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話劇《父親》導演蔣維國,主演金士傑、田水,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小劇場與觀眾交流。該劇將於7月27日至8月11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演,8月15日至18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年邁的安德烈發現自己開始無法辨認身處的現實:熟悉的事物在不斷消失,熟悉的人正變得陌生……記憶與時間愈發混亂,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理解女兒為什麼要堅持給他找護工,更不明白為什麼最近一直有陌生人闖入自己的生活……”活動現場,金士傑、田水為觀眾朗讀了話劇《父親》一段劇本,短短10分鐘左右,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形象來到觀眾面前。
話劇《父親》曾於2014榮獲法國重量級戲劇獎項——“莫里哀戲劇獎”最佳劇本,並於2015至2016年間提名托尼、勞倫斯·奧利弗、倫敦標準晚報、紐約外圍評論協會等大獎的最佳劇本獎;迄今為止,其多個舞台版本已在全球超過45個國家上演。同名電影《父親》(又名:《困在時間裡的父親》)曾獲多國電影獎超百項提名,並斬獲包括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等三十餘個大獎。
《父親》講述了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在與女兒的相處過程中,不斷陷入記憶與現實交錯的時空漩渦。通過交替展示阿爾茨海默患者的視角與患者家屬的視角,製造出具有懸疑效果的混亂感。隨着不合理的情節逐步推進,不禁令人猜想這一切是不是有人做了什麼預謀。
“這個劇本寫得很好,但真的很難演。我發現自己台詞背不出來,因為翻來倒去,掐頭掐尾,台詞和正常人的邏輯不一樣。”金士傑在現場感嘆,這大概是他演過的難度最大的一部劇。
總監製及主演田水在劇中飾演女兒,她也坦言自己平常背台詞很快,但這次確實很難背。“翻來倒去的內容好像都差不多,很容易一下就說串詞。這部戲有一個內部的結構,看起來顛三倒四,其實有編劇的內在邏輯。”
田水的母親生前就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母親患病的狀態,其實我們是希望忘記的,因為只想留下關於她美好的記憶。但準備這部戲時要不斷回憶當時的狀態。需要忘記,卻又不斷要想起。我姐姐就像劇中的女兒安娜,狀態很內耗,很辛苦。排練這部劇,對我來說和其他劇真的很不一樣。”
導演蔣維國則表示,他看完劇本就特別喜歡。“劇里講的都是生活瑣事,但再看下去,會顛覆你一開始的感受。編劇希望呈現時空錯亂的狀態,讓觀眾體會阿爾茨海默病人的大腦,以及家人的不易。”蔣維國說。
現場有觀眾提問金士傑,他的表演才能屬於天賦派還是技術打磨派?金士傑回答:“演出的當下,我一定是在生活境遇中,我把自己置身於生活現場。回到生活本身,我該怎麼做,那我就怎麼演。”
金士傑還透露,他喜歡看新聞和紀錄片,“我會從新聞視頻中看到別人的動作,事情是怎麼發生的?我怎麼沒想過這樣演?我覺得這種觀察和琢磨很有樂趣。”
文字丨記者 何晶
圖片丨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