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骨科的帝國夢是如何破碎的?

娛樂頭條 5772℃

文|醫曜

十二年之前,世界上誕生了最為強大的骨科巨頭,自那時起整個產業開始陷入無盡內卷之中。

2011年4月,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骨科公司強生骨科宣布,以213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另一家骨科巨頭synthes,這是強生有史以來出價最高的一筆交易。

在當時,強生憑藉此前對於depuy公司的收購,成為全球骨科業務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巨頭公司,但唯獨在創傷類產品這一細分市場中存在缺口,只能佔據約5%的市場份額。瑞士醫療器械公司synthes雖然營收不及強生,但卻是競爭力最強的創傷類產品公司,佔據49%的市場份額。

強生骨科的帝國夢是如何破碎的? - 陸劇吧

圖:2011年全球主要骨科企業營收規模,來源:錦緞研究院

通過這筆歷史最大的併購交易,強生骨科成功將synthes收入囊中,一舉成為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的骨科巨無霸,關節、脊柱、創傷三大細分市場均無短板。在強生骨科絕對的市場佔有率面前,其他骨科公司只得陷入無盡內卷之中。

可骨科市場的故事並未就此終結,史賽克這家當時營收與synthes相當的平民公司,最終憑藉一次破釜沉舟式收購成功打破行業內卷,重塑了整個骨科賽道的競爭新格局,也打破了強生骨科一統江湖的帝國夢。

01 答案在課本之外

幼時讀書的時候,老師就教育大家說,要好好讀書,考試的答案都在課本之中。然而,生活中是不存在課本的,很多事情的答案往往超乎人們的想像。

骨科是一個用戶粘性極高的賽道,醫生出於安全考量,往往更願意使用自己熟悉的植入物,更換使用新產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種邏輯之下,強生骨科併購synthes的優勢被進一步放大,在關節、脊柱、創傷三大細分市場均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強生骨科的產品幾乎成為醫生最穩妥的選擇。

按照骨科賽道常規解題思路,為了從強生骨科口中搶得一塊肉,各家骨科公司要不選擇降價營銷,要不選擇產品創新,唯有如此才能獲得一線生機。產業絕對龍頭強生骨科則可以利用資金優勢,不斷吞噬併購優秀標的,從而持續增強自身在骨科賽道中的競爭力。

這是一種令所有骨科公司絕望的競爭格局,強生骨科君臨天下,其他骨科公司只得自求多福。從數據端觀測,在強生骨科完成併購synthes後,史賽克、捷邁邦美、施樂輝的骨科業務增速均出現明顯增速下滑,其中市場競爭力較弱的施樂輝甚至出現了兩位數的營收下降。

圖:2010-2013年頭部骨科企業營收增速,來源:錦緞研究院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強生骨科將會永遠統治骨科賽道時,史賽克卻用一次驚為天人的收購打破了產業內卷。

在最危難的2013年,史賽克管理層不顧投資者反對,毅然決然地以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當時最大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公司mako。消息公布後,一眾投資者集體看衰史賽克股價,股價當時就下跌超5%。

之所以投資者不看史賽克的這次收購,一方面在於史賽克給出的價格較mako公司當時收盤價溢價86%;另一方面是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出了《平價醫療法案》,高端醫療器械設備更難賣了,而高售價的手術機器人正屬於這一範疇,投資者認為史賽克還是應該聚焦於植入物賽道。

併購初期,mako手術機器人並未給史賽克帶來明顯的增長,但史賽克並沒有放棄,而是持續整合雙方資源。

2015年,史賽克推出第三代mako系統,升級版的mako系統綁定了史賽克提供的植入物,並在mako的平台上進行手術;

2016年,史賽克再次將旗下全膝關節置換術系統與mako系統結合,推出了第一代全膝關節置換平台mako tka,並逐步將關節置換術衍生至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腕關節和手指關節。

伴隨著與mako手術機器人結合的深入,史賽克成功突破了強生的規模壓制,成功化身為過去十年營收增速最快的骨科巨頭,營收由2011年的37.1億美元飆升至2023年的74.73億美元。

強生骨科的帝國夢是如何破碎的? - 陸劇吧

圖:史賽克骨科業務歷史營收,來源:錦緞研究院

以後視鏡視角觀測,史賽克藉由mako手術機器人成功打破內卷,反超捷邁邦美成為全球第二大骨科公司;而強生骨科則被困於自身設置的規模陷阱中,過去十年毫無增長。

02 打破次元壁的併購

史賽克併購手術機器人mako,這並非毫無邏輯的盲目併購,而是深度洞察產業發展邏輯的向死而生。

作為骨科手術的產業鏈上游,手術機器人本就應該是骨科產業重要的一環,直覺外科的達芬奇機器人已經在當時證明,手術機器人將是外科手術的未來發展方向。但在骨科領域,巨頭們卻依然將目光聚焦於爭奪規模的內卷之中。

憑藉著提早進行的產業預判,史賽克成功切入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無人區,迅速通過開展大量臨床試驗,向醫生證明手術機器人的安全性,並進一步整合資源,將植入物遷移至手術機器人平台。得益於明顯的先發優勢,史賽克迅速俘獲了大量醫生的芳心。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中,史賽克的髖關節/膝關節機器人手術擁有9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

跳脫出內卷競爭後,史賽克不僅規避了傳統內卷競爭,成功開拓了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藍海市場,而且進一步深化了史賽克植入物在醫生心中的品牌優勢;同時mako也藉助史賽克的營銷能力成功賣出了1300台手術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源源不斷的為史賽克創造營收。全球幾乎三分之一的膝關節手術是由機器人完成的,而史賽克無疑成為擁抱未來的最大贏家。

復盤史賽克成功之匙,它並沒有沉溺於傳統內卷競爭,而是從臨床未滿足需求出發進行考量,手術機器人能夠提供明顯更優的手術結果:膝關節的平衡程度更優,軟組織破壞更少。

史賽克布局的並不是簡單的產業鏈上游,而是骨科手術的未來。

隨著史賽克逐漸驗證收購mako的正確性,其他骨科巨頭也開始亡羊補牢。最早察覺這一趨勢的是當時第二大骨科公司捷邁邦美,其在2016年收購了擁有 rosa brain 和 rosa spine 機器人輔助手術平台的medtech公司;兩年之後,美敦力與強生也開始加入收購隊伍,骨科公司與手術機器人依然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圖:骨科巨頭收購手術機器人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儘管這些併購弱化了史賽克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優勢,但其早已通過連續多年的資源整合,成為全球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的絕對一哥。現階段,史賽克在手術機器人賽道的先發優勢正在持續釋放,這也是美股投資者近些年看多它的原因。

03 骨科賽道十年變局

過去十年,可以看作是骨科賽道新舊產業邏輯的交替期。

強生骨科2011年併購synthes,這是骨科賽道舊邏輯的巔峰,在舊邏輯中強生骨科就是絕對的王者;史賽克2013年併購手術機器人mako,這是骨科賽道新邏輯的開端,新邏輯選擇了手術機器人這些新平台,不僅擁抱了未來,而且重塑了整個賽道的競爭格局。

回溯全球骨科巨頭2009-2023年的營收趨勢,投資者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史賽克在mako機器人的加持下業績持續釋放;而強生骨科雖然在併購synthes後營收達到了96.75億美元的頂峰,但此後十年營收趨勢卻拐頭向下,至2023年營收規模僅為89.42億美元,不及2013年的營收水平。

強生骨科的帝國夢是如何破碎的? - 陸劇吧

圖:全球骨科巨頭營收規模,來源:錦緞研究院

以整個骨科賽道宏觀視角觀測,史賽克與強生骨科之間屬於兩個極端,前者擁抱未來,後者依仗過去。這個世界只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最終擁抱未來的史賽克戰勝了依仗過去的強生骨科,上演了一出以弱勝強的精彩劇目。

不可一世的巨無霸強生骨科陷入漩渦,這足以說明醫藥產業的價值不在於過去,而在於未來。執著於過去,只會造成內卷,著眼於未來,才能實現破局。這個道理適用於史賽克這樣的國際巨頭,同樣也適用於仍處於萌芽中的國內葯企,希望就在臨床空白之中。

醫藥產業的爆發機會,一定隱藏在那些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之中,這些才是醫藥公司需要持續耕耘的方向。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