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在中高考歷史這個部分里,漢代史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考點。
它承接着先秦的遺風,又孕育了魏晉的風骨,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璀璨奪目的時代。
直到今天,中國人仍自稱漢人、寫漢字、說漢語、敬好漢,這條自漢朝以來的文化血脈從未間斷過,它的點點滴滴還存留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但是這些知識怎麼去學,怎麼去記住這些時間線和重要的節點,還是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偷偷走些“捷徑”的。
米粒媽一直覺得,這些文史類的知識,一定要注重日常的積累,而不是全部都等到課本中學到的時候再臨時抱佛腳地死記硬背。
怎麼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無痛學文史呢?當然是多看精品紀錄片!
今天米粒媽又給大家挖來一部寶藏紀錄片《我從漢朝來》,老規矩,文末領取觀看鏈接哈!
這部片子屬於是短小精悍的那種,雖然體量上比較小只有6集,但它該有的信息量卻一點都不少。
漢朝是一個創造了璀璨文明的強大帝國,與幾乎同時期的羅馬帝國、印度的孔雀王朝共同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文明。漢朝不僅穩固了漢民族文化的根基,而且也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主流文化。
漢朝人把他們的故事鐫刻在石頭上,作為地下墓室內壁的石材,歷經劫波,一直留存到今天,就像一部漢代的歷史紀錄片。
它們記錄著當時的風物風俗、人物動物,而攝製組就以這些漢畫像石為主題線索,在中國大地上拍攝了一百多處歷史遺迹,以及如今在華夏大地上正鮮活地發生的現實情境、人物故事,去尋找漢文明留下的文化傳統和生存智慧,用影像復原了這些畫像石所記述的歷史。
而且,從中能拓展的內容也特別多,非常適合邊看邊做個思維導圖,去延展補充相關內容。
第一集《家的記憶》,講得就是一個尋找“根”的故事。
在山東嘉祥的武梁祠,那些歷經千年風霜的漢畫像石彷彿在低語,講述着一個個家族的故事。
那些石刻上的家族聚會、祭祀場景,都在訴說著家族過往的榮耀與信仰。
出生在荷蘭的曾氏後人余望安,帶着對家族歷史的困惑與追尋,從阿姆斯特丹一路追尋到廈門,試圖釐清那條跨越千年的遷徙之路。
“家,是成長的堡壘,也是最後的歸宿,是中國人永遠的庇護之所。”
家的溫暖與永恆,是貫穿全片的重要情感線索,這提醒着我們家與鄉愁的意義。
而到了第二集《漢子的榮耀》,則更多是要感受先人的風骨和他們的勇武與信義。
“荊軻刺秦”這個典故,無論是在文學常識中還是歷史進程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而這段歷史,正是由漢代的史家發揚光大的。
在武梁祠的漢畫像石上,荊軻刺秦的形象,得以被完整的保留下來,故事裡的每個細節都被精心地呈現。
秦王被扯斷的衣袖、樊於期的人頭、癱倒的荊軻助手秦舞陽、以及驚呆了的群臣,全都栩栩如生。
“重然諾,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這些正是漢代的史家為先秦時代的俠士立傳揚名,而荊軻作為這群俠士中的超級英雄,他行慷慨之風,不求苟活的俠義之道,也被漢人推崇。
而在《女子為好》這一集中,我們則可以通過漢畫像石中栩栩如生的畫面,去復原漢代女性的生活日常。
她們在田間辛勤勞作、在庭院里悠閑撫琴的曼妙的身姿與生動的表情,彷彿穿越了千年時光,向我們訴說著漢代女性的智慧與堅韌。
影片里最打動米粒媽的是《鳳求凰》這段著名的愛情故事,卓文君的愛情觀、婚戀觀,哪怕是放到現在看來,也是相當超前的。
她的洒脫與敢愛敢恨,也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縮影,也展現了那個時代的女性對真摯情感的渴望與對封建禮教的抗爭精神。
這些畫像石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歷史的見證。
它們記錄了漢代女性在家庭、社會中的多重角色與卓越貢獻,也留存下了她們在農業、手工業等領域辛勤付出的證據。
除了漢代女子圖鑑,紀錄片還會帶我們進入一個充滿神秘與浪漫的神仙世界。
在對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探索上,漢代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漢畫像石上的神仙圖像栩栩如生,它們或騰雲駕霧、或騎鶴飛升,這些就是漢代人對於死後世界的豐富想象和一種美好的憧憬。
這些信仰和觀念,正是幫助千百年前的人們尋求心靈慰藉的最重要的方式,這也就引出了後世的大唐為什麼會盛行佛教。
朝代之間跨越百年,看似風雲變幻毫不相關,但實際上,早已經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還有紀錄片中對於漢代宴飲文化的還原,也非常有趣。
從一出《鴻門宴》引出古人的飲食風貌與人倫關係,再放大到整個時代,從豐盛的宴席到精緻的餐具再到熱鬧的百戲表演,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漢代人對於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紀錄片不僅介紹了漢代人的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製作組還邀請了現代的廚師根據漢代食譜復原古代菜肴,這怎麼不算是一種文明的傳承呢?
更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組特地選取了來自秦漢的古老樂器“阮”作為原創音樂的主音色,在古聲古韻中,我們彷彿真的能穿越回那段歷史,親身去體驗古人的風雅意趣。
每次給大家推薦的這些有趣的歷史紀錄片,就像是一個個歷史的顯微鏡,幫助我們放大那些容易被課本文字忽略的細節,讓我們在直觀感受漢代風貌的同時,也深刻理解了當時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以及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
無論是漢武帝的雄才大略、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繁榮,還是漢賦的文學魅力、漢畫像石的藝術價值,這些歷史上璀璨的明珠究竟是怎麼影響着我們現在的生活,紀錄片很好地給了我們答案。
如果這部看不過癮,米粒媽還給大家找來了其他幾部精彩的漢代歷史紀錄片,可以作為補充拓展的內容,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完全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作用,真是太香了!
1. 《帝陵·西漢帝陵》
這部片子以西漢11位皇帝的陵墓為線索,每集從一位皇帝的陵墓入手,還原西漢210年的興衰歷程以及各位皇帝的治國理念和傳奇故事。
之所以推薦這部,是因為它採用了泥塑動畫、壁畫動畫、地圖動畫、3d動畫與實景拍攝相結合的方式,形式新穎獨特,絕對會讓孩子們耳目一新!
從影片中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歷史細節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西漢王朝的輝煌與滄桑。
2. 《馬王堆傳奇》
馬王堆漢墓可以說是考古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它作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發掘過程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色彩,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夫人,更是為整個漢代文化都蒙上了一層神秘感。
這部記錄片聚焦於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發掘過程,向觀眾展示了數千件珍貴文物,包括絲綢、帛書、漆器、中草藥等,揭示了西漢初期貴族的生活狀態和喪葬文化。
影片通過生動的敘述和精美的畫面,讓我們欣賞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3. 《歷史的拐點之漢匈之戰》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漢武帝時期漢匈之間的戰爭,包括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的英勇事迹,以及戰爭對漢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走向的影響。
其中最讓米粒媽驚嘆的就是影片的文案,非常有深度,值得摘抄下來反覆品味。
而且鏡頭語言也十分有韻味,考究的攝影、燈光、服化道,共同成就了這部優秀的紀錄片。
演員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甚至只是一個神態、一幕情景,即使沒有台詞與旁白,都能咂摸出導演的意圖。
真的非常推薦。
4. 《風追司馬》
光看名字就讓人十分動容的一部紀錄片,這種詩意的表達也自然而然地貫穿了整部作品。
它以司馬遷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他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史記》這一偉大著作的心路歷程。
不虧是史家之絕唱!司馬遷受千夫所指,還能夠忍辱負重的活下來,完成自己的志願,這也是一種勇敢。
片子通過訪談、歷史資料再現等方式,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司馬遷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才華。
這不僅是對司馬遷個人的致敬,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當下,而在於你留給後人什麼,在於後人如何評判你,最終,司馬遷做出了自己的抉擇,忍受最低賤的羞辱,活下來,完成那部,評判天下是非的史書。”
讀史使人明智,懂得用優質紀錄片來進行日常熏陶的老父親老母親們更明智。
個人簡介:@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專註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和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