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傑青因“打招呼”被通報處罰,評審請託為何屢禁不止?

娛樂頭條 3332℃

   9.3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三位傑青因“打招呼”被通報處罰,評審請託為何屢禁不止? - 陸劇吧

圖源:pixabay

撰文 | 張天祁

 ●                   ●                    

今年7月19日,科技部發布了《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評審請託問題處理的通報》,對請託人員、評審專家以及相關輔助人員的情況進行了公示。

通報顯示,2021年7月,現任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孫倍成,在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工作期間申報了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通過打電話、發信息等方式,搜集、分析潛在的評審專家信息並實施請託、“打招呼”,尋求對其申報項目予以關照。

其中,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澤、河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劉仲敏、湖南師範大學楊榮華、西南林業大學劉愛忠作為該項目評審專家,接到請託後未按規定向評審組織方報告,也未主動申請迴避。東南大學趙遠錦為孫倍成實施請託提供了協助,並在科技部核查有關違規問題過程中,違規聯繫孫倍成並透漏相關調查情況,妨礙調查核實工作。

科技部已經終止了該項目評審程序,根據相關規定,孫倍成被禁止7年內參與財政資金支持的科研活動,趙遠錦被禁止5年內參與此類活動,邵宗澤、劉仲敏、楊榮華和劉愛忠被禁止3年內參與。這些人員的行為均已記錄在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中[1]

這次受到處分的科研人員,有多位在科研界有着較高的影響力,擁有多頂“帽子”。其中,孫倍成、趙遠錦、楊榮華三人為國家傑青,孫倍成、楊榮華兩人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還有多人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頭銜。

這些處於高位的科研人員集體涉及請託行為,甚至試圖妨礙科技部的調查,足見科研項目申請中請託現象的普遍程度。

早在2020年,科技部就研究制定了《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託行為處理規定(試行)》(下稱《規定》),對請託行為的處罰做出了具體的規定。

實施請託行為的申請者在一至三年(包括三年)的時間內不得承擔或參與由財政性資金資助的任何科學技術活動。向多人進行請託或屢次違規的申請者,將面臨三至五年的禁令。對請託行為隱瞞不報和進行人情評審的評審專家,同樣會面臨三至五年的禁令。若造成嚴重後果或影響惡劣,申請者和評審專家將會面臨五年以上甚至永久的禁令[2]

然而,在這項規定出台後,請託現象仍然屢禁不止。即便明確規定了對請託行為的懲罰措施,仍然不能阻止部分科研人員鋌而走險。本次科技部通報的案例,正是在《規定》頒布後的2021年發生的。在今年第一批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術不端行為通報中,也有兩個案例涉及請託問題。

2022年,北京建築大學教授季節組織線上會議,安排有關人員收集可能的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信息,並在會後由季節和他人聯繫了部分專家。2023年,又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形式為自己申請的重點項目,向多位潛在的評審專家請託;華北電力大學的楊立軍則是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過程中,通過發送郵件等方式向多位潛在的評審專家請託[3]

實際上,科研項目申請中的請託行為早已成為普遍現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中國科學基金》期刊曾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2018-2021期間,評審專家在項目評審中,沒有被“打招呼”的比例始終只有二成多,而被打過招呼的比例超過七成。

只是隨着對請託問題的重視,評審專家在項目評審中沒有被“打招呼”的比例從21.58%上升到26.99%,偶爾被“打招呼”和經常被“打招呼”的合計比例從78.42%下降到73.01%。同時評審專家,主動申請迴避的比例從2018年的5.77%提升到2021年的10.06%。

但從總體看,在科研評審過程中“打招呼”,仍然是普遍的潛規則。2020年《規定》的出台,也沒有對項目評審中“打招呼”泛濫的情況形成明顯的遏制[4]

為了清除這些頑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請託行為禁止清單》,對科研人員、依託單位、評審專家和自然科學基金委工作人員的24類行為進行了規定,並且針對評審專家被“打招呼”開展了專項整治活動。

過去對於評審專家名單的保密缺乏法律依據。現在評審專家名單已經被列入工作秘密,泄露即泄密,可以依法懲治。同時,在會議紀律方面,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圍會”行為;除了會議提問環節外,避免評審專家與答辯人員主動交流;答辯結束後,答辯人員不得在評審專家住地和會議地點逗留。在評審專家選取方面,將優化評審專家組的組成和人員結構,併合理設定同行評審的比例[5]

部分學部還提出了更細緻防範方法。將專家與答辯人進行物理隔離,集中保管專家手機;答辯類項目評審會議在一天內完成,評審專家中午在會場進餐和休息。答辯人及其他利益相關方不得在評審專家駐地住宿、用餐;答辯結束後迅速離開,不得逗留等[6]

據《中國青年報》2023年報道,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自然基金委共收到反映“請託”“打招呼”的投訴舉報58件,均已啟動調查。

2024年,自然科學基金委推出了更多新舉措。強化項目會議評審的投票結果保密,不再顯示建議不予資助項目的得票信息;優化評審專家的通訊工具集中保管措施,並實行會議場所封閉管理;改進評審專家公布方式,全年評審工作完成後,年底統一公布年度會議評審專家名單[7]

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竇賢康表示,專項整治工作確實取得了成果,但還需要持續投入,“這個效果不能是曇花一現,我們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8]。”

整治後,

“打招呼”依然普遍

所謂頑疾,意味着很難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根治。儘管有關部門對這個問題日漸重視,也在不斷採取整治措施,但想要徹底扭轉科研環境中的“打招呼”風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位青年研究人員向《知識分子》表示,儘管從總體來看,評審專家的打分還是以申請書質量和科研成果為基礎,大多數評審專家仍然有自己的原則。但現在申請各類科研項目仍然“不排除要‘打招呼’的”。

越是重要的項目,人們“打招呼”的意願越強烈,並且會更積極地利用自己的一切關係來達成目的。

申請人如果在申請階段臨時抱佛腳,僅僅通過猜測向不熟悉的專家廣發信息和郵件“打招呼”,恐怕很難引起注意。實際上,人脈關係的網,早就在平常通過各種方式結下了。

這位青年科研人員介紹,通常在提交科研項目申請後的評審階段,學術界會組織或參加學術會議,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認識的機會。在會議期間,參與者會互加微信,加深彼此的印象,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姓名、所在單位及研究方向。

由於年輕人通常缺乏人脈積累,導師往往還會帶他們拜訪業內知名學者,為他們鋪路,這也是現在學者熱衷參加學術會議的原因之一。打下了人脈基礎,有時甚至不需要申請階段的“運作”,也能得到照顧。“多參加、多講自己的研究,讓大家記住你,也是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如果某位評審專家對你印象深刻,不排除他收到你的本子之後就會對應到人。”這位青年研究人員說。

近年來對“打招呼”懲處力度的增加確實有收效,但某種程度上卻加強了關係的重要性。這位青年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存在一定的風險,評審專家通常不會給沒有交情的人提供過多的幫助,大多數的幫助還是基於研究人員既有的人脈關係和利益網絡。這也意味着,平時打好關係和人脈就更重要了。

基金委強化項目會議評審的保密,切斷評審專家和申請人之間的通訊,都是正向的改革措施,但這些措施會議評審前的函評階段效果有限。函評專家往往需要在數周到一個月時間內評審多份申請書,要他們同外界斷絕接觸和聯繫不可行。而函評分數對項目能否進入會評以及結果如何有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科學基金》期刊的一篇論文顯示,由於受理項目的快速增長,以及管理者依賴熟悉專家的傾向,評審專家需要在短期內完成大量同行評議工作,工作強度遠遠超過了國際同行水平。

2020年和2021年,被指派評審15項以上項目的函評專家分別佔總數的60%和35.21%,此前這個比例沒有超過10%。對於只能以業餘時間做評審的專家,這個負荷已經很高,分配給每一份申請書的時間有限[9]

可以說,函評專家注意力是項目評審中的稀缺資源。在科研項目申請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在,評審專家的哪怕一點傾向性,很可能會左右申請的成敗。這也顯得“打招呼”更為重要。

而在會評階段,關係還是有發揮作用的空間。這位青年科研人員表示,領域內會評的專家相對固定,比如各領域的一些院士、傑青、優青大都會參加。在評審期間他們會被收走手機,但如果在會上看到來自自己單位的申請書,也會有個人的傾向性。

消滅“打招呼”,

需要改革科技體制

一位多次參與科研項目評審的專家對《知識分子》表示,“打招呼”之所以成為頑疾,與科研體制中的資源分配機制密切相關。對於基礎研究,現在穩定性的經費支持比例還是太低,科研人員只能去爭奪競爭性的科研項目。

他表示,現在整個科研體系把項目看得太重,滾雪球效應太強,能否拿到項目和工資待遇甚至整個職業生涯的聲譽都和項目掛鈎。這實際是把項目變成了帽子,完全違背了科研項目設立的初衷。

一些科研人員不想拿大項目,只想進行由好奇心驅動的小規模研究,但由於穩定資助不足,他們也不得不去卷競爭性的項目申請。如果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能給科研人員足夠的穩定資助,大家可能就不必爭得頭破血流。

現在科研項目競爭激烈的程度,說史無前例並不過分。根據自然基金委的統計,與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集中接受的所有14種類型項目申請量都有所增加。2024年共接受項目申請384,564項,申請量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80,231項,增幅達到了26.36%,與2023年同期的3.38%相比有大幅增長。

而項目的資助率正在下降,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項目指南顯示,2022年面上項目的資助率為17.56%,平均資助金額為53.14萬。2023年資助率下降到16.99%,平均資助金額更是下降到49.46萬[11]

另外,能否拿到科研項目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也關係著單位的利益。這位青年科研人員的觀察是,單位會傾力幫助科研人員“打招呼”,這種現象在高校、公司、科研院所等各類單位中都廣泛存在。對單位來說,重要的不只是科研項目的經費,還有這些“帽子”帶來的影響力,對人才的聚攏效應。


“競爭性的項目肯定是要有的,但是我認為現在做過了。有一個基本保障的話,大家壓力會小一點,人也會淡定一點。”上述多次參與科研項目評審的專家說,“如果說工資都不穩定、都受項目影響,各種寶都壓在項目申請上,就容易鋌而走險。”

“對於這種已形成的利益鏈生態,如果不從根本上改革科研體制中的資源分配機制,而僅僅依靠專項整治和評審制度的微調,那麼打招呼的現象恐怕難以根除。“誰'打招呼'抓誰,好多'有本事‘的人是抓不住的。”

上述評審專家向《知識分子》解釋,國外並非沒有對項目和職位的競爭。但問題在於,國外對講席教授之類的職位競爭限於一校之內,國內的“帽子”卻是全國通行。想要在職業上有所發展,各個高校甚至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必須參與同質化的競爭。

“全國性的帽子真的應該取消,不取消始終是個麻煩”。在他看來,不如將這筆資金直接分配給各學校,用於支持自身的項目和人才培養,從而回歸到學校內部的小同行評審機制。

從整個科研體制上看,這位評審專家認為,中國的科研體制現在仍然急功近利,對基礎研究總體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僧多粥少。另外資源分配的機制也沒有理順,應當明確劃定穩定性和競爭性資助的界限。現在大多數科研人員都在競逐有限的競爭性資助,導致整個研究群體的心態動蕩不安。

“科研體制方面不做一些根本變化的話,這些問題是解決不了的。”這位教授說,“整個科研體制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理順,出現'打招呼'問題應該怪誰?我覺得最不該怪的就是普通的科研人員。”三位傑青因“打招呼”被通報處罰,評審請託為何屢禁不止? - 陸劇吧

三位傑青因“打招呼”被通報處罰,評審請託為何屢禁不止? - 陸劇吧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可瀏覽) 

  1. 1.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24, july 19).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評審請託問題處理的通報.

    2.國務院. (2020, december 30). 科技部關於印發《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託行為處理規定(試行)》的通知.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4). 2024年不端行為案件處理結果通報(第一批次).

    4.澎湃新聞. (2022). 自然科學基金委發文:七成專家評審時被““打招呼””,比例在下降.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3, may 24). 回應科研人員重點關切︱系列問答 本期主題:防範治理評審專家被““打招呼””自然科學基金委推出系列新舉措.

    6.教育部. (2023, march 13). 國家基金委各學部,整治評審專家被““打招呼””的組合拳舉措.

    7.國務院. (2024, july). 我國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持續從嚴.

    8.新華網. (2023, august 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拳整治科研項目評審““打招呼””.

    9.劉昀, 梁雪, 廖丹穎, & 江虎軍. (202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函評意見質量現況與分析. 中國科學基金.

    10.楊好好, 郝紅全, 趙英弘, 徐倩, 鄭知敏, & 楊列勛等. (2024). 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與受理情況分析. 中國科學基金(3).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4). 2024項目申請指南.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