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相声、二人转、快板书、评书……3月30日,第五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25个节目现场展演,涉及22个南北曲种,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市民呈现了一场场精彩曲艺文化表演。
本届展演位于走马古镇关武庙戏楼,将持续至3月31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旨在加强中国曲艺之乡(名城)、曲艺基地间的沟通和交流,繁荣基层群众性曲艺活动,培养和发掘常年扎根基层的优秀曲艺人才。
现场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家在这里齐聚。精彩的走马故事、北京评书、广东粤曲、河北大鼓等引来掌声阵阵。记者注意到,曲艺展演项目地域特点浓厚,形式种类多样,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相声、二人转、评书,也有瑶族铃鼓、苏北琴书、粤曲、湖北评书等承载地方特色的艺术基调。
自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起,走马镇便高度重视民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迄今为止,走马镇发掘出民间故事讲述群体316人,目前全镇共搜集民间故事目录13800多个,已采录的故事有12800个,录制音响磁带650盒,记录各类文字资料850余万字。
走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柯表示,厚实的民间文学底蕴和大力推广使得走马镇出现了“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的民间文艺盛况。“走马杯”每两年一届举办,更好对曲艺文化进行创新和传承,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民间故事在一次次讲述中,不断优化和发扬。
》新闻多一点
以民间故事闻名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走马是故事之乡,兴于明清时期的成渝古驿道,在历史上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
走马镇文化服务中心干部钟守维介绍,明清时期的古驿道从走马经过,形成了走马场的集市。来往的商贾马帮,一早从重庆城的通远门出发,刚好历经一天的路程,晚上在走马场落脚,形成了商铺林立、娱乐休憩的繁华集市。
在这里,来往的人们相互交流着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奇文异录、各式传说,然后口口相传慢慢形成了走马民间故事,同时出现了专业的说书人,将走马民间故事进行传唱。至此,走马民间故事就流传开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就开始记录和收录走马民间故事,目前收集了13800余则故事。期间,发现魏显德、魏显发两位老先生每人可讲述1000多则故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的“格林兄弟”,迎来众多的关注。2006年,走马民间故事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走马民间故事,从2014年起,通过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传承创新,同时让曲艺文化走进群众身边,让传统文化走进百姓心里,助力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文化繁荣和文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