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辦,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承辦的電影《出發》專家研討會近日在京召開, 多位專家學者從創作手法、敘事方式、人物塑造、藝術表達、影像風格等多個方面對該片進行了探討,認為《出發》以其深刻的歷史主題、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製作水平,獨闢蹊徑地講述了英雄成長故事。
電影《出發》劇照。
電影《出發》背景為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戰火紛飛,中國軍閥混戰,臨近師範畢業的學生毛澤東,攜學長蕭子升徒步千里、漫遊民間,見世間萬象與民生百態,通過親身體驗來探尋世間真相與人生意義。這些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思想和未來的人生道路。
電影《出發》劇照。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認為,該片突破了傳統敘述方式,深入展現了青年毛澤東在經歷挫折,認清現實後從迷茫到覺醒的成長過程。影片動態展示了人物思想的轉換和逐漸成熟,喚醒觀眾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塑造了更加立體、生動的青年毛澤東形象。《出發》不僅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和出色的視覺藝術效果,更對當下的廣大青年是一種精神激勵。
電影《出發》劇照。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金一斌提到,電影《出發》以獨特的視角和敘事手法展示了新青年的風貌,影片團隊在藝術風格上探索了獨特的表達方式,突破了傳統主旋律電影的臉譜化,將偉人的成長之路注入人性。電影《出發》採用了極具特色的藝術手法來實現其獨到的美學風格,延續和深化了詩意風格,在東方美學體系下講述了偉人特殊的成長之路。影片通過大量留白和強烈的主觀意願處理,完善了敘事美學風格,具有明顯的創新和改革特色,其深刻的藝術品質和創新精神也體現了非常高的社會意義與價值。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從三組關鍵詞出發,談論了對於這部電影的體會。第一點:生存與民眾。影片描繪了1917年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壓迫下的生存困境,展現了民眾在舊社會的艱難生活。船上帶著孩子投奔當兵丈夫的婦女,眾多村民聚集、訴說苦難遭遇的寺院,以及需要護照才能逃荒的民眾,都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悲慘現實。影片的灰色基調深刻控訴了舊社會的壓迫。第二點:尋覓與問道。影片探討了1916年陳獨秀主辦雜誌對青年毛澤東的影響,提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世紀之問。通過毛澤東的觀察和行動,展現了他對新舊衝突和國家前途的思考,用極其真實的電影語言塑造了一個可愛可信的青年毛澤東形象,給當代青年留下深刻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第三點:思考與勵志。影片展示了毛澤東在旅途中通過讀書和實踐鍛煉自我的過程,強調了他對自我修鍊和社會認知的追求。通過救助遇險婦女、面對槍林彈雨等情節,用浪漫的手法展現了一幅幅雕塑般勞動人民的群像,是貼合時代主題的深刻表現。影片在藝術風格上獨具特色,通過浪漫手法展現歷史場景。
電影《出發》劇照。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從片中提煉出了三個要點。首先,題材具有創新性,從青年毛澤東的角度展現其成長曆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獨特視角。雖然原有的素材有限,但通過收集毛澤東與蕭子升二人的信件,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與史實資料,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做到了從歷史出發的再次創作。其次,主題上做到了貼合當代社會。毛主席對於自身精神及體魄的修鍊,通過夜宿水缸、野外生火、渡江救人等具體事件表現了出來。同時,通過這一路所見所聞,青年毛澤東也擴寬了他對於社會乃至整個中國現狀的認知。最後,影片展現了毛澤東關於中國向何處去,中國如何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立住腳步,文明該如何繼續延續等深層次的問題的思考,探索了他尋找救國救民道路的過程。這三條主線交織在一起,與當代社會產生共鳴,激勵年輕人探索世界,感知社會。從水墨畫的開頭到木刻式長卷,電影展現了獨特的藝術手法和鮮明的作者風格。
文藝理論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仲呈祥認為,這部電影的重要貢獻在於充分發揮了湖南瀟湘電影廠與中國美術學院的創作優勢和資源,通過強強聯合,成功實現了毛澤東遊學題材的獨特呈現。電影以獨特的美學風格和深刻的思想,為中國電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價值。這部電影有效結合了西方電影成功經驗與中國特色美學精神的傳承,通過深入探索電影語言的本質,以高度歷史直覺和文化自信,塑造了獨具風格的作品。
電影《出發》劇照。
據悉,電影《出發》由瀟湘電影集團、中國美術學院、湖南當燃影業共同出品,已於7月1日在全國正式上映。
作者:彭丹
文:駐京記者 彭丹圖:主辦方供圖編輯:李揚責任編輯:江勝信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