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戲劇“第四堵牆”?法國喜劇《慳吝人》再登北京人藝

娛樂頭條 2280℃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貪婪、吝嗇等劣根性是根植在人性深處的,儘管《慳吝人》創作於300多年前,但對人性的探討永不過時。”導演林叢說,以法國喜劇名家莫里哀的批判視角審視現代人的金錢觀、親情與愛情觀,將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如何打破戲劇“第四堵牆”?法國喜劇《慳吝人》再登北京人藝 - 陸劇吧

《慳吝人》媒體見面會。主辦方供圖

3月19日,北京人藝2024年首部新排作品《慳吝人》媒體見面會舉行。導演林叢、楊佳音,演員傅迦、王佳駿、李珀等主創亮相,解讀經典“老”故事的全新面貌。

喜劇經典再次“創新探索”

當下視角解讀古典的故事

《慳吝人》是莫里哀的名作,1668年在法國公演。劇中以喜劇方式揭示人性,塑造出了“阿巴貢”這一經典的吝嗇鬼形象,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領略到法國古典喜劇的魅力。作為享譽世界的經典,《慳吝人》與北京人藝也有着深厚淵源。1959年,該劇曾登上人藝舞台,八十年代再次上演。

話劇《慳吝人》海報。主辦方供圖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重排《慳吝人》,不僅是對經典的再次‘創新探索’,也有國際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表示,觀眾可藉此了解法國文化,感受兩國戲劇文化間的交流與對話。同時,這次排演注重以當下的思想和視角去解讀古典的故事,也體現出經典作品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主辦方供圖

林叢表示,雖然這是一個古老的故事,但卻是演給當下人看的,傳遞的思想也是當下想表達的。

啼笑皆非式“失誤”頻出

還原莫里哀時代演出形態

林叢曾執導《我可憐的馬拉特》《霸王別姬》等劇作,楊佳音曾參與《茶館》《正紅旗下》等。此次共同執導的兩人將這部作品定義為一出“非正常喜劇”——主創們既對原作進行了重新的戲劇構作,增加了一層戲劇時空,也在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大膽探索。

據介紹,劇中以一家鄉村劇團演一齣戲為由頭,通過演出中亂象叢生的“事故”和啼笑皆非的“失誤”產生喜劇效果,再加上人物本身性格特點所具有的喜感,讓整個作品更具趣味性。劇中採用了大篷車、流浪劇團等形式,既與作品表現內容有機結合,也還原了莫里哀時代的演出形態。

飾演阿巴貢的傅迦曾在《白鹿原》《鳥人》等人藝話劇及《楚喬傳》《慶余年》等影視作品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告訴記者,這次表演是一次不容易完成的挑戰,“我們演的是一個漏洞百出的劇團,還不能讓觀眾看出演員是在演那種蹩腳的狀態。”

如何打破戲劇“第四堵牆”?法國喜劇《慳吝人》再登北京人藝 - 陸劇吧

演員傅迦。主辦方供圖

打破戲劇“第四堵牆”

將觀演關係打碎重建

話劇舞台如何呈現喜劇?林叢表示,“喜劇很難演,演員在放鬆的情況下才能有人物基礎上的表達,需要讓每個演員都能夠在創作中充分釋放自己,找到喜劇的節奏。”

“此次使用的依然是人藝之前演出用過的翻譯本。”林叢說,“過去的翻譯劇本,可能文字的表達和現在的生活相距甚遠。因此,我們現在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把當時劇作家想傳達的諷刺和搞笑,轉換成當下觀眾能有通感的包袱。”

楊佳音表示,此次表演會將傳統的觀演關係打碎重建,打破戲劇“第四堵牆”,激發演員與觀眾的“化學反應”,讓台上台下融為一體,“讓演員放鬆,打開想象,才能增加喜劇色彩。”

據悉,本劇將於4月19日亮相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