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溫暖的味道》劇照。 劇組供圖
舒緩的音樂中,黃河岸邊,晨霧緲緲,炊煙裊裊,散發著鄉土氣息和縷縷鄉愁。農業博士畢業的第一書記孫光明背着矮樁蘋果苗走進塬底下村,開啟了以科技助力種植產業升級,引領村民共赴美好生活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9月7日至10日,話劇《溫暖的味道》在中央歌劇院首演。每晚演出結束,當靳東扮演的孫光明和劉敏濤扮演的村支書郝鳳仙謝幕時,觀眾席都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演出結束後,觀眾在劇場門口還能驚喜地領到陝西蘋果,出品方表示:“請您帶走一個蘋果,帶走溫暖的味道。”
一則有關“蘋果”的“寓言”
《溫暖的味道》以黃河沿岸歷史悠久的“塬底下村”為背景展開敘述。北緯37度得天獨厚的日照和地理優勢,使塬底下村成為蘋果的黃金產區。四十年前,為擺脫貧困,村民毅然去塬上開荒,種出了黃河邊上第一批蘋果;四十年後,因蘋果歉收,村民漸漸失去信心。第一書記孫光明的到來,改變了大家的觀念和生活。
劇中一段孫光明和農學研究生畢業的農村青年萍萍的對話可謂點題:“為什麼蘋果產區在北緯37度,而不是日照最豐富的赤道?因為太陽和蘋果的關係就是這樣,太近了會灼燒,太遠了又冰冷,只有合適的距離,合適的日照時間,才是真正溫暖的溫度。人和人之間也應該是這樣……塬底下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溫度。”
因此這不是一部簡單的現實主義農村題材主旋律作品,更像是一則有關“蘋果”的“寓言”,用蘋果的生長周期作為時間刻度,丈量塬底下村在時光的淬鍊中經歷的自我革新,新舊交替,不斷升級的腳步。
一系列鮮活樸實的形象
作為該劇總策劃、藝術總監和主演的靳東,無疑是該劇最大看點,他一登場,就是掌聲一片。被大家親切稱為“老幹部”的他,在《溫暖的味道》中扮演的孫光明,是一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基層幹部形象。有着科研背景和城市生活經歷的孫光明,身上還透着知識分子的書卷氣。初到農村,他面對的是充滿挑戰的全新環境,村民們對他的排斥和質疑,讓他舉步維艱,感到困惑迷茫。但他面對困難,堅定執着、耐心真誠地與郝書記和村民溝通交流,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靳東的氣質挺符合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他自然樸實的表演,也讓人物很有親和力。劇中還通過表現孫光明的夢境,讓這個人物具有一種詩意情懷。
劉敏濤飾演的郝鳳仙生動鮮活,複雜多面。她曾有過苦難的經歷,嫁給塬底下村最窮最傻的老六,受盡了村裡人白眼,村民把苦差事都交給了她,她從此當上了村長。為贏得村民的信任和尊重,她傾盡心血付出一切。但在複雜的人情世故和各種關係中,她也有很多的無奈和妥協。劉敏濤以略帶誇張但又很接地氣的表演,讓這個人物形象立在了舞台上。
劇中有大量群戲,通過村民各種不同表現,直面農村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如產業升級困難、新技術不易推廣等。這種緊貼時代脈搏的主題選擇,使得作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一次新與舊的碰撞
導演的二度創作和舞美的精心設計,讓整個舞台既寫實又寫意,可移動、組合、旋轉的巨大的黃土斜坡散發著泥土的味道,可翻轉的多媒體大屏又很有時尚氣息。演員穿行其間,人物命運起起伏伏,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位沒有台詞的百歲老人李大娘的形象,則帶有某種象徵意味,寄託着人們對故鄉的眷戀。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積極返鄉,要把美麗鄉村建設得更美好,這給我們創作帶來了很多靈感。”靳東表示,“歸根結底,這部劇要講的是人與腳下這片土地的關係。我們想表現的,不僅是一個具體的故事,更是一次關於時間的對話、關於新與舊的碰撞。”
在導演王延松看來,溫暖的味道終究是人的味道,是伴隨着漫長的鄉愁、傳承着古老農業文明演進中世世代代中國人的渴望,是“新鄉土審美主義”的新生活。
《溫暖的味道》由中國煤礦文工團、陝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是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資助項目,進入“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新時代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大戲看北京”2024展演季等。北京首輪演出後,10月將陸續在第23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10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以及2024首屆江蘇大戲院戲劇節進行演出。(北京日報記者 王潤)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