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幕重溫張國榮梅艷芳經典作品,回望香港電影流金歲月

娛樂頭條 1846℃

2003年,張國榮、梅艷芳兩位巨星先後離世,留下無盡遺憾。21年過去,二人留存世間的光影與回想,綿延不絕,魅力依然。

3月23日,「芳華再續:張國榮、梅艷芳香港電影回顧展」在上海影城揭幕。該影展由香港特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滬辦)、上海電影博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上海電影資料館聯合主辦。

本次影展將持續至4月1日,精選張國榮、梅艷芳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千禧年這段時期主演的八部電影,包括二人首次銀幕合作的《緣份》和巔峰之作《胭脂扣》,以及各自主演的三部代表作,張國榮主演的《阿飛正傳》《縱橫四海》《倩女幽魂》和梅艷芳主演《半生緣》《男人四十》《鍾無艷》。其中,《縱橫四海》和《半生緣》為最新4k修復版。藉由大銀幕,我們得以再次感受兩位傳奇影星的銀幕魅力,以十二少、寧采臣或是如花、顧曼璐的形象次第登場。

第一財經從主辦方了解到,影展開票不久,包括《阿飛正傳》在內的多個放映場次迅速售罄。張國榮、梅艷芳全國各地的粉絲以贈送花牌、留言、致電等方式,表達對兩人的懷念。

大銀幕重溫張國榮梅艷芳經典作品,回望香港電影流金歲月 - 陸劇吧

成為巨星之前

在香港流行文化史,張國榮和梅艷芳無疑是兩顆璀璨明星,留下的作品跨越時空,在全球觀眾當中享有影響力。他們橫跨影壇與歌壇,銀幕形象百變,演活了各式各樣的人物,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的影展開幕論壇上,本次展映影片《緣份》的編劇、香港導演陳嘉上,曾與張國榮合作拍片的香港演員、導演丁子峻,和電影學者毛尖共同探討張國榮與梅艷芳對香港、內地流行文化的影響力。

為此次影展揭幕的《緣分》是1984年邵氏出品的都市愛情片。這部影片在張、梅二人的作品序列中並不像其他電影那樣為觀眾所熟知,但意義深遠。影片中,鏡頭略過街道、地鐵、電影院、唱片店、家居店,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的都市景觀在今天看來是那樣摩登和新潮。

陳嘉上說,在《緣分》之前,邵氏最出名的影片都是在影棚里拍的武俠片,幾乎沒有現實題材影片,也很少有影片在棚外取景,《緣分》台前幕後都採用了全新的系統,而當時的張國榮和梅艷芳還是電影新人:「張國榮那時候確實還是票房毒藥,還沒有(在市場上)贏過。」原本《緣分》的男主角另有其人,陳嘉上向邵氏力薦張國榮,這才促成了張國榮和梅艷芳的首度合作。

這部影片也是首部獲得香港地鐵授權的電影,大部分戲份在地鐵內拍攝取景。彼時的香港地鐵只有荃灣線和觀塘線,作為剛剛被投入使用的城市公共空間,象徵著時尚與新潮。「地鐵最後一班車收工後,我們開工,快到早上第一班車準備出發了,我們收工。」陳嘉上回憶說。

大銀幕重溫張國榮梅艷芳經典作品,回望香港電影流金歲月 - 陸劇吧

《緣分》講述的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小白領與個性張揚的富家女以及甜美可愛的唱片店女孩之間的感情糾葛,也是張國榮與梅艷芳首度電影合作,二人還合作獻唱了影片主題曲。《緣分》是當時剛剛因《monica》爆紅的張國榮成為影星的起點,梅艷芳則憑藉它拿到了首座金像獎,這也是張曼玉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三位巨星初出茅廬時青澀的樣貌和表演,被這部影片留存下來。陳嘉上透露,原本只是來客串一天的梅艷芳因表現驚艷,開拍後成為戲份頗為吃重的配角,調節著整部影片的節奏。

毛尖表示,《緣分》在今天看來有一些奇怪的劇情,但拍攝的即興性使得影片產生一種流動感,某種意義上嵌入香港電影新浪潮的脈絡,也多少奠定了張國榮和梅艷芳此後的銀幕情感底色,比如張國榮的少年感,梅艷芳總是成全別人。

回想起四十年前拍攝《緣分》,與張國榮、梅艷芳結緣的電影時光,陳嘉上覺得太快樂了:「那個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對未來充滿各種期待,我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們看到太多不合理,太多理所當然,我們要改變它。張國榮和梅艷芳一生都在做這件事。」

何以芳華永駐

回憶起與張國榮、梅艷芳的合作,陳嘉上感慨萬分,認為他們在舞台和銀幕上的魅力源自富於靈魂的表演:「他們演戲是帶著靈魂來的,不是來上班的。他們沒有在演,就是人物本身。這樣的演員很難尋。」在他看來,二人除了是極優秀的演員,也是極好的人:「他們把自己當電影工作者,不是來被人家膜拜的,是來工作的,到最後都不會說自己是明星,而是屬於我們的一部分。」

丁子峻說,自己非常羨慕當時的創作環境,演員與主創之間不間斷的互動和互信,值得後輩學習:「電影的核心精神就是無論任何崗位,導演、服裝、茶水,演員,都是奔著一個目標,就是把戲拍好。」

丁子峻很感激自己入行之初就遇到了如張國榮這樣的好演員,給予他真誠鼓勵:「他用心關懷作為新人的我,當一個巨星走過來和你說,希望你前途似錦的時候,真的會非常感動。在我們慢慢成為一個越來越有經驗的演員的時候,我們用當時哥哥對待我們的精神和方式去對待新人。」他記得,梅艷芳在生命中最後一段時間,非常積極地做許多社會公益:「她是真心去做,而且身體力行到處去幫助別人。我覺得張國榮和梅艷芳是很多人喜歡香港的原因之一。」

在毛尖看來,張國榮與梅艷芳的存在非常特別,他們的前衛和膽魄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才華:「別人是被美定義的,他們是定義美的。他們的美不可一世,特立獨行,是非常乾淨的美,是電影黃金時代的美。」毛尖說:「他們進入這個行業,盡心盡責,沒有其他雜念,芳華絕代不僅僅是他們的美貌,也是他們的靈魂。我覺得這是不可複製的。」

時至今日,仍有無數粉絲追懷他們,其實也是追懷那個年代的電影精神。毛尖說:「現在都說明星制,好像請個大牌,就算明星制了,我覺得明星制真正意義是看到明星身上的某種東西,他就成為這個戲的邏輯和光點。」影展的舉辦,一方面是緬懷他們對電影事業的全心投入,也對今天的電影提出批評:「今天的電影對比當年,有點陷入一種僵化的感覺,這才會讓ai趁虛而入,因為電影業應當是人在幹活,但現在人像機器一樣幹活。張國榮和梅艷芳始終在創造,他們臉上的表情是ai無法複製的。」

回憶起二十年前,張國榮、梅艷芳先後離世,陳嘉上動情落淚。當時聽聞張國榮死訊後,所有香港影人都陷入震驚和悲痛,即將舉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一度無法繼續,陳嘉上堅持還是要辦:「在這個關頭不辦,我們就辜負了香港,leslie也不想看到。」陳嘉上到梅艷芳家中,希望她作為張國榮的摯友出席頒獎禮,梅艷芳提議說,無論最佳男主角頒給誰:「我覺得張國榮都是最好的。」陳嘉上認為這樣對得獎者並不公平,為此,二人大吵一架:「他們都以真情真心待人,很坦蕩。」

光影雙城交流互促

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上海與香港兩座城市在電影文化上交流不斷,共同推動華語電影多元發展。此次影展由滬港專業機構聯合推出,紀念張國榮、梅艷芳對華語電影文化的卓越貢獻。

影展開幕前,駐滬辦主任蔡亮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一直注重中西文化交流,電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表現方式,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業非常輝煌,有許多影視業巨星給全球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張國榮、梅艷芳我相信無人不曉,在去世之後仍然吸引了許多新的影迷,他們是香港流行文化非常著名的代表。」

今年,香港將舉辦近150項國際盛事和慶典,上半年就超過80多項。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下月開幕,將以「也文也武」為主題,策劃不同形式的專題展覽、電影放映、舞台節目及外展活動。未來,香港特區政府會權力推動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推出「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支持香港和內地文化企業投資和推動香港導演的製作,幫助他們拓展內地市場;增加文化交流撥款,支持更多香港藝團和藝術家到香港以外的地方演出,以及參加展覽或活動等等。

不久前,王家衛執導,胡歌馬伊琍唐嫣等上海演員主演的《繁花》成為滬港影人合作的又一個典範。《繁花》出品方,上影集團董事長王健兒在影展開幕式上談到,上影與香港展開了諸多合作,比如上海電影博物館開館十餘年來,一直與香港攜手,帶領上海觀眾感受《孔夫子》《假鳳虛凰》等國寶級電影的光影魅力,讓香港的觀眾欣賞謝晉、吳貽弓等中國電影巨匠的經典作品,去年推出了金庸電影回顧展。王健兒表示,未來兩年上影會在新技術,尤其是ai領域加強與香港專業機構以及香港高等院校實驗室的合作,推動電影生產。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