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買!很多人常備!央視最新曝光

枸杞作為“葯食同源”的代表性品種

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

保健品等領域

然而,看起來顆粒飽滿

鮮艷紅亮的枸杞

背後卻隱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有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威脅消費者身體健康

 枸杞商戶違規添加焦亞硫酸鈉 

 損害地方特色產業信譽,得不償失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生長出的枸杞因顆粒大且飽滿、色澤鮮紅、果肉厚實、含糖量高等優勢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有知情人表示,這裡有些廠家、商戶在生產枸杞的過程中存在使用焦亞硫酸鈉進行“提色增艷”的情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進枸杞產業發展條例》里明確規定,生產、加工枸杞及其產品過程中,禁止使用焦亞硫酸鈉及其替代品

《財經調查》記者發現,當地市場上的商戶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也賣出去,動起了用焦亞硫酸鈉增色的歪心思。在一些特殊的商鋪中,記者找到了“亞鈉枸杞”。

在格爾木種植枸杞的河西農場,正值格爾木枸杞的成熟季。商戶們熱情又健談,但對於使用焦亞硫酸鈉的問題,卻不約而同地拒不承認。

商戶們對於焦亞硫酸鈉不能隨意添加的規定心知肚明,但為了賣個好價錢,又都不約而同地添加這種化學製劑

記者在農場水渠邊偶遇商戶正在使用焦亞硫酸鈉,在與商戶的交談中得知,頭茬和二茬枸杞不用使用太多焦亞硫酸鈉,加多了容易顯得假。三茬枸杞成熟時,天氣轉涼,需要大量使用焦亞硫酸鈉才能保證枸杞外觀艷麗。

商戶透露,枸杞中加入焦亞硫酸鈉的根本目的是把品相不好的枸杞賣出去,多賺錢

有商戶坦言,他們都知道焦亞硫酸鈉不讓加,格爾木市也每年都查,但後來發現不加會虧錢,乾脆也開始放焦亞硫酸鈉了。

 工業硫磺熏得記者呼吸困難、淚流滿面 

《財經調查》記者來到甘肅省靖遠縣,這裡的枸杞種植面積大約有28萬畝,遍布全縣14個鄉鎮。記者在被稱為“枸杞小鎮”的五合鎮市場上聽到了另一個新詞彙——硫磺。

商戶們深知被硫磺熏過的枸杞對人體有害

在甘肅省靖遠縣的村莊里,商戶們表示,新鮮的枸杞摘下來後,也要先用“亞鈉鹼水”洗過一遍,這樣曬出來的果子才會鮮亮好看。但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亞硫酸鈉洗過的枸杞,品質也很難保證。這時,就只能用撒手鐧——熏硫磺。

除了下雨之外,8月份甘肅的氣溫就很低了,溫度低、陽光不好也會影響枸杞的品質,解決辦法還是熏硫磺。有些商戶為了節省成本會選用工業硫磺

工業硫磺不能用作食品加工。固體工業硫磺,有塊狀、粉狀、粒狀和片狀等,呈黃色或者淡黃色。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腎功能不全及衰竭、多發性神經炎、肝功能損害

記者在一戶村民的門口空地上,發現了收購枸杞的商戶搭建起的塑料棚子。深夜,記者靠近塑料棚,掀開帘子,發現棚內地上已經完全被染成了黃色。

僅僅挑開一個口,記者就瞬間吸入了大量刺激性氣體,呼吸困難、淚流不止。開簾通風後,記者才進入棚子,發現了被熏制後的枸杞。天亮後,這個棚子就被拆掉了。

過了一天的凌晨,記者又在馬路對面發現了一個濃煙滾滾、散發著刺鼻氣味的熏制棚。

下午再去查看時,棚子的塑料布也已經被拆掉了,幾十板枸杞正在散發水分和氣味,等待進入旁邊的大棚進行晾曬。

村裡一些偶爾參與枸杞熏制的村民也坦言,他們一般都是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白天晾曬。

夜幕下多處可見的熏制棚,已經成了白茨林村的一景,熏制收購上來的枸杞,似乎也成了枸杞豐收季各路商戶的一種習慣

除了白茨林村,在甘肅省靖遠縣東升鎮的東興村記者也發現了熏制棚。路邊的枸杞晾曬大棚里,人只要稍微靠近,就會被刺鼻的味道嗆到,難受不已。

在這裡,商戶們用硫磺熏枸杞的行為可謂是明目張胆,大袋的工業硫磺,非常顯眼地擺放在院子里。

而在甘肅省靖遠縣的靖安鄉,有商戶直接把熏制棚搭建在了農戶的院子里,甚至毫不掩飾他賣的就是硫磺枸杞。

直到8月底,用工業硫磺熏制枸杞的行為,每天晚上都在靖遠縣的幾個鄉鎮上演,白天採摘、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晾曬……

 別讓枸杞丟掉“美名”!

 解決產業痛點難點才是當務之急 

這些用工業硫磺熏制的枸杞,究竟賣到了哪裡?《財經調查》記者走訪當地市場發現,商戶們表示,這些硫磺枸杞有的進了火鍋店、小藥鋪,有的進了茶包,還有的被製成了枸杞酒

記者隨後將在靖遠縣購買到的枸杞樣本,送到了寧夏國際枸杞交易中心質量檢測站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記者送檢的11個枸杞樣本,依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檢驗得出:所檢二氧化硫項目不符合《dbs64/64001—2022》規定,根據每公斤小於等於100毫克的判定限值,判定結果全部不合格。

對於涉嫌違法使用工業硫磺熏制食品的加工戶,一經查實,將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19年11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出台施行了高於國標的地方標準,為的是打造更好的青海品牌。而甘肅,也是多年多次地出台培育地方枸杞種植加工產業的文件法規,目的也是增加當地農民收入,鞏固夯實地方農業的特色產業。

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權益和農戶的利益,不要讓個別的無良商戶,砸了農民增收的鍋,傷了消費者的心,害了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