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7月10日发布讣告,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沪语歌”创始人、著名滑稽演员傅子明,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64岁。
傅子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最早的沪语歌曲演唱者,他创作的沪语歌曲《做人难》在1995年荣获第七届中国音乐电视大会串mtv金奖,也是著名情景喜剧《红茶坊》主题曲的演唱者。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多位与傅子明有过交集的文艺界人士。
曲艺家、故事家葛明铭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了30年,创办并主持《滑稽王小毛》节目,他告诉记者:
傅子明来电台录制过蛮多集《滑稽王小毛》,演播的角色大多是反派角色或者市井小民,伊特别擅长演这类角色,进戏快,拿捏到位,大家侪欢喜跟伊搭戏。傅子明只要一卸下角色,总归是笑嘻嘻的,十分谦和,和他擅长扮演的角色完全判若两人,大家也蛮欢喜跟伊嘎三胡。后来伊唱了王辉荃作词的沪语歌曲《做人难》,成为沪语歌曲的先行者之一。
上世纪60年代有沪语小组唱《社员挑河泥》、表演唱《六样机》,这些沪语歌曲艺术性很高,但还没有形成以演唱者为标志的艺术时尚潮流,独树一帜,却鲜有跟进者。
在沪语歌曲冷寂30年之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傅子明的一首《做人难》石破天惊,歌曲把中国说唱绕口令和欧美说唱rap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傅子明刮起的沪语歌曲旋风,由青萍之末逐步形成一个时尚艺术潮流,跟进者众多。2008年,傅子明在我编导的《星期戏曲广播会》又唱了沪语歌曲《再会》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傅子明由此成为沪语歌曲的先行者和一位标志性人物。
上滑滑稽艺术文博馆馆长孙继军告诉记者,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过一批滑稽青年演员,这些演员被称为八位“小滑稽”,傅子明就是其中之一。
他和林锡彪合演的《蜜月旅游》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傅子明也善于学唱,改编外国歌曲,当时他所录制的《单身汉的罗曼史》《卓别林婚姻介绍所》在全国销售很火爆。基于他对自己表演特色的认识和一些作品基础,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他开始注重在沪语歌曲方面的发展,所创作的几首沪语歌作品成为了现象级的存在。他的演绎,让观众朋友们感觉到——原来歌曲还可以用沪语来演唱的。
据孙继军介绍:“可能受港台和前几届全国mtv大奖赛中粤语可以唱歌的影响,让傅子明有了用沪语进行创作的想法,付之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歌中有滑稽的味道,也有时代的共鸣,甚至有一种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人不服输的味道。这些歌词和曲调的编写,透着海派之风,有拿来、有扬弃,把海派文化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曲家侯小声与傅子明有过交往,曾是多年老友。1990年左右,侯小声在上海声像出版社工作时,出了一个滑稽音乐剧的盒带《嫦娥戏济公》,盒带用流行歌填词,串起故事,傅子明、张小玲演播,梁定东编剧,而侯小声正是责编,这部滑稽音乐剧的发行量当年占全社之首。
《白相大世界》是当时上海有线台五频道一档节目的主题歌曲,歌曲时长仅45秒,里面介绍了上海大世界的各种娱乐项目,侯小声作曲, 徐世利作词,而傅子明是这首歌曲的演唱者。
侯小声长期关注沪语音乐作品,曾经希望傅子明能重新出山:“我知道他对沪语歌还是很专注的,前几年我们联系过,因为某些原因,他婉言谢绝了。”
上海说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滑稽演员任珍曾经与傅子明有过交往,她告诉记者:黄永生先生和许多曲艺界老前辈一直倡导,文艺要创新,要吸引年轻人。傅子明是有才气的,他这种演绎形式在当时比较新颖和新潮,创作的歌曲比较吸引年轻人,将说唱与沪语结合起来,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歌曲表现手法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傅子明的离去,不少市民也纷纷追忆,从事媒体工作的市民小晶告诉记者:“小辰光我看到过他的沪语歌专辑磁带,可惜我当年还小,也没买过磁带,现在想来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