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dataeye
短剧出海,蓝海市场正在悄然打开。
据国海证券有关短剧出海的研报,出海短剧未来市场空间约360亿美元。
今年1月8日,纽交所上市公司mega matrix(nyse:mpu)宣布并购成功视频流媒体平台公司flextv,成为全球首家短剧美股上市公司。
此举揭开了短剧出海资本化序幕。
近日,dataeye短剧观察对话了mpu coo steven gao,就市场现状、内容制作、分销投流等方面进一步剖析短剧出海现状。
对于市场现状与趋势,steven gao认为,现在海外市场处于内容稀缺的状态,而英语区的付费潜力的最大的。尽管有文化差异,但用户需求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由于海外没有小程序生态,需要独立做app,认知、内容门槛更高,短剧出海各方面不能有短板。每年内容投入几千万美金的量级,将是入场硬门槛。短剧出海1—3年会发生大的整合,留下来1至3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公司。短剧形态将和长剧共存。用户时长未来会接近。
谈到内容制作时,他表示,3年内将投入一亿美元用于海外短剧拍摄、内容生产制作,并将重金招募海外短剧优秀人才。他认为,海外短剧成本构成比例和国内类似,海外内容在剧本和拍摄方面门槛更高。flex tv会针对性精细化调研海外当地市场的用户心理,后续海外编剧和内容团队互相配合来打磨剧本,海外本土承制方负责拍摄,最大限度减小文化代沟。
提及海外短剧的分销投流时,他表示,海外短剧投流更容易盈利,平均roi可达1.3-1.5,高于国内短剧水平。短剧出海还在放量阶段,roi标准会相应做战略性设置。平台不断上新,新剧更看重影响力,曝光量。
当下处于短剧出海的早期阶段,公司深耕内容,就能占据巨大优势。steven gao坦言,再往后一两年,短剧出海门槛将更高,市场集中度加剧,3年内或产生百亿美元短剧平台!
以下是对话实录整理:
市场现状
dataeye短剧观察:从出海产品的角度看,短剧出海目前是什么样的格局?flex tv采用怎样的模式?各产品之间的模式一样吗?
steven gao:目前的海外市场处在内容稀缺的状态。
作为第一梯队,flex tv月收入能达到数百万美金量级,且在不断增长。flex tv主要的模式是自产剧本,或者国内外收购剧本,然后交由海外市场当地团队拍摄制作,最后再由flex tv投放。相比其他公司,flex tv会花很多时间做目标市场当地用户调研,更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心理。此外,flex tv具有比较有实力的投放团队建制,并且在选题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投放的策略。
行业还有一种模式是“翻译剧”(国内短剧直接翻译后,上海外平台),虽然目前是出海短剧的常见模式,但测试下来,要做出爆款剧,还是需要原创本土化内容。
dataeye短剧观察:从出海市场的角度看,短剧出海哪些市场是主流?flex tv出海哪些市场?为什么?不同市场的受众主要喜欢看哪些题材?哪些市场前景比较好?
steven gao:美国是flex tv的主要市场,包括北美、南美以及拉丁美洲,巴西市场我们也做得很好。除此之外,欧洲我们也在做。欧洲、美国都算是英语区的市场。其次韩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市场我们也在逐步开拓。
英语区的潜力是最大的,北美用户付费习惯比较好,人群基数也比较大。其次日韩和我们的文化比较接近,拍摄成本也相对北美更低(但高于国内),性价比更高,在题材上也有共通之处。
中东也是一个主要的市场,现在大家还没有开始做。穆斯林的人数也是几十亿的量级,他们的付费意愿和量级都比较大,但文化习俗较为特别。
dataeye短剧观察:从出海受众的角度看,和国内相比,主流市场的短剧受众差异在哪?不同市场受众有哪些差异?核心付费受众主要是什么样的人群?他们喜欢什么题材?
steven gao:用户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韩国观众喜欢看复仇、鬼神、玄幻这些题材,美国观众喜欢豪门、狼人,更多的内容题材还在调研和挖掘当中。
但不同市场的底层需求是一样的,比如女性用户喜欢看虐恋、独立、平权这类题材,在心理层面的底层需求是类似的,但是在包装上,因为每个地区文化属性的不同,选角、配置就会不太一样。
实际上我们拍的短剧不需要覆盖所有用户的口味。我们的题材是比较多元化的,每部剧我们在拍摄之前就已经确定好它的受众了。
我们也会去研究海内外做得比较好的剧(包括奈飞、hbo等长剧),它们火爆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这些需求是不是共性的,来探究海外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内容制作
dataeye短剧观察:短剧出海,内容制作的环节和国内一样吗?有分哪些模式?各自有哪些利弊?flex tv主要采用哪种?
steven gao:第一种模式是我们内部团队出剧本,然后找当地承制方进行制作及拍摄,这也是国内的传统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我们外部征稿并进行剧本采买,然后找承制方拍摄。
第三种模式是有一些有内容策划和编剧能力的内容制作方把剧本和承制一起做了,我们就通过联合承制的方式,后期一起分享分成和版权的收益。
我们自己的剧本肯定是有质量保证的,但外部也有优秀的作品供给。这三种模式都适合出海,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保证产能。
承制方面我们合作海外的本土团队,也需要一些有影响力的演员,我们会跟一些mcn机构,或者是一些有流量和粉丝基础的博主来合作。但是短剧更多靠剧情和内容本身取胜,并不依赖演员的流量,所以选角上,不需知名的电视剧或电影演员来参演。
dataeye短剧观察:出海短剧的内容制作,总成本是怎样的?
steven gao:比例和国内差不多,剧本约占5-10%,制作费可能有10-20万美元。在美国拍摄成本会高一点,亚洲的话就相对会低一点。
dataeye短剧观察:回本往往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提升成功率?
steven gao:短剧出海最核心的就是内容和质量,好的剧和不好的剧投放的效率是有天壤之别的。提升爆款率,更多地还是要从对用户的研究和剧本的打磨出发。实际上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观众把这部剧看完,所以剧本打磨出来,可能就占到这部剧成功的一半以上了。
flex tv还是以编剧为核心,导演不能随意改剧本,因为短剧不像长剧,剧情非常紧凑,卡点卡得很紧,定好之后都是不太能变的。所以我们还是会花比较多的精力来打磨剧本,打磨好后再交给承制方快速地执行拍摄。flex tv在剧本审核上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流程和经验,因此剧本出众,成功率乃至爆款率基本可以预测。
dataeye短剧观察:内容的本地化,存在哪些主要的挑战?flex tv一般如何克服?
steven gao:本地化地挑战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剧本层面,因为短剧是中国首创,将中国的题材模式转化成西方用户能接受的方式,就涉及到海外编剧和内容审核人员的相互配合,让他们来帮我们改写到当地能接受的水平。
第二个就是拍摄层面,我们会让海外的导演直接找海外演员来演,把我们想传达的传达到,和海外团队配合好,控制好成本,尽量快速地完成拍摄。
dataeye短剧观察:制作出海短剧内容的人员,薪资是怎样的构成?
steven gao:男主和女主的薪资是比较偏高的,一般一天可能是一两千美金,具体水平根据不同的剧集会有波动。
dataeye短剧观察:演员是怎样找的?国内外籍演员国内拍?还是在海外找外籍演员拍?
steven gao:演员审核我们也会有监制去全程跟进剧组,合作承制方会有丰富的资源。
分销投流
dataeye短剧观察:出海短剧也有分销吗?和国内有何不一样?
steven gao:海外分销不如国内完善,我们主要会在tiktok或facebook找红人、达人、博主联盟跟我们合作,同时我们也有一个flex tv短剧联盟的后台,上面提供素材,博主可以将素材进行二创,挂上我们的链接。如果有用户充值的话,博主也会有分成。
由于flex tv自身的投流能力很强(有几十人的投放团队),投放效率很高。我们也合作过一些代理投放商,但发现他们投放的效果没有我们内部团队好。
dataeye短剧观察:出海短剧的投流,和国内区别在哪?如何克服其中差异点?如果一个在国内做投流的员工,做海外投流,哪些需要注意的改变?
steven gao:其实海外投流要比国内好,更容易盈利一些。国内投流大家都是投相同内容、相同的目标用户,疯狂内卷,最后大家都不赚钱。国外竞争不太激烈,作品题材多,人群差异化大,同质化内容少,所以大家整体的roi都是比国内要好一些的。
dataeye短剧观察:出海短剧的投流roi,行业平均水平是多少?
steven gao:每个作品都不一样,如果看爆款的话,roi可以达到2以上,但也取决于我们是追求量还是利润。行业平均情况能达到1.3-1.5。
海外短剧目前比较新,没有那么多剧。包括flex tv最近在拍的一些剧,可能要4月份开始陆续上线。
dataeye短剧观察:一般什么因素会影响投流roi水平?这些因素和国内一样吗?
steven gao:后期海外本土剧的质量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提升,所以这单剧的充值额块应该还是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提升。但roi本质上是一个平台策略,所以不用太看重roi,我觉得单剧充值额后面肯定会有过千万(美元)的作品出来。
出海趋势
dataeye短剧观察:在您看来,短剧出海总体呈现什么样的趋势?朝着哪些大方向前进?
steven gao:我觉得第一个趋势就是内容精品化,海外的短剧从拍摄上的质量明显好于国内短剧,制作上更加精良。
第二个趋势是剧本将在海外短剧里占到越来越核心的位置。虽然短剧的剧本成本没有那么高,但剧本精细程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它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反复不断地制造戏剧冲突和反转,情节张力也要足够强,还要有很多能够吸引用户的点。所以其实写出满意的剧本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未来整个行业都需要在这一块加强投入。
第三就是平台的集中化。这个行业是不支持有很多平台的,不管是电影、hbo、奈飞,都是一个强者恒强的逻辑。品牌影响力越好,就会有更多的优质供应商来一起合作,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现在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身位没有拉得很开。可能再过一两年就会看到非常明显的差异,到时候想去做这块的话,壁垒就会变得非常高了。app产品运营、内容、投放等不能有短板,每年内容投入几千万美金的量级,是入场硬门槛。短剧出海1—3年会发生大的整合,留下来1至3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公司,成为百亿美金竖屏内容新兴流媒体平台。短剧这个形态,将和长剧共存,用户时长未来会接近。
dataeye短剧观察:sora以及aigc的出现,是否会改变短剧出海?目前海外短剧对ai的应用落地,是什么样的情况?广泛吗?
steven gao:我们现在也有sora的账号在测试,现在是内服的阶段,全球放开的还是很少。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一个趋势,但是它现在还不能直接应用到短剧的拍摄里面去。因为我们对作品的质量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后续如果它的技术更加成熟,或者有一些更好的应用场景,它肯定可以替代一部分的拍摄需求,或者说在对质量要求没那么高的情况下,它可以补充一部分产量,降本增效,是很好的应用结合场景和生产工具。
dataeye短剧观察:近两年,有没看到一些短剧出海的新特点、新现象、新变化?
steven gao:第一,首先我们把短剧和长剧这两个产品对比来看,长剧的特点是故事架构完整,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可以提供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短剧的特点是剧情紧凑,它提供的是情绪价值。短剧的消费场景是在手机竖屏的碎片化时间,这种消费场景和长剧是非常不同的定位。所以以后长剧和短剧这两种形态一定是并存的,从用户观看时长来讲的话,短剧一定会占据更多的用户观看时长,但最终短剧和长剧这两种产品的用户观看时长可能差不了太多。
第二,短剧的市场规模在国内增长得非常快,去年4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基本上已经接近电影,今年很有可能超过电影的市场规模。它创造了一个用户付费的模式。传统影视剧更多的收入是来自于广告招商的模式,本质是tob的业态。而短剧的好处就是可以大量创新。未来几年,出海的短剧在数量上一定会有一个大量级的提升。海外的市场肯定是比国内的更大的。因为用户的数量本身就更多,而且海外用户的付费习惯更好,并且题材上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dataeye短剧观察:是否了解过定制剧的出海模式?
steven gao:品牌定制剧是一个好的方向。这种方式对于品牌的营销能否产生实际的效果,包括它对于品牌的调性这些方面,是一个需要测试的过程。但它的商业逻辑是肯定成立的,未来出海短剧也会有更多的衍生商业化玩法。
关于flex tv
dataeye短剧观察:flex tv出海历程有哪些大的节点?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主要布局哪些市场?有什么成绩?
steven gao:flex tv最早是做泰语剧,第一个节点是去年5、6月份,flex tv在泰国市场取得很好的成绩,在泰国市场排行第一,这是我们关注到这个产品的原因。所以我们去年11月份开始谈flex tv的收购,并于今年1月份完成。
第二个节点是公司在做海外短剧业务方向时发现这个产品具有较高的资金投入壁垒,对融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市场也处于增长爆发的关键时点,所以和mpu团队一起,强强联合。
目前我们还在第二阶段,继续加大内容投入,海外剧的标准化流程已经跑通。后续也会做一些比较大的融资,继续在内容领域深耕。
dataeye短剧观察:flex tv出海这些年主要面临哪些难题?踩过哪些常见坑?如何克服的?有什么样的经验分享?
steven gao:难点和壁垒还是需要持续和创新的好内容,做用户喜欢的好内容。因为内容行业无法垄断,是百花齐放的、我们也希望和更多好的内容方建立合作。
dataeye短剧观察:作为短剧出海第一股,flex tv有哪些优势?目前资本市场上主要关注短剧出海哪些点?哪些指标比较受关注?
steven gao:首先我们是唯一的美股上市公司,注重数据合规性,所有的信息披露数据都是准确及具有公信力的。
第二点是品牌影响力。我们属于短剧出海第一梯队公司,且具有mpu上市公司的品牌,会有更多的内容方愿意跟我们来合作。我们也可以提供更好更良性的利益分配机制。针对非常优秀的内容合作方,也有更多的资本整合机会。
第三点是融资能力。我们可以直接对接美国资本市场。quibi2020年融资了十几亿美元用来拍摄竖屏短剧,制作非常精良,得过奥斯卡奖。但最终因为拍摄成本太高倒闭。虽然倒闭,但也说明美国资本市场对这个方向是认可的,只是打法和机制上,需要不同的模式路径。
第四点是软件优势。我们希望跟行业里好的剧本工作室和承制方一同合作,建立的良性内容供应商的体系,类似netflix studio的模式。我们不断从这些内容供应商去筛选、评级,以此来给更好的内容供应商派发更多的订单。
承制方我们目前只找海外团队。如果买剧本的话,剧本工作室可以来自国内,但必须具有把剧本本土化的能力。这方面我们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
dataeye短剧观察:flex tv对于ai+短剧的应用、态度如何?
steven gao:我们在关注ai角色聊天应用方向,我们愿意开放进行投资或合作。因为我们后续会拍摄大量短剧,过程中可以将短剧角色做成ai虚拟人与用户聊天互动,实时沟通,升级体验。短剧相当于我们的入口,后面可以承接社交聊天或者陪伴功能。我们也希望把人物都做成ip从而实现和用户的互动。
dataeye短剧观察:短剧出海大势所趋,其实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乃至外行进入到这一赛道,您怎样看短剧出海越来越拥挤、复杂?
steven gao:我觉得卷是被动发生的形态。这两年有太多团队快速涌入短剧,22年可能是赚钱的,23年市场就太拥挤了。据我们了解的数据,可能只有10%的团队能盈利,所以很多团队被动地转出海外。但有一个问题是海外短剧没有小程序的生态,必须建立app平台产品及做运营投放。出海做内容的门槛相对更高,且需保证内容的连续性及充分供应。有的团队手上有三五部剧,想着做个app投放试试,这是行不通的,也会影响用户粘性。
除了投放不能有短板,内容也需要稳定的供应之外,再加上资金壁垒及组织能力的要求,其实它的难度是很高的。
今年大家会慢慢意识到市场会出现出清过程,平台方会逐渐减少,几千万美金的量级才只达到入场门槛。剩下内容投入不够的平台方都会变成内容供应商来和大平台合作。
目前来看,海外短剧不会卷到国内短剧的状态。现在市场里好作品供应是很稀缺的,能达到我们审核标准的作品在投放上基本没问题。并且海外短剧技术壁垒高,不会有像国内这样多平台内卷的局面出现。一开始大家量级都不大的情况下,互相影响也比较小,还在共同开拓市场,培养用户的认知及习惯阶段。在中国短视频业态纯市场化发展的产品先验经验,我们相信这一形态的成熟及验证在海外也是完全可以跑通的。
dataeye短剧观察:flex tv2024年有哪些规划?目标?布局?期望通过哪些方式达成?
steven gao:3月1号我们发了业绩指引,1月和2月的充值额达到了650万美元。今年我们至少要达到1-2亿美金的收入目标,在内容上加强投入,预备三年内投入1亿美金的制作费用。其次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拍摄基地和拍摄流程,规模化海外短剧的拍摄及生产。
公司目前今年启动了一个优秀内容人才的招募计划,以及内容供应商合作计划,欢迎行业各方合作。
今年我们至少要达到1-2亿美金的收入目标,在内容上加强投入,预备三年内投入1亿美金的制作费用。其次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拍摄基地和拍摄流程,规模化海外短剧的拍摄及生产。
dataeye短剧观察:flex tv 3-5年内会有哪些大动作?短剧出海在5年内有哪些需要从业者关注的大变化,或者大的节点吗?
steven gao:我认为这个行业一到三年内会有大整合,留下1到3家有影响力的公司。短剧和长剧两种形态一定是共存的,因为短剧提供了更容易吸引流量的、定位差异化的产品,与长剧在内容供应上互为补充,且短剧凭借其碎片化、快节奏、低观看门槛、爽点密集的产品特征,会呈现较快较高的市场增速。在这个基础上,短剧业态长期来看一定会出现几家头部平台公司,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