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鋪築振興發展路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放眼屏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如長虹橫卧,縮短了各地間的距離;農村公路點線交貫,引領了鄉村的巨變;城市路網升級改造,暢通了群眾出行之路……

近年來,尤其是“十三五”以來,屏南縣以內連外暢、適度超前的立體交通為導向,發力補齊交通短板。向外連通,大力推進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建設,跨越山水阻隔,縱橫交錯、聯通八方;向內則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根本,緊緊圍繞以縣城區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為目標,着力推進“鎮鎮有幹線”、農村公路建設。截至目前,屏南縣公路通車裡程為1046公里,境內擁有2條高速,鐵路實現零的突破。

如今,攤開屏南縣交通地圖,一張涵蓋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幹道、縣鄉村公路的交通網,不僅承載着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成為推動屏南縣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大道如虹內暢外聯通四方

春節前夕,當列車緩緩駛進屏南站時,伴隨着響亮的汽笛聲,遊子們歸家的心也越發雀躍。衢寧鐵路這條全長約379公里的“山海之路”,不僅讓“深藏閨中”的山城屏南美景走入更多人的視線,也讓離家遊子無論身在何處,從此家鄉不再是遠方。

“現在回老家過年太方便了,早上出發,中午能趕上家裡熱騰騰的午飯,相比以前的盤山公路,回鄉的心情越來越舒坦。”已經在莆田工作多年的林枝凱,幾乎每年都會回鄉過年,早幾年,他都要先到福州轉車,再乘坐大巴車顛簸四個多小時才能到屏南。後來,屏古高速通車,路程縮短了近一半,而現在,只要一張動車票就能讓回家“說走就走”。

林枝凱回鄉方式的變遷,是屏南交通建設快速發展的生動體現。

屏南,一方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寶地。然而,曾經的屏南深陷交通桎梏,重重大山阻隔了聯通外界的腳步,外面的人進不來,山裡的好產品出不去,導致“昔日屏南又貧又難”。

1956年4月,屏南縣城關至古田的簡易公路修通,這條路結束了屏南無公路的歷史,也被認為屏南公路建設的開端。此後,遍嘗交通制約苦果的屏南人,按下了交通建設的“快進鍵”,步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寧屏路

2007年,寧屏二級公路通車,屏南至寧德的路程縮短至1小時45分鐘左右;

2012年,屏南第一條高速公路——寧武高速公路屏南連接線通車,每年源源不斷的外地遊客沿着這條高速來到屏南;

2018年12月28日,屏古高速正式通車,屏南到古田的車程從1.5個小時縮短至半個小時,到福州也才1.5個小時;

2020年9月27日,衢寧鐵路首發列車T8006緩緩駛進屏南站,屏南徹底告別不通鐵路的歷史,打開了加快跨越式發展的另一條“黃金通道”……

橫“路”臨空,天塹變通途。“十三五”期間,屏南交通項目建設完成總投資36.4億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17.8億元,國省幹線完成投資4.3億元,農村公路完成投資11.6億元;完成建設里程132.3公里。縣域內國省幹線136公里建設任務提前圓滿完成。2021年,交通項目建設計劃投資1.03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29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14.8%,完成路面里程約35公里,占年度計劃25公里的140%。

屏古高速 王志凌 攝

一路通,百業興。越來越便捷的交通,不僅方便了屏南人民出行,更打開了一扇又一扇通往富裕之路的大門,加強了對外交流、促進了社會文明,為屏南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翻開了後發趕超、跨越發展的新篇章。2021年,屏南縣經濟增速實現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首次突破百億,居全市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5%,高於全市平均水平97.0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一;全年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3.8億元,接待遊客426萬人次。

以路為弦奏響鄉村振興曲

今年春節,對於熙嶺鄉前塘村的村民來說,最高興的事莫過於熙際線(熙嶺鄉-漈頭村)通車了,他們去屏南城關購置年貨、走親訪友不用再繞遠路。

天坪山慢道

“原來從前塘村到城關需要先經過熙嶺鄉,全程要花上一個多小時。路程遠不說,前塘村到熙嶺鄉的村道路況還差,只有3.5米寬,彎多路窄,十分不好走。”前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桂寫告訴記者,去年底,全長4.37公里、路面寬6.5公里的前塘-金造橋公路線正式通車,他們前塘村從交通“末端”變成了交通“中端”,到城關的車程也縮短至20分鐘左右。

交通的改變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同時也讓前塘村迎來了發展機遇。前塘村古稱劍溪村,自古以來就有“書鄉”之美譽,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卻藏在深山人未知。如今借“路”生力,前塘村通過引進文創團隊、修繕古民居和古書院、建設文創服務接待中心等,開始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帶動鄉村旅遊發展。

修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在屏南,像這樣的致富路、旅遊路還有很多。

2018年,12公里長、6.5米寬、按4級公路標準建設的熙嶺龍潭出村路正式通車,龍潭村至熙嶺鄉的路程縮短至12分鐘,原本冷落的龍潭村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2020年,位於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白水洋景區內的雙溪岩後通村公路通車,數代老區人民的通車夢終於實現了,不僅徹底改變岩後村村民出行方式,還推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推動農產品銷售,提高老區人民生活水平。

2021年,全長17.6公里、總投資近2.5億元的雙壽路(雙溪至壽山段)通過驗收。這條路是連接壽山鄉雙溪鎮的重要通道,也是屏南縣交通運輸網絡重要一環,沿線旅遊、林業等資源非常豐富,進一步串聯沿線旅遊資源,形成一條新的黃金旅遊線路……

雲端繞玉帶,通達的是路,連接的是心。屏南縣一直把鄉鎮幹線和農村公路建設與發展產業結合起來,2015年底,在全市率先完成“鎮鎮有幹線”,實現以縣城為中心“半小時交通圈”,惠及十幾萬群眾。“十三五”期間,完成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投資0.12億元,全縣列養農村公路里程達754.966公里;152個建制村已實現100%通客車。一條條幹支相連、四通八達的道路,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暢途。

完善路網城市發展添動力

原本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路面如今已成為平坦整潔的寬敞大道,方便了群眾出行和車輛往來。春節前夕,位於屏城鄉溪坪社區的溪坪路完成建設,順利通車。周邊的居民紛紛點贊,新道路不僅方便了居民出行,也提升了社區的整體形象。

溪坪路是屏城鄉重點路段,也是屏南縣城南部片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然而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路因年久失修損壞嚴重,周邊居民通行極為不便,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是大家苦惱已久的“心頭大患”。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經過前期實地勘探、資金測算,2021年8月7日溪坪路正式動工建設。

“新修建的溪坪路長0.71公里,規劃紅線寬度10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設計車速為30公里/小時,工程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照明工程、雨水工程等配套設施。”屏城鄉黨委書記張孫立說,該道路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屏城鄉路網骨架,極大地改善了南部片區乃至屏南的對外交通條件,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就醫就學。

屏南國寶大道和東部新區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一邊連着民生福祉,一邊連着區域發展。近年來,屏南縣圍繞提升城市承載力、暢通市民出行,大力推進城市道路建設,城市路網不斷完善。

國寶大道、西環路、長坋中路、文化西路……從城東到城南,從老城到新城,一條條坑窪不平、狹窄的水泥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一條條“瓶頸路”“斷頭路”被打通、延伸,切切實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三五”期間,屏南城區建成29條道路共29.7公里,完成投資近18億元。2021年,建成東棠大道、文化西路、葯膳小鎮主路共3條道路6.787公里,完成投資1.78億元。對城區主次幹道“白改黑”改造幾乎全覆蓋,並完成城區人行道改造工程,新建隔離護欄,增設停車泊位等,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完善了市政基礎設施,還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輻射效應顯著。

同時,屏南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道路修建到哪裡,綠化和生態修復跟進到哪裡,完成了2.9公里長的國寶大道綠化建設,以及國寶路兩側單位拆牆透綠、立體綠化、花化彩化等工程。同時,完成了西環路、東環路、翠屏路等道路兩側綠帶的提升改造及城區其他道路的行道樹缺株補植工程,有效提升了城市綠化、亮化水平。

大道通衢,不以山海為遠;踏浪前行,唱響奮進之歌。那縱橫交織的條條道路,正承載着人們的期盼,不斷演繹屏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速度、新里程。(部分圖片由屏南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