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火的人物莫過於剛在巴黎奧運會上拿到兩塊金牌的全紅嬋。
17歲的全紅嬋在此次巴黎奧運會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水花消失術”不僅讓國人為之感嘆,更讓全世界倍感驚訝,尤其是在女子10米高台項目上的一跳拿到7個10分,震驚了全世界。
除了天賦異稟,全紅嬋也在努力克服身高、體重變化帶來的挑戰。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全紅嬋成功衛冕冠軍,成為我國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金王”,征服了全世界、在網上圈粉千萬後,卻有知名報社體育記者稱其“瘋瘋癲癲”。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朱小龍在網絡直播連線中,對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的言論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
朱小龍在直播中使用“瘋瘋癲癲”“白痴”等不當詞彙形容全紅嬋,這不僅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感,也暴露了部分媒體從業者在職業素養和人文關懷上的欠缺。
全紅嬋自東京奧運會以絕對優勢奪得金牌後,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跳水界的焦點。她不僅在賽場上表現出色,場外也以她天真活潑的性格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然而,作為一名年僅十幾歲的少女,全紅嬋正處於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的不僅是作為運動員的成長,更是作為個人在社會上的健康發展。朱小龍在直播中對於全紅嬋的評價,使用這種帶有明顯侮辱性質的詞彙,令人深感不適。
這樣的言辭不僅傷害了全紅嬋個人的尊嚴,也反映出一些媒體從業者在履行職業職責時對公眾人物缺乏基本的尊重。
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對此事件的高度重視是必要的,迅速展開調查並承諾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
談及此事,不得不說全紅嬋身上的優秀品質。
首先,全紅嬋在奧運會上讓整個世界目睹中國人之風采,為國爭光此為“忠”,而全紅嬋在被問及有如此成績靠的什麼,她答“練唄,一天天練唄”,如此苦練為何,她答“為給媽媽看病”,此為孝。
在網上諸多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全紅嬋頗受歡迎,面對記者採訪也多次語出驚人,讓人忍俊不禁,而這也正是全紅嬋的“真”。
在十米跳台奪得金牌後,全紅嬋在教練陳若琳懷裡哭了個滿懷,心情還未平復她又奔向了錯失“大滿貫”的陳芋汐,和陳芋汐擁抱。待人真誠,這就是最高級的文化。
全紅嬋奪冠後的這幾天,關於她,發生了很多事件,也讓人看清楚了全紅嬋身邊的眾生相。
前不久,陳奕迅在一場演唱會上被觀眾喊道“辛苦你了”,陳奕迅引用了全紅嬋的經典回答:“就像全紅嬋說的,誰不辛苦啊,個個都辛苦。”
全紅嬋在奧運會賽後的採訪中,當被問及“你累嗎”時,全紅嬋以一句樸實的“誰不累呀”道出了她對運動與生活的深刻理解。這句話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揭示了每個人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都要付出艱辛與努力的真相。
陳奕迅的回應與全紅嬋的回答不謀而合,二者皆反映了在各自領域中的不懈努力與對人生的坦然態度。這也許就是為何全紅嬋和陳奕迅的話語能夠引發如此廣泛共鳴的原因。它們簡潔明了,卻直接觸及人心。
巴黎奧運會結束,全紅嬋回國後在機場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全紅嬋不僅被一些人強行塞花,還被圍得寸步難行。一路上舟車勞頓本就很疲憊,而且還倒時差,但全紅嬋依然需要微笑面對鏡頭。
在遭到不少粉絲強行塞花後,全紅嬋的表情開始變得不耐煩,最後冷臉離開。粉絲對全紅嬋喜歡本無可厚非,但總有一些打着喜歡的名義來博取流量,還有一些粉絲將自己的喜歡強加於人,這就過猶不及了。
與此同時,全紅嬋的家鄉更熱鬧。原本位於偏僻山區的村子因全紅嬋的成功,成了網紅打卡地,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觀。
這種變化無疑為村莊帶來了許多積極的影響。村民們紛紛在全紅嬋家門前擺起地攤,“小吃一條街”應運而生,村子裡也開始連夜修路建停車場。
每天約有1000名遊客湧入這個小村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改善了村容村貌,也為村民們增加了收入。正如網友所言:“嬋妹妹憑一己之力帶動了家鄉的發展,挺不錯的。”
然而,對於全紅嬋一家人來說未必都是好事,許多遊客將全紅嬋的家視為一種象徵,甚至有人認為她家門前的兩棵鳳凰樹是她成功的“福樹”,為了“沾光”,不惜前來撫摸樹榦,希望獲得好運。
面對這些不速之客,全紅嬋的家人感到十分無奈。驅趕訪客可能被誤解為“擺架子”,而不驅趕則意味着他們的生活將繼續被打擾,於是一家人乾脆搬到了果園居住。
全紅嬋的母親更是無奈地表示,由於訪客絡繹不絕,怕過度擁擠,所以她們決定不讓全紅嬋回家。即使是春節,全紅嬋也未能回到家中,而是通過視頻與家人保持聯繫。全紅嬋的哥哥在直播中提到,村裡已經人滿為患,甚至出現了冒充他的人。
未來的道路上,全紅嬋依然有無數的挑戰和輝煌在等待她,而社會也應承擔起保護她的責任。願全紅嬋能在更多的榮耀中繼續前行,也願大家理性對待她、支持她、學習她,也希望她和家庭能夠在這份榮耀中找到平衡,回歸平靜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