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凜冬的來臨,消費者的保暖禦寒需求進入爆發期,雪地靴開啟了熱銷模式。日前,UGG母公司、美國戶外服飾集團Deckers Brands(以下簡稱Deckers)公布的2022財年第三季度關鍵財務數據顯示,UGG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6.3%至4.765億美元。不過,儘管消費端熱情高漲、公司業績表現不俗,但UGG仍然有諸多難題待解。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旺季業績大漲
天氣越來越冷,各式各樣的雪地靴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並憑藉自身的時尚性和保暖性特色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京東數據顯示,自11月22日以來,羽絨服、羊毛衫、保暖內衣等防寒服飾迎來熱銷。其中,以UGG為代表的雪地靴品類的成交額環比增長超三倍。在天貓公布的“雙11”女鞋品牌銷售TOP 10榜單中,UGG高居第二位。不少消費者趁着“雙11”選購產品,帶動雪地靴的銷量持續走高。中國商報記者搜索UGG天貓官方旗艦店發現,店內的多款產品月銷量已過千,其中銷量最高的一款秋冬樂福鞋月銷量達6000多雙。
在寒冷天氣的刺激下,UGG銷量暴漲,帶動公司經營業績持續走高。日前,Deckers發布的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集團銷售額同比大漲21.3%至8.75億美元。其中,UGG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6.3%至4.765億美元。
UGG能獲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離不開品牌的大力投入。近幾年,Deckers推出了種種年輕化策略,試圖改變UGG形象老化的固有印象,強化品牌的時尚基因。在中國市場,UGG不但在品牌代言人方面發力,先後牽手楊冪、周冬雨、王一博等眾多知名藝人,還通過與SACAI、KITH、BAPE以及上海時裝周中的多個新銳設計師品牌聯名合作,不斷強化自身的時尚屬性。在推動產品多樣化方面,UGG把產品類型從雪地靴擴大到各種品類的產品,比如運動鞋、涼鞋、拖鞋、服飾等;用戶人群也不再局限於女性,而是將範圍擴大到男性和兒童等群體。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在拓寬全渠道發展方面,UGG也在不斷摸索新的模式。今年7月,Deckers宣布任命Anne Spangenberg為時尚生活方式總裁。據悉,Anne Spangenberg此前為Nike的首席商務官,負責品牌全球戰略的制定與執行,擁有豐富的相關經驗。她加入後,帶領UGG等品牌專註於產品多樣化及全渠道市場的特許經營演變。Decker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ave Powers表示:“儘管面臨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但Deckers在2023財年上半年的強勁表現證明了團隊的執行力。隨着UGG品牌進入銷售旺季,我們有信心實現集團的全年增長目標。”
仍面臨諸多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業績大漲,但UGG面臨的壓力並不小。雪地靴每年的銷售旺季為當年的10月至來年的2月,這意味着只有降溫之後UGG才能成為“剛需”。生活在北方的張佳佳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一年中只有最冷的時候她才會穿UGG雪地靴,天氣暖和的時候沒有機會穿。此前UGG曾推出毛絨拖鞋,喜歡追求時尚的她也跟風購買,結果穿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很不實用。“羊毛拖鞋雖然看起來可愛,但是冬天穿凍腳,夏天穿出汗,走起路來不但不跟腳還會掉毛。”
除了流行生命周期較短外,UGG的質量問題也屢見不鮮。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消費者表示,自己在UGG官方店購買的男鞋只穿了一個月鞋頭就被磨出一個洞,看了商品評論後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個例,很多人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將問題反饋給客服後,客服拒絕賠償並表示這類鞋只能開車時穿,不能走路。反觀國產雪地靴品牌的性價比則更為突出,無論是星期六、紅蜻蜓等時尚品牌,還是蕉下這類生活方式品牌,抑或是足力健老人鞋品牌,都推出了相關的雪地靴產品,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保暖性好,部分產品還具備鞋面防潑水功能。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
由於雪地靴產品的設計大同小異,同質化問題嚴重,因此UGG的仿製現象也十分突出。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自己在得物App上花800元買的UGG雪地靴發貨地址卻是河南桑坡,這讓她感到很生氣。“我是為了省錢才在網上買的,結果看到發貨地是桑坡,讓我對產品的真假產生了懷疑。”
據悉,河南焦作市孟州桑坡村是我國最大的雪地靴產地,這裡有UGG全球最大的代加工廠隆豐皮草,80%的UGG產品是從這裡產出的。近幾年,桑坡村成為無數電商、代購以及各地商販進貨的首選之地,因為桑坡雪地靴無論是從原材料還是從工藝上都十分接近UGG正品,而且價格也低廉。不過,在網友看來,桑坡雪地靴的質量好壞並不是重點,真假難辨才是問題的關鍵。“無論桑坡雪地靴質量好不好我都不關心,我只想保證自己買到的是正品。”在糾結中,上述網友最終還是選擇了退貨。
高仿也好,低仿也罷,在業內人士看來,只要是仿冒品牌進行生產就屬於侵權行為,會損害企業的品牌價值,擠壓誠信企業的市場空間,任由其發展對整個行業而言都是不利的。針對仿冒品的情況,Deckers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及總經理Olivier Lorans曾表示,除了採取法律手段外,UGG只能不斷加快新產品的研發,讓對手跟不上他們的發展速度。但對於品牌本身來說,這也是一種挑戰。
(中國商報 記者 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