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新質動力·影像未來」主題論壇舉行

娛樂頭條 8257℃

原標題: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新質動力·影像未來」主題論壇舉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俊宇

5月16日,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新質動力·影像未來」主題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舉行。該主題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承辦。來自影視領域的近20位專家學者、產業管理者,聚焦於影視行業在技術變革下的新特點、新趨勢,探索新質生產力與影視產業結合的未來前景。

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新質動力·影像未來」主題論壇舉行 - 陸劇吧

為了深入了解當下大學生愛看什麼、想看什麼,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提供大學生觀眾群體的重要數據,今年大學生電影節開展了「全國大學生觀眾觀影大型調研」,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榮譽推選團」主席陳剛教授代表組委會在主題論壇上發布了調研報告。

「新質動力·影像未來」主題論壇上午場,由陳剛教授主持,6位專家從多個角度對新質生產力下影視行業的發展前景進行探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胡智鋒作學術點評。

在題為《ai時代的中國文化基本邏輯》的發言中,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於丹帶領大家重新審視中國電影如何內在「對齊」,她認為雖然我們即將走入智能化時代,但是影視創作中中國文化的基本邏輯是不變的,內在的「對齊」變成了比智能化更難的問題。中國的解構性思維與詩意表達貫穿中國人的創作始終。新質生產力需要同這種基本邏輯達到一種內嵌意圖默契的平衡發展。

胡智鋒教授認為幾位專家的精彩在於不同維度的「何在」之問,實際上闡述的是新質動力帶來的影視行業變與不變的未來景觀——變的是形態、是觀念、是維度,不變的是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文化之魂。

下午場主題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教授主持,6位專家與行業創作者對科技賦能影視的價值發表了真知灼見。其中,胡智鋒教授主題發言題為《高新科技賦能下電影工業發展的「熱運行」和「冷思考」》。他認為針對電影工業,新質生產力主要體現為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數字化幫助我們保存了影像記憶,網路化是電影工業傳播發展的核心,智能化改變了電影影視創作的方式和效率。對於「三化」,胡智鋒也表達了他的擔憂。他提出,盲目地跟風究竟能否留下有價值的藝術作品,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的問題。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趙衛防進行了學術總結,他認為各位專家從理論、實踐、技術、產業方面闡述了影視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關係。同時他強調,在人工智慧達到更高水平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學者,需要有超前意識和學術擔當,要在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下有自己的「冷思考」。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