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娛樂頭條 8305℃

      說起音樂與刀,你能想象它們能產生什麼樣的聯繫?在粵西南濱海城市陽江坐落着一座以“音樂與刀”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這裡是全國首個擁有該類主題的博物館,世界知名音響品牌器材量破世界紀錄,其擁有的600多萬張唱片被趣說13輩子都聽不完?!南都、n視頻持續推出大型融媒策劃“探寶覓蹤”,系列直播“尋找灣區民間博物館”第六期,走進陽江十八子音響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陽江市十八子音響博物館講解員姜宜勝(右)向南都、n視頻記者介紹展品

掃碼看回放

結緣與希冀

300多萬張黑膠、300多萬張唱片光碟

世界通過音響博物館認識陽江

      陽江十八子音響博物館成立於2010年5月,總面積約10000平方米。這裡目前擁有300多萬張黑膠、300多萬張唱片光碟,還保存有世界上已知的唯一套完整 “hp天碟榜”黑膠唱片,館內現館藏世界知名音響品牌器材量更是破2016年保持的世界紀錄。目前館內設有音響歷史館、音樂館、體驗館、綜合館四大功能館。

      “為什麼會把刀放在音響博物館”,“音樂與刀有什麼聯繫”?走進音響歷史博物館,一排排刀形編鐘映入眼帘,引人入勝。陽江十八子音響博物館講解員姜宜勝介紹,《三字經》記載“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音樂源於人類本體的最初生命運動,其最早源於人類擊打各類木石器,它的產生與工具密不可分。在音響博物館的初始位置放置刀形編鐘探討音樂起源,為“音樂與刀”的主題博物館作序,這樣別開生面的開端也讓參觀者對整個音響博物館產生濃烈的好奇心。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刀韻編鐘

      “音樂與刀”作為音響博物館的一部分展區主題,也因陽江市十八子音響博物館館長李積回結緣音響的故事。李積回生長的城市陽江,素有“刀剪之都”。父業子承,他最早也做刀具生意,偶然經歷讓他愛上音響,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音響發燒友。早在2005年他就舉辦了十八子試聽會,組織音響發燒友交流分享。

     日積月累,李積回收藏的音響數量越來越多。在音響發燒友圈子裡,李積回開始小有名氣。“我想通過這個收藏館讓喜愛音響的人們聚集起來”。李積回回憶道,2007年,美國著名音響雜誌《絕對音響》主編羅伯特· 哈里聞名至此,驚嘆於這裡音響、唱片的收藏量,“這裡的黑膠唱片都趕得上美國國會圖書館了”,他當場親筆贈李積回“世界第一發燒友”。在之後交談中,羅伯特·哈里建議將刀與音樂進行結合,讓世界通過音響收藏館這一窗口認識陽江刀剪、認識陽江。

      “世界第一發燒友就必須做點什麼!我得對得起這一稱號”。李積回以此為激勵,2010年5月,世博會開幕當天陽江市十八子音響博物館同期正式成立。“這個日期我記得很清楚,我們當時喊出的口號是到上海看世博會,到陽江聽音博會”,自此收藏館變為博物館,李積回也從收藏愛好者變為博物館館長。談到陽江十八子音響博物館未來的發展,李積回表示,希望陽江十八子音響博物館可以和陽江一起走向世界。

亮點1:全球最頂級純木款櫃式留聲機

      參觀音樂與刀主題展區後,記者來到近代音響展示區,其包含古董鍾展區、音樂盒展區、留聲機展區三個展區。

      姜宜勝展示了館內的“鎮館三寶”:全球限量鉑金式victrola櫃式留聲機、留聲機界“勞斯萊斯”sonora(索諾拉)、路易十五時期舞會上使用的godefroi holtzman(戈德弗羅伊·霍爾茨曼)踏板豎琴。他介紹,victrola櫃式留聲機產於美國上世紀40年代,專為貴族定製款。機芯採用瑞士thorens(多能士)頂級雙發條大機芯,其機芯材料優良造工精密,留聲機上的雕花都是手工製作。sonora(索諾拉)產於美國1913年。索諾拉早期機器的最大特點是用料考究、裝飾豪華,這台留聲機是全球最頂級的純木款櫃式留聲機。godefroi holtzman(戈德弗羅伊·霍爾茨曼)的踏板豎琴則產於18世紀80年代,霍爾茨曼大師來自浪漫的法蘭西,豎琴巨匠,以其對奢華貴族理念的認知,設計出的踏板豎琴華麗高貴,盡顯貴族鎏金的造型,聲音優雅細膩。豎琴內可以看到大師親筆簽名。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鎮館三寶之一:sonara櫃式留聲機

      音樂鍾是八音盒的前身,古董鍾展區內,1860年鎏金基座氧化鈷人物壁鍾、1870年鎏金壁爐鍾、1880年大理石廊鍾很是亮眼。進入音樂盒展示區,一根布滿密密麻麻小孔的圓筒吸引了n視頻記者的目光。“1796年,瑞士人安托·法布爾開發了圓筒型八音盒,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八音盒。”1886年德國人帕爾發明了圓片形八音盒,八音盒載體由圓筒變為圓盤,這也是最早唱片的雛形。這個名為polyphon的圓盤音樂盒產自19世紀80年代德國。由polyphon musikwerke首次製造的機械裝置。除了播放載體的形態發生變化,八音盒外形也發生改變。為了適應王公貴族舉辦大型舞會的需要,超大型音樂盒應運而生。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18世紀90年代德國音樂盒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19世紀80年代德國polyphon圓盤音樂盒

      1877年愛迪生髮明留聲機震驚世界,在留聲機展區,記者有幸看到第一代蠟筒留聲機,或許這台留聲機在當年也播放過愛迪生歌唱的《瑪莉的山羊》?在現代器材展區,n視頻記者還看到這台名叫webster chicaco鋼絲錄音機。姜宜勝說,“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前夜》一篇中,需要播放國歌來驗證升旗時間是否準確,當時歐豪扮演的梁昌壽借來的錄音機就是這台鋼絲錄音機。”

亮點2:中國第一款純國產工藝打造的音箱

      “我們館內有不同時期、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唱盤”,姜宜勝介紹。20世紀50年代,隨著錄音和製造技術的提高、唱片發行量增多,唱片主流載體轉變為以乙烯基為主材料的黑膠唱片黑膠唱盤。作為一名合格的音響發燒友,電子管功放必不可少。60年代以前,用電子管裝置的各種音響設備在聲頻領域佔主導地位。眼前看到的麥景圖經典之作mc275電子管功率放大器問世已近50年,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大功率民用發燒級電子管功放,細緻溫暖的音色,對音響的的真實刻畫能力是無數音響發燒友的夢中銘器。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20世紀50年代瑞士thorens黑膠唱盤

      進入70年代,卡帶機出現。卡式錄音帶一度成為預錄製音樂最流行的兩大存儲格式之一。“他的對手是密紋唱片,之後演變為後來的cd。”姜宜勝說。1983年,飛利浦迎來新的技術里程碑,推出全球第一台cd機。眼前這台 philips(飛利浦)cd 100外殼是鑄鋁機身,採用cdm0德國玻璃光頭鐵底座超級耐用穩定和tda1540陶封雙解碼。”

      1992年,sony 索尼公司正式批量生產的一種集合 光、磁、機、電等技術於一身、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音樂存儲介質,md。“博物館陳列的這台md機是索尼mxd- d5c,產於20世紀90年代末”,姜宜勝說。md機既具有可靠的數據存儲期,又具有磁帶機的可重複擦寫機能。

      參觀小型現代播放器材後,進入音響參觀區。首先看到的是1979年中國第一款純國產工藝打造的音箱。這款音響由中國唱片廠總工程師李寶善設計、中唱生產,主要供專業監聽、廣播節目錄製和播出時監聽,也適合文藝團體等高保真度重放。據說全中國限量十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眼前這台1941年推出klipschorn(傑士音響號角皇),於1945年獲得專利,至今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音箱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連續生產60年的音箱。”姜宜勝說。博物館參觀接近尾聲,一款jbl hartsfield(哈斯菲)讓人眼前一亮。“jbl hartsfield(哈斯菲)於1954年推出,在技術能力上出類拔萃,它的出現使得創業以來經營狀況一直不穩定的jbl公司一躍成為頂級製造商,是紀念碑式的系統!”姜宜勝說。hartsfield(哈斯菲)揚聲器系統內置的中高音由史上最高的壓縮驅動器,號角負載的低頻從前障板的兩側放射出來,有着色彩濃郁、格調高雅的聲音,受到全世界的一致好評,《生活》雜誌稱hartsfield(哈斯菲)音箱為“終極夢想演說家”。

這個博物館藏600多萬張唱片!用世界的音響聽世界的聲音 - 陸劇吧

20世紀60年代美國klipsch音箱

音響發燒友的天堂

用頂尖音響聽音樂

      如果說音響博物館帶給人的震撼是數量多,那麼用頂尖的音響聽聽音樂,那便是音響博物館的獨特享受了。“我們這裡的每一個器材都是可以使用”,姜宜勝說。在三樓體驗區,“人生的際遇稍縱即逝,我心嚮往我心期待……”一首蔡琴的《機遇》帶我們進入音樂體驗區。體驗區共有18個不同類型的聽音室,除了唱片布局擺放“別有洞天”,聽音室也有很好的吸音效果,這裡是音響發燒友的天堂。

      除了常規的博物館陳列、音響體驗,音響館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音響陳列,最近的主題是“錄音室專用監聽音響陳列”。“這款是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作為電影配樂的監聽音響“巨無霸”羅傑之聲,《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製作就是使用這類音響”,姜宜勝如數家珍。

統籌:賀蓓

采寫:南都記者 武藝璇

直播:武藝璇 黃昕吾

實習生 蘇城鋒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