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今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是什麼?時代召喚青年培育新質生產力,勇立潮頭,傳承科技報國之榮光,勇擔民族復興之使命。
一代代奮鬥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青年,傳承科技報國的精神,沐浴著時代的春風,成長為推動生產力發展最蓬勃的力量。
團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做青年的知心人、引路人。「青年大學習」思政宣講,「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深圳青年講師團、深圳青年志願者講師團、青年創新學堂、深圳學聯講堂……深圳共青團助力當代青年用最「潮」的方式來學習、解讀、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闡述新質生產力內涵與特徵,指引深圳青年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持續探索。
今年團市委推出助力高質量發展「十大青春行動」,為深港澳青年人才搭建創新創業的平台。開展「青年科學家百城行」走進深圳暨「千名港澳博士深圳行」活動。搭建深港澳青年溝通交流橋樑,不斷凝聚「政產學研用」創新資源精準對接,激活發展新質生產力「一灣春水」。
時代在召喚,青春勇擔當。團市委將團結帶領廣大深圳青年以智慧和汗水為強化科技創新的「硬核力」和產業體系的「競爭力」拼搏向上,不斷激蕩新質生產力的澎湃春潮,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敢闖敢試、勇立潮頭,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綻放光芒!
105年前,一場「巴黎和會」引爆五四運動,無數熱血青年學生毅然走上街頭、誓死抗爭。五四先驅們以救亡圖存為己任,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帷幕,也開啟了中國青年運動浩蕩百年的榮光。
深港澳博士人才在深圳比亞迪坪山園區參觀調研。
五四精神薪火相傳,青年一代奮鬥不止。
105年後的今天,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五四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煥發出新的時代內涵。
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習近平強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新時代深圳青年面對「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範和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戰略機遇,他們沐浴著時代春風,以前沿的思維、無限的創意和不懈的奮鬥,在高質量發展的廣闊舞台上,奮力奏響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青春樂章。
發展新質生產力 傳承百年榮光
從五四運動時期發揚科學精神,到1956年中共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再到1988年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百年來,中華民族經歷了從科學救國、科教興國到科技強國的歷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科技創新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源泉,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
一代代奮鬥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青年,傳承科技報國的精神,沐浴著時代的春風,成長為推動生產力發展最蓬勃的力量——
1999年首屆高交會上,28歲的深圳青年馬化騰融到了騰訊的「第一桶金」220萬美元。3年後,騰訊擁有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註冊用戶群,5年後,騰訊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2006年的一天,香港科技大學碩士生汪滔來到一河之隔的深圳,蓮花山腳下蓮花北村的一間民房,是他最早的創業空間之一。當年第八屆高交會上,汪滔帶著他的遙控飛機樣品出現在了會展中心的人潮中。次月,他註冊了大疆公司,用寬闊的視角去探索世界。
2016年,90後香港青年郭瑋強從香港科技大學碩士畢業後,在消費電子類領域創業,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他發現和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硬體速度、配套、價格等方面都有優勢,而且有成熟的產業配套,2017年公司入駐前海,享受前海的優惠政策。如今郭瑋強創辦的公司布局形成了「香港設計+深圳研發+廣州東莞組裝+惠州倉儲」的灣區生產網路,市值已達約1.5億元。
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是什麼?時代召喚青年培育新質生產力,勇立潮頭,傳承科技報國之榮光,勇擔民族復興之使命。
團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做青年的知心人、引路人。「青年大學習」思政宣講,「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深圳青年講師團、深圳青年志願者講師團、青年創新學堂、深圳學聯講堂……深圳共青團助力當代青年用最「潮」的方式來學習、解讀、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闡述新質生產力內涵與特徵,指引深圳青年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持續探索。
前海青年夢工場。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彰顯新質生產力 時代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80後」香港青年姚震邦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獲得電子工程半導體晶元集成電路與經濟雙學士後,在香港數碼港創業。2015年,姚震邦從香港來到前海,創辦了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為首批入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企業之一。公司致力於通過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為煤礦、電力、基建等高危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生命健康監測及人員管理方案,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研發的產品已經申請到多項專利。
越來越多來深創新創業的青年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積蓄源源不斷的動能。
深圳灣實驗室團委副書記、深圳灣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郭騰飛曾經在海外工作留學七年。2020年11月,他毅然辭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工作,回國加入深圳灣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開發阿爾茨海默病(ad)早期的診療新技術,致力於提高社區老人晚年生活質量。
深圳灣實驗室團委副書記、深圳灣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郭騰飛。
2021年他帶領研究團隊聯合深圳和廣州多家三甲醫院啟動「大灣區老年腦健康計劃」ad社區隊列研究。「我們將不忘初心,堅持全身心地投入ad早期診療研究中,為我國ad早期防控貢獻深圳力量。」
如何搭建平台聚集科技創新資源,營造更好的青年創新生態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關鍵。
今年團市委推出助力高質量發展「十大青春行動」,為深港澳青年人才搭建創新創業的平台。開展「青年科學家百城行」走進深圳暨「千名港澳博士深圳行」活動。組織動員全國青年科學家走進深圳,邀請港澳博士前往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創新創業平台,開展各類調研、學術活動,搭建深港澳青年溝通交流橋樑,不斷凝聚「政產學研用」創新資源精準對接,激活發展新質生產力「一灣春水」。
激揚新質生產力進步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樑、當主角。
深圳為青年營造科技創新的沃土,讓青年人才有用武之地,持續開闢生產活動的新領域新賽道,推動生產力向更高級、更先進的質態演進。
來自台灣的95後小伙張晏綸於北京大學工業設計工程碩士畢業後,敏銳地洞察到低空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2022年入職深圳美團做無人機業務。張晏綸擔任硬體產品經理,對無人機配送過程中的硬體產品進行定義工作。「比如物流無人機,及其配套的控制、電源管理等產品。」張晏綸說,做無人機需要硬體產品經理把細節一一拆解清楚,推動產品落地。
如今,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一批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已成為深圳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吸引了像張晏綸一樣來自天南地北的青年人才齊聚深圳,在人生髮展舞台上激揚青春力量。
一邊是新賽道、新作為,一邊是除舊布新、革故鼎新,深圳青年敢於創新,攻堅克難,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挺膺青春擔當。
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油田綠色開發迫在眉睫。海洋中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巨大,近十年來已有多個國家嘗試開展海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實踐,但是國內暫無應用實例。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了「中國海上首個百萬噸級二氧化碳回注封存項目團隊」,攻關「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研究。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青年文明號、技術攻關團隊在討論工作。
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青年團隊,懷揣著「老油區新作為」信念,系統梳理、層層剖析、潛心鑽研,攻克了古潛山成山、成儲、成藏等10餘項技術難題,首創一套南海東部古潛山評價方法,形成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勘探技術體系,填補了我國海域油氣勘探技術空白,助力所在地區凹陷走出十年勘探低谷期,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承擔著核反應堆的測量、控制和保護功能的3r系統長期被國外壟斷,是國內核電行業極少數尚未全面實現國產化的「最後一公里」。
「不到最後時刻,堅決不能放棄!」2009年,中廣核研究院正式開始籌劃3r系統的國產化研發。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反應堆測控與保護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廣核集團3r系統設備國產化研髮帶頭人張益林帶領團隊,通過近十年的持續研究和開發,克服重重困難,逐步突破了3r在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等方面的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供應商對該系統設備長期壟斷的局面,為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工程的批量化建設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暢想新質生產力科學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闢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深圳青年用拼搏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迎難而上,逐夢ai前沿技術和產業領域變革,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質生產力澎湃而起。
思謀聯合創始人、技術負責人劉樞從事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研究,是公司技術研發的「領航者」。劉樞認為,通用大模型雖然已經很好,但面對專業領域、專業知識還是相對匱乏的,能力也是需要提升的。基於此,工業領域的專業大模型industrygpt應運而生。
在精準診斷技術瓶頸、預判發展趨勢後,劉樞帶領團隊攻關,不斷推動大數據模型的技術創新和發展。2023年底,思謀發布全球首個工業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 v1.0,能夠涵蓋200+不同工業場景,超300萬張工業圖像,訓練數據相當於10萬博士畢業生的知識總量。
科技成果轉化是連接研究和生產的重要橋樑,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
在廣東深圳光明科學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材料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鍾超有兩重身份——既是科學家,也是企業家。
「樓上」的科研人員利用大設施開展原始創新研究,「樓下」的創業人員對原始創新進行工程技術開發和中試轉化。1.2萬多平方米的建築面積里包含了入駐企業辦公室、共享實驗室以及會議室等配套設施。
科研團隊和創業團隊可以經常「碰撞」,從研發到產業的時間大大縮短。
一方面,鍾超帶領團隊完成的研究成果不時登上頂級刊物;另一方面,公司穩定發展,研發的貽貝蛋白和熱穩定性纖連蛋白等產品2023年初已上市銷售。「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模式,將前沿技術與市場需求高效對接,更好地把科技力量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
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關鍵在培育未來新型人才隊伍。
為了更好的服務青年人才成長,今年團市委紮實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搭建青年創新成果展示交流、資源對接、培育孵化平台,為青年搭建幹事創業的平台。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展覽館的作用,以現場展示、互動體驗、全媒體融合、雲展覽、視頻展播等多種方式,展示粵港澳大灣區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為青年青企提供亮相展示平台。
時代在召喚,青春勇擔當。深圳既是創新之城,也是青春之城。團市委將團結帶領廣大深圳青年以智慧和汗水為強化科技創新的「硬核力」和產業體系的「競爭力」拼搏向上,不斷激蕩新質生產力的澎湃春潮,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敢闖敢試、勇立潮頭,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綻放光芒。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團市委提供)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