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出海第一股,對話MPU COO:3年內或將產生百億美金短劇平台

娛樂頭條 5851℃

短劇出海第一股,對話MPU COO:3年內或將產生百億美金短劇平台 - 陸劇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dataeye

短劇出海,藍海市場正在悄然打開。

據國海證券有關短劇出海的研報,出海短劇未來市場空間約360億美元。

今年1月8日,紐交所上市公司mega matrix(nyse:mpu)宣布併購成功視頻流媒體平台公司flextv,成為全球首家短劇美股上市公司。

此舉揭開了短劇出海資本化序幕。

短劇出海第一股,對話MPU COO:3年內或將產生百億美金短劇平台 - 陸劇吧

近日,dataeye短劇觀察對話了mpu coo steven gao,就市場現狀、內容製作、分銷投流等方面進一步剖析短劇出海現狀。

對於市場現狀與趨勢,steven gao認為,現在海外市場處於內容稀缺的狀態,而英語區的付費潛力的最大的。儘管有文化差異,但用戶需求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由於海外沒有小程序生態,需要獨立做app,認知、內容門檻更高,短劇出海各方面不能有短板。每年內容投入幾千萬美金的量級,將是入場硬門檻。短劇出海1—3年會發生大的整合,留下來1至3家比較有影響力的公司。短劇形態將和長劇共存。用戶時長未來會接近。

談到內容製作時,他表示,3年內將投入一億美元用于海外短劇拍攝、內容生產製作,並將重金招募海外短劇優秀人才。他認為,海外短劇成本構成比例和國內類似,海外內容在劇本和拍攝方面門檻更高。flex tv會針對性精細化調研海外當地市場的用戶心理,後續海外編劇和內容團隊互相配合來打磨劇本,海外本土承製方負責拍攝,最大限度減小文化代溝。

提及海外短劇的分銷投流時,他表示,海外短劇投流更容易盈利,平均roi可達1.3-1.5,高於國內短劇水平。短劇出海還在放量階段,roi標準會相應做戰略性設置。平台不斷上新,新劇更看重影響力,曝光量。

當下處於短劇出海的早期階段,公司深耕內容,就能佔據巨大優勢。steven gao坦言,再往後一兩年,短劇出海門檻將更高,市場集中度加劇,3年內或產生百億美元短劇平台!

以下是對話實錄整理:

市場現狀

dataeye短劇觀察:從出海產品的角度看,短劇出海目前是什麼樣的格局?flex tv採用怎樣的模式?各產品之間的模式一樣嗎?

steven gao:目前的海外市場處在內容稀缺的狀態。

作為第一梯隊,flex tv月收入能達到數百萬美金量級,且在不斷增長。flex tv主要的模式是自產劇本,或者國內外收購劇本,然後交由海外市場當地團隊拍攝製作,最後再由flex tv投放。相比其他公司,flex tv會花很多時間做目標市場當地用戶調研,更關注用戶的需求和心理。此外,flex tv具有比較有實力的投放團隊建制,並且在選題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投放的策略。

行業還有一種模式是“翻譯劇”(國內短劇直接翻譯後,上海外平台),雖然目前是出海短劇的常見模式,但測試下來,要做出爆款劇,還是需要原創本土化內容。

dataeye短劇觀察:從出海市場的角度看,短劇出海哪些市場是主流?flex tv出海哪些市場?為什麼?不同市場的受眾主要喜歡看哪些題材?哪些市場前景比較好?

steven gao:美國是flex tv的主要市場,包括北美、南美以及拉丁美洲,巴西市場我們也做得很好。除此之外,歐洲我們也在做。歐洲、美國都算是英語區的市場。其次韓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阿拉伯語的市場我們也在逐步開拓。

英語區的潛力是最大的,北美用戶付費習慣比較好,人群基數也比較大。其次日韓和我們的文化比較接近,拍攝成本也相對北美更低(但高於國內),性價比更高,在題材上也有共通之處。

中東也是一個主要的市場,現在大家還沒有開始做。穆斯林的人數也是幾十億的量級,他們的付費意願和量級都比較大,但文化習俗較為特別。

dataeye短劇觀察:從出海受眾的角度看,和國內相比,主流市場的短劇受眾差異在哪?不同市場受眾有哪些差異?核心付費受眾主要是什麼樣的人群?他們喜歡什麼題材?

steven gao:用戶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韓國觀眾喜歡看復仇、鬼神、玄幻這些題材,美國觀眾喜歡豪門、狼人,更多的內容題材還在調研和挖掘當中。

但不同市場的底層需求是一樣的,比如女性用戶喜歡看虐戀、獨立、平權這類題材,在心理層面的底層需求是類似的,但是在包裝上,因為每個地區文化屬性的不同,選角、配置就會不太一樣。

實際上我們拍的短劇不需要覆蓋所有用戶的口味。我們的題材是比較多元化的,每部劇我們在拍攝之前就已經確定好它的受眾了。

我們也會去研究海內外做得比較好的劇(包括奈飛、hbo等長劇),它們火爆背後的原因是不是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這些需求是不是共性的,來探究海外的用戶需要什麼樣的內容。

內容製作

dataeye短劇觀察:短劇出海,內容製作的環節和國內一樣嗎?有分哪些模式?各自有哪些利弊?flex tv主要採用哪種?

steven gao:第一種模式是我們內部團隊齣劇本,然後找當地承製方進行製作及拍攝,這也是國內的傳統模式。

第二種模式是我們外部徵稿並進行劇本採買,然後找承製方拍攝。

第三種模式是有一些有內容策劃和編劇能力的內容製作方把劇本和承製一起做了,我們就通過聯合承製的方式,後期一起分享分成和版權的收益。

我們自己的劇本肯定是有質量保證的,但外部也有優秀的作品供給。這三種模式都適合出海,互相配合,相輔相成,保證產能。

承製方面我們合作海外的本土團隊,也需要一些有影響力的演員,我們會跟一些mcn機構,或者是一些有流量和粉絲基礎的博主來合作。但是短劇更多靠劇情和內容本身取勝,並不依賴演員的流量,所以選角上,不需知名的電視劇或電影演員來參演。

dataeye短劇觀察:出海短劇的內容製作,總成本是怎樣的?

steven gao:比例和國內差不多,劇本約佔5-10%,製作費可能有10-20萬美元。在美國拍攝成本會高一點,亞洲的話就相對會低一點。

dataeye短劇觀察:回本往往受哪些因素影響?如何提升成功率?

steven gao:短劇出海最核心的就是內容和質量,好的劇和不好的劇投放的效率是有天壤之別的。提升爆款率,更多地還是要從對用戶的研究和劇本的打磨出發。實際上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讓觀眾把這部劇看完,所以劇本打磨出來,可能就佔到這部劇成功的一半以上了。

flex tv還是以編劇為核心,導演不能隨意改劇本,因為短劇不像長劇,劇情非常緊湊,卡點卡得很緊,定好之後都是不太能變的。所以我們還是會花比較多的精力來打磨劇本,打磨好後再交給承製方快速地執行拍攝。flex tv在劇本審核上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流程和經驗,因此劇本出眾,成功率乃至爆款率基本可以預測。

dataeye短劇觀察:內容的本地化,存在哪些主要的挑戰?flex tv一般如何克服?

steven gao:本地化地挑戰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劇本層面,因為短劇是中國首創,將中國的題材模式轉化成西方用戶能接受的方式,就涉及到海外編劇和內容審核人員的相互配合,讓他們來幫我們改寫到當地能接受的水平。

第二個就是拍攝層面,我們會讓海外的導演直接找海外演員來演,把我們想傳達的傳達到,和海外團隊配合好,控制好成本,盡量快速地完成拍攝。

dataeye短劇觀察:製作出海短劇內容的人員,薪資是怎樣的構成?

steven gao:男主和女主的薪資是比較偏高的,一般一天可能是一兩千美金,具體水平根據不同的劇集會有波動。

dataeye短劇觀察:演員是怎樣找的?國內外籍演員國內拍?還是在海外找外籍演員拍?

steven gao:演員審核我們也會有監製去全程跟進劇組,合作承製方會有豐富的資源。

分銷投流

dataeye短劇觀察:出海短劇也有分銷嗎?和國內有何不一樣?

steven gao:海外分銷不如國內完善,我們主要會在tiktok或facebook找紅人、達人、博主聯盟跟我們合作,同時我們也有一個flex tv短劇聯盟的後台,上面提供素材,博主可以將素材進行二創,掛上我們的鏈接。如果有用戶充值的話,博主也會有分成。

由於flex tv自身的投流能力很強(有幾十人的投放團隊),投放效率很高。我們也合作過一些代理投放商,但發現他們投放的效果沒有我們內部團隊好。

dataeye短劇觀察:出海短劇的投流,和國內區別在哪?如何克服其中差異點?如果一個在國內做投流的員工,做海外投流,哪些需要注意的改變?

steven gao:其實海外投流要比國內好,更容易盈利一些。國內投流大家都是投相同內容、相同的目標用戶,瘋狂內卷,最後大家都不賺錢。國外競爭不太激烈,作品題材多,人群差異化大,同質化內容少,所以大家整體的roi都是比國內要好一些的。

dataeye短劇觀察:出海短劇的投流roi,行業平均水平是多少?

steven gao:每個作品都不一樣,如果看爆款的話,roi可以達到2以上,但也取決於我們是追求量還是利潤。行業平均情況能達到1.3-1.5。

海外短劇目前比較新,沒有那麼多劇。包括flex tv最近在拍的一些劇,可能要4月份開始陸續上線。

dataeye短劇觀察:一般什麼因素會影響投流roi水平?這些因素和國內一樣嗎?

steven gao:後期海外本土劇的質量方面會有比較大的提升,所以這單劇的充值額塊應該還是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和提升。但roi本質上是一個平台策略,所以不用太看重roi,我覺得單劇充值額後面肯定會有過千萬(美元)的作品出來。

出海趨勢

dataeye短劇觀察:在您看來,短劇出海總體呈現什麼樣的趨勢?朝着哪些大方向前進?

steven gao:我覺得第一個趨勢就是內容精品化,海外的短劇從拍攝上的質量明顯好於國內短劇,製作上更加精良。

第二個趨勢是劇本將在海外短劇里佔到越來越核心的位置。雖然短劇的劇本成本沒有那麼高,但劇本精細程度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它要求在更短的時間內反覆不斷地製造戲劇衝突和反轉,情節張力也要足夠強,還要有很多能夠吸引用戶的點。所以其實寫出滿意的劇本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未來整個行業都需要在這一塊加強投入。

第三就是平台的集中化。這個行業是不支持有很多平台的,不管是電影、hbo、奈飛,都是一個強者恆強的邏輯。品牌影響力越好,就會有更多的優質供應商來一起合作,同時也會吸引更多的用戶,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現在市場還處於早期階段,身位沒有拉得很開可能再過一兩年就會看到非常明顯的差異,到時候想去做這塊的話,壁壘就會變得非常高了。app產品運營、內容、投放等不能有短板,每年內容投入幾千萬美金的量級,是入場硬門檻。短劇出海1—3年會發生大的整合,留下來1至3家比較有影響力的公司,成為百億美金豎屏內容新興流媒體平台。短劇這個形態,將和長劇共存,用戶時長未來會接近。

dataeye短劇觀察:sora以及aigc的出現,是否會改變短劇出海?目前海外短劇對ai的應用落地,是什麼樣的情況?廣泛嗎?

steven gao:我們現在也有sora的賬號在測試,現在是內服的階段,全球放開的還是很少。我覺得這個肯定是一個趨勢,但是它現在還不能直接應用到短劇的拍攝裡面去。因為我們對作品的質量還是有比較高的要求。但是後續如果它的技術更加成熟,或者有一些更好的應用場景,它肯定可以替代一部分的拍攝需求,或者說在對質量要求沒那麼高的情況下,它可以補充一部分產量,降本增效,是很好的應用結合場景和生產工具。

dataeye短劇觀察:近兩年,有沒看到一些短劇出海的新特點、新現象、新變化?

steven gao:第一,首先我們把短劇和長劇這兩個產品對比來看,長劇的特點是故事架構完整,人物形象比較豐滿,可以提供藝術價值、審美價值。短劇的特點是劇情緊湊,它提供的是情緒價值。短劇的消費場景是在手機豎屏的碎片化時間,這種消費場景和長劇是非常不同的定位。所以以後長劇和短劇這兩種形態一定是並存的,從用戶觀看時長來講的話,短劇一定會佔據更多的用戶觀看時長,但最終短劇和長劇這兩種產品的用戶觀看時長可能差不了太多。

第二,短劇的市場規模在國內增長得非常快,去年4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基本上已經接近電影,今年很有可能超過電影的市場規模。它創造了一個用戶付費的模式。傳統影視劇更多的收入是來自於廣告招商的模式,本質是tob的業態。而短劇的好處就是可以大量創新。未來幾年,出海的短劇在數量上一定會有一個大量級的提升。海外的市場肯定是比國內的更大的。因為用戶的數量本身就更多,而且海外用戶的付費習慣更好,並且題材上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dataeye短劇觀察:是否了解過定製劇的出海模式?

steven gao:品牌定製劇是一個好的方向。這種方式對於品牌的營銷能否產生實際的效果,包括它對於品牌的調性這些方面,是一個需要測試的過程。但它的商業邏輯是肯定成立的,未來出海短劇也會有更多的衍生商業化玩法。

關於flex tv

dataeye短劇觀察:flex tv出海歷程有哪些大的節點?目前處於什麼階段?主要布局哪些市場?有什麼成績?

steven gao:flex tv最早是做泰語劇,第一個節點是去年5、6月份,flex tv在泰國市場取得很好的成績,在泰國市場排行第一,這是我們關注到這個產品的原因。所以我們去年11月份開始談flex tv的收購,並於今年1月份完成。

第二個節點是公司在做海外短劇業務方向時發現這個產品具有較高的資金投入壁壘,對融資能力具有較高要求。市場也處於增長爆發的關鍵時點,所以和mpu團隊一起,強強聯合。

目前我們還在第二階段,繼續加大內容投入,海外劇的標準化流程已經跑通。後續也會做一些比較大的融資,繼續在內容領域深耕。

dataeye短劇觀察:flex tv出海這些年主要面臨哪些難題?踩過哪些常見坑?如何克服的?有什麼樣的經驗分享?

steven gao:難點和壁壘還是需要持續和創新的好內容,做用戶喜歡的好內容。因為內容行業無法壟斷,是百花齊放的、我們也希望和更多好的內容方建立合作。

dataeye短劇觀察:作為短劇出海第一股,flex tv有哪些優勢?目前資本市場上主要關注短劇出海哪些點?哪些指標比較受關注?

steven gao:首先我們是唯一的美股上市公司,注重數據合規性,所有的信息披露數據都是準確及具有公信力的。

第二點是品牌影響力。我們屬於短劇出海第一梯隊公司,且具有mpu上市公司的品牌,會有更多的內容方願意跟我們來合作。我們也可以提供更好更良性的利益分配機制。針對非常優秀的內容合作方,也有更多的資本整合機會。

第三點是融資能力。我們可以直接對接美國資本市場。quibi2020年融資了十幾億美元用來拍攝豎屏短劇,製作非常精良,得過奧斯卡獎。但最終因為拍攝成本太高倒閉。雖然倒閉,但也說明美國資本市場對這個方向是認可的,只是打法和機制上,需要不同的模式路徑。

第四點是軟件優勢。我們希望跟行業里好的劇本工作室和承製方一同合作,建立的良性內容供應商的體系,類似netflix studio的模式。我們不斷從這些內容供應商去篩選、評級,以此來給更好的內容供應商派發更多的訂單。

承製方我們目前只找海外團隊。如果買劇本的話,劇本工作室可以來自國內,但必須具有把劇本本土化的能力。這方面我們有一套嚴格的審核標準。

dataeye短劇觀察:flex tv對於ai+短劇的應用、態度如何?

steven gao:我們在關注ai角色聊天應用方向,我們願意開放進行投資或合作。因為我們後續會拍攝大量短劇,過程中可以將短劇角色做成ai虛擬人與用戶聊天互動,實時溝通,升級體驗。短劇相當於我們的入口,後面可以承接社交聊天或者陪伴功能。我們也希望把人物都做成ip從而實現和用戶的互動。

dataeye短劇觀察:短劇出海大勢所趨,其實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乃至外行進入到這一賽道,您怎樣看短劇出海越來越擁擠、複雜?

steven gao:我覺得卷是被動發生的形態。這兩年有太多團隊快速湧入短劇,22年可能是賺錢的,23年市場就太擁擠了。據我們了解的數據,可能只有10%的團隊能盈利,所以很多團隊被動地轉出海外。但有一個問題是海外短劇沒有小程序的生態,必須建立app平台產品及做運營投放。出海做內容的門檻相對更高,且需保證內容的連續性及充分供應。有的團隊手上有三五部劇,想着做個app投放試試,這是行不通的,也會影響用戶粘性。

除了投放不能有短板,內容也需要穩定的供應之外,再加上資金壁壘及組織能力的要求,其實它的難度是很高的。

今年大家會慢慢意識到市場會出現出清過程,平台方會逐漸減少,幾千萬美金的量級才只達到入場門檻。剩下內容投入不夠的平台方都會變成內容供應商來和大平台合作。

目前來看,海外短劇不會卷到國內短劇的狀態。現在市場里好作品供應是很稀缺的,能達到我們審核標準的作品在投放上基本沒問題。並且海外短劇技術壁壘高,不會有像國內這樣多平台內卷的局面出現。一開始大家量級都不大的情況下,互相影響也比較小,還在共同開拓市場,培養用戶的認知及習慣階段。在中國短視頻業態純市場化發展的產品先驗經驗,我們相信這一形態的成熟及驗證在海外也是完全可以跑通的。

dataeye短劇觀察:flex tv2024年有哪些規劃?目標?布局?期望通過哪些方式達成?

steven gao:3月1號我們發了業績指引,1月和2月的充值額達到了650萬美元。今年我們至少要達到1-2億美金的收入目標,在內容上加強投入,預備三年內投入1億美金的製作費用。其次我們要建立穩定的拍攝基地和拍攝流程,規模化海外短劇的拍攝及生產。

公司目前今年啟動了一個優秀內容人才的招募計劃,以及內容供應商合作計劃,歡迎行業各方合作。

今年我們至少要達到1-2億美金的收入目標,在內容上加強投入,預備三年內投入1億美金的製作費用。其次我們要建立穩定的拍攝基地和拍攝流程,規模化海外短劇的拍攝及生產。

dataeye短劇觀察:flex tv 3-5年內會有哪些大動作?短劇出海在5年內有哪些需要從業者關注的大變化,或者大的節點嗎?

steven gao:我認為這個行業一到三年內會有大整合,留下1到3家有影響力的公司。短劇和長劇兩種形態一定是共存的,因為短劇提供了更容易吸引流量的、定位差異化的產品,與長劇在內容供應上互為補充,且短劇憑藉其碎片化、快節奏、低觀看門檻、爽點密集的產品特徵,會呈現較快較高的市場增速。在這個基礎上,短劇業態長期來看一定會出現幾家頭部平台公司,我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其中之一。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