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更加奪目,獲獎影片更多元,第37屆金雞獎結果揭曉

娛樂頭條 8213℃

【環球時報赴廈門特派記者 牛小曼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克】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6日晚在廈門落幕。本屆金雞獎共有251部影片報名參選,最終《第二十條》斬獲最佳故事片獎,《志願軍:雄兵出擊》獲得評委特別獎和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在《第二十條》《我們一起搖太陽》中有著出色表演的雷佳音、李庚希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王驍(《三大隊》)、劉丹(《乘船而去》)分獲最佳男、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美術、音樂、剪輯等幕後獎項,以及最佳戲曲片、美術片和兒童片等單項榮譽都有所歸屬,這既是對中國電影的一次總結和回顧,也給觀眾、影迷帶來不少驚喜。

新生代更加奪目,獲獎影片更多元,第37屆金雞獎結果揭曉 - 陸劇吧

雷佳音(左)、李庚希(右)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視覺中國)

新老傳承

本屆金雞獎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年輕一代大放異彩。在最佳男主角提名中,王一博、彭昱暢都是「90後」;女主角提名中,主演《洛桑的家事》的加華草是1997年生人,《我們一起搖太陽》里的李庚希是2000年生人,《穿過月亮的旅行》里的張子楓是2001年,《倒倉》中的周美君是2004年……最終,24歲的李庚希從劉德華、奚美娟兩位前輩手中接過獎盃,她激動地連說了幾句「非常感謝」才開始致詞,畢竟這是金雞獎歷史上首次授予「00後影后」,而隨著李庚希、張子楓這代年輕演員挑起大梁,今後必將有更多新生代站在領獎台上。

不僅是表演類獎項,導演、編劇等幕後提名者中,也出現了不少新生代影人的身影。例如提名最佳導演的5位人選中,除了「50後」的陳凱歌是傳統的學院派「第五代」,其他4位——大鵬(《熱烈》)、申奧(《孤注一擲》)、韓延(《我們一起搖太陽》)等人都是「80後」,他們中不少人並非科班出身,更無法歸入傳統的「第x代導演」,但已在電影行業中擔當了最需要經驗和資歷的導演一職。在導演處女作這一提名分類中,也有不少新銳影人,例如《乘船而去》的導演/編劇陳小雨出生於1994年,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影壇不論是片方、市場,還是金雞百花這樣的專業獎項,都樂於鼓勵和扶持新人,觀眾們也用自己手中的電影票和口碑,給予他們支持,這樣才有利於推進中國電影良性發展。

「寶藏」閃光

今年金雞獎另一大特點,在於不僅肯定了《第二十條》《志願軍:雄兵出擊》這樣的高票房、高成本大製作,也關注低成本和冷門類型,以及那些未被觀眾熟知的「寶藏」演員。譬如講述兩代人情感的文藝片《乘船而去》在豆瓣上獲得8.1的高分,但今年4月上映後總票房僅157萬元人民幣,認知度不高,金雞獎仍給予這部「遺珠」高度關注,收穫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內的4項提名,最終在片中飾演女兒的劉丹獲得最佳女配角獎。類似情況還有《倒倉》這部講述戲校年輕人生活和成長的小眾作品,為年輕的女導演張裕笛帶來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此外,像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得主《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最佳戲曲片獎《安國夫人》、最佳美術片獎《守龍者》和最佳兒童片獎《屋頂足球》,都是值得關注的佳作,也是中國電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如著名導演黃建新所言:「今年金雞獎提名影片富含多元融合的類型元素,創作者各顯神通,在電影形式、電影語言上都有創新突破,讓影片和主流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交流更加緊密,這讓我們對中國電影的未來充滿信心。」

關注港澳台和海外佳作

除了評選和頒獎,每年也有許多國產新片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亮相。今年的金雞國產電影展精選13部國產影片,其中包括《好東西》《戴假髮的人》《怒江》《家庭簡史》等11部新片。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市場層面不僅推薦、展映內地新作,也擔當起與港澳台地區電影人深度溝通的橋樑。像香港電影項目推介會展示了《星星太陽月亮》《逆轉同謀》《燃燒之後》等6部不同類型和題材的項目,陳嘉上等香港資深電影人還與創作者們交流。台灣電影同仁也積極出現在金雞影展上,《有病才會喜歡你》和《刺客》簽約內地發行公司,並推出「定製ip孵化」模式,加強兩岸影視資源整合。        

今年還有37部國外優秀電影通過金雞影展與中國觀眾見面,其中既有《大路》《阿甘正傳》這樣的影史經典,也有來自戛納、柏林等頂級影展的海外佳作。各國電影人暢談包括《熱辣滾燙》的國產化改編、《巨齒鯊》中美合拍等成功經驗。此外,在金雞文學論壇、鼓浪嶼論壇上,電影相關產業的專業人士也在文學ip遴選、人工智慧賦能電影創作、中國觀眾變化趨勢等方面深入探討,積極面對電影市場的新變化和新挑戰。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