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再度赴蟾宮

娛樂頭條 9818℃

“嫦娥”再度赴蟾宮

——嫦娥六號發射任務側記

■解放軍報記者 范恩達 王凌碩 通訊員 徐斌如

古時月,遙望千年;破蒼穹,今朝夢圓。

從敦煌的飛天壁畫,到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38萬公里外的那一輪明月是中華民族千年來魂牽夢繞的所在。

今天,中國“探月新母港”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背靠海天,托舉“嫦娥”奔向月宮,再次開啟月球探索之旅。

這一刻,熊熊烈焰連接起古今夢想——古人千年前浪漫旖旎的想象、中國航天人數十年腳踏實地的奮鬥與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探月夢想,連成一線。

自2004年立項至今,中國探月工程已經走過二十載。

此次,嫦娥六號探測器將前往更加神秘、古老的月球背面,開展地貌探測等工作,並將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壤採樣帶回。

5月3日,嫦娥六號任務發射“零日”凌晨,海灣映着月光,發射場內一片寧靜,只有那群藍色身影仍在為火箭升空作着最後準備。

早晨7時許,液氧被注入沐浴晨光的火箭。4小時後,源源不斷的液氫進入火箭芯一級發動機,控制間屏幕上液位信號燈次第亮起……

“各號注意,30分鐘準備!”

伴隨着本次“01”指揮員廖國瑞洪亮的口令,發射場內各系統各平台工作人員迅速行動。

文昌,月亮灣內,椰風海韻,意境非凡。如今,探月接力棒交至文昌航天發射場。

“各號注意,1分鐘準備!”“01”指揮員的口令再次響起。

此時,觀禮台上,白髮蒼蒼的航天專家、手捧鮮花的少先隊員、揮舞國旗的各界群眾……所有人屏息凝神,熱切的目光聚焦在乳白色火箭箭身“中國探月”4個藍色大字上。

“5、4、3、2、1,點火!”烈焰噴騰,觀禮人群的歡呼聲融進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

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托舉着嫦娥六號騰空而起,長長的尾焰猶如嫦娥絢麗舞動的裙擺……

“我宣布,嫦娥六號任務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喜訊傳來,整個指控大廳掌聲雷動。這一刻,中國航天人為航天事業奮鬥的赤誠之心,彷彿也隨着火箭直貫蒼穹……

嫦娥六號將經過長途跋涉抵達“月宮”,在月背工作後攜月壤而歸。

嫦娥六號,我們期待你凱旋!

嫦娥六號任務亮點解讀

■解放軍報記者 范恩達 王凌碩

此次嫦娥六號任務有哪些新特點和亮點?請隨記者一探究竟。

此次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阿波羅撞擊坑,並採樣返回。據悉,迄今為止人類共對月球進行了10次採樣返回,而這10次採樣均位於月球正面。

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內最大的盆地,形成於大約39億年前。科學家認為,在劇烈撞擊過程中,月球深部的物質可能被帶到表層。嫦娥六號可能會取到更古老的月球樣品,幫助我們了解月球演化過程。

“嫦娥”到月背,“鵲橋”需先行。

由於月球總是以同一張“臉”朝向地球,這也意味着,月球背面無法與地面建立直接通信。3月20日,鵲橋二號任務圓滿成功。發射入軌的鵲橋二號中繼星將成為通信中轉站,但中繼星需要繞月飛行,在嫦娥六號進行月背工作的48小時中,會有數小時處於不可見的弧段,無法開展運動工作,這也為此次任務帶來挑戰。

目前鵲橋二號已經與嫦娥六號完成了對通聯試,測試顯示一切正常。“嫦娥”搭上“鵲橋”,月亮不為人知的一面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次任務,是一場長達53天的接力賽,環環相扣。”據有關專家介紹,此次嫦娥六號任務飛行全過程由發射入軌段、地月轉移段、近月制動段等飛行階段組成。

當嫦娥六號到達月球附近,便會“踩下剎車”進入環月軌道,然後整個探測器繞着環月軌道飛行,着陸上升組合體會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成的組合體分離,擇機落到月球背面,執行月球背面採樣任務。而軌返組合體,繼續繞着月球軌道飛行。完成月背採樣後,上升器攜帶採集的月壤從月球背面起飛,與軌返組合體對接,將月球樣品交給返回器。當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攜月壤返回地球,中國探月工程將取得又一次歷史性突破。


“嫦娥”再度赴蟾宮 - 陸劇吧
▲刊於5月2日《解放軍報》2版

來源丨解放軍報、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製丨歐燦 侯大偉
編審丨劉建偉 嚴珊 錢宗陽
責編丨馮喆信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