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胡雪怡
元旦期間,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攜預售期“破億”的成績在跨年檔票房中排名第一,目前已突破6億。影片的佳績,除了鋪天蓋地的營銷宣傳,實質上還是以愛為核心的主題與故事結局的完滿,“戳中”了人們新年不帶遺憾、奔赴所愛的希冀和盼望。
一句“張萬森,下雪了”台詞,喚醒了無數網友帶着酸澀、悵然又充滿遺憾的青春記憶。電影的驚喜在於彩蛋中,男主角張萬森終於出現在女主角林北星的身後。下雪天里的重逢,是暗戀終成雙向奔赴的美好結局,是對劇版結尾“遺憾”的彌補。
延伸劇版:有情人在平行時空里仍然相愛
暗戀遇上校園,遺憾遇上時空循環,約等於《開端》遇上《想見你》。
2022年,奇幻懸疑愛情劇《一閃一閃亮星星》播出,突然爆火,搖身一變,成了“暗戀劇天花板”。劇版的情節主線可概括為,林北星意外刪除舊手機中的短信回到過去,重新認識了昔日陌路校友張萬森,從而展開一段奇妙的時空拯救之旅的故事。不同於劇版“回到過去”式的救贖,影片開闢了“平行時空”式的新故事線:突如其來的演唱會事故讓張萬森和林北星生死相隔,張萬森穿梭於平行時空中,只為阻止悲劇的發生,守護林北星。
基於劇版的劇情,影片述說的故事似乎仍然是“任星河流轉,也一直喜歡你”。與劇版、影片《想見你》如出一轍,愛是主題,是互相拯救的動機,也是解釋穿越循環的基本邏輯。不論在哪個時空,哪個階段,有情人總是會相遇、相愛,會為了愛奮不顧身。儘管“情不知所起”,但那些充滿愛的表達與行為,鋪滿了故事本身。
自古以來關於愛的故事,從不缺乏有愛的觀眾,奇幻、懸疑的元素甚至能讓愛不留遺憾,符合人們對愛的期待,正如影片圓滿的結局給了劇粉一個完美的交代。
但不足的是,影片開始男主角在月球上的情節設計略顯突兀,不少網友以為“進錯片場到《流浪地球》”。雖然片中後續對月球的出現有呼應的情節,但僅在男主角登月願望這件事上有解釋力,無法說通月亮對於女主角的意義。
此外,還有像“演唱會名稱”“配角高歌與麥子的故事線”“女主角為了攢錢去酒吧”等情節“bug”,有的是為了說愛而說愛,有的是為了製造衝突而強行衝突,是影片“遺憾”的地方。
正中下懷:青春的“意難平”,終於平了
有人曾說:“暗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那些青澀的悸動、懵懂的情愫和未成眷屬的“意難平”,在電影里都有了回應。
影片中,一個是學習成績優秀但感情笨拙的男生,一個是學習馬馬虎虎但勇敢真誠的女生,二者對於愛情,無論是校園裡還是人生的成長路上,都有自己的理解與表達。張萬森想看又收回的目光,灼熱而小心翼翼,林北星爽朗直率的樂觀,大大方方而耀眼。這些角色的人物性格再加上演員細膩自然的演技,不禁讓人代入自己曾經的暗戀經歷。看着片中男、女主角因為遺憾而穿越時空,在可能犧牲自我的情況下依舊選擇守護對方,這般“純愛”的模樣,正中觀眾下懷,好似給自己的遺憾也畫上了句號。
觀眾在眾多“be”美學中品嘗到了“he”的驚喜,既新鮮又回味無窮。《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里沈佳宜與柯景騰的錯過,《想見你》中黃雨萱與李子維的擦身而過,《匆匆那年》方茴與陳尋的虐戀……電影市場往往喜歡用非“happy ending”加深觀眾印象。光是難以成全的執念,就足夠令人喟嘆。他們的青春,一如無數普通人的青春,在來回拉扯中遺憾且無法結果。《一閃一閃亮星星》的熱映,和近年來青春情感題材的影視作品不一樣,上演“王子和公主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話般結局,也給了觀眾“嗑cp”的巨大空間。
電影之外:儀式感與情感營銷的“buff”疊滿
如果說電影的熱度是劇版的長尾效應,那麼儀式感與情感營銷的宣傳方式更是給影片票房疊加“buff”。
13:14的“專屬告白場”、14:20的“好久不見”場、15:20的“我喜歡你”場、16:20的“星河流轉”場……特殊的時間和場次,拉滿了觀眾的期待值。在電影院里和心愛之人度過新年,延綿愛意,一起“白頭”,是一場浪漫的狂歡儀式。電影的宣發,瞄準“儀式感”和“情感營銷”,玩轉網絡流行梗,牢牢把握住當下年輕人的喜好。
起初,主打“下雪場”的營銷模式引人新奇,預售票房直破兩億。然而,“下雪場 尷尬”“消防隱患”“退票”等詞條衝上熱搜後,營銷效果大打折扣。在影院,發揮不穩定的造雪機或下起了“瓢潑大雪”,或“局部飄雪”,或“失靈換成人工手動潑雪”,浪漫的氛圍秒變“災難現場”,導致部分影迷們“腳趾摳地”,觀影體驗下降。
再者,影片中張萬森與林北星的下雪“名場面”時間並不長,卻成了電影營銷的主打點,讓人直呼“上當了”。“詐騙程度”雖不及《地球最後的夜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電影口碑的下滑。
切中社會情緒的精準營銷是一部電影作品成功的必要條件。若故事內容與宣傳發行產生錯位,觀眾一定不會為此“買賬”,甚至影響電影製作方、影院平台等在內的行業生態。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