷史的橫斷面——改編電影對社會變革的再現(1979-2021)》 王瑛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作者:史博公

文:史博公編輯:金久超責任編輯:朱自奮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