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的春節檔堪稱炸裂。
口碑方面。
第一梯隊的電影,都集中在8分左右。
《熱辣滾燙》7.9分,《第二十條》7.7分,《飛馳人生2》7.7分。
第二梯隊的影片,評分也都穩定在7分左右。
《熊出沒》6.9分,《紅毯先生》6.8分,《目中無人2》7.2分。
一大波作品讓人應接不暇。
票房方面。
整個大盤總票房突破了80億,觀影人數超過了1.63億,創造了新的紀錄。
2023年,這個數字是67.66億,2022年是60.40億,2021年是78.43億,2019年是59.05億。
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電影市場逆勢而上,可喜可賀。
這還不是最炸裂的。
過去十多年,春節檔的電影分布已經形成了一個公式:
「2部最賣座的電影你追我趕+1部《熊出沒》穩定輸出+1部影片跟著蹭吃蹭喝+其他影片只能吸尾氣」。
比如2023年。
《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爭第一,《熊出沒》穩定賣了14.95億,《無名》蹭吃蹭喝混到了9億,鄧超的《中國乒乓》吃了一肚子氣。
再比如2022年。
《長津湖之水門橋》和《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各領風騷,《熊出沒》穩定賣了9.77億,《奇蹟·笨小孩》也是蹭吃蹭喝拿到了13.79億,而《四海》《狙擊手》雙雙吸了尾氣。
02、
可是到了今年,這個公式變了。
今年春節檔的冠軍基本被賈玲的《熱辣滾燙》鎖定。
但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它的最終票房將鎖定在35億。
過去幾年的春節檔冠軍,最終票房基本上40億打底。
這意味著,春節檔的蛋糕更大了,但是冠軍分到的蛋糕更小了,大家的水平更接近了,競爭更激烈了。
現在春節檔的公式變成了,「3部電影三國殺+1部熊出沒巨無霸+其他影片全都吃癟」。
用四個字總結就是,贏家通吃。
我們注意到,前三名的影片《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口碑接近,最終票房將分別定格在35億+、30億+和24億+,從傳統的「二人轉」變成了「三國殺」。
我們注意到,原本是另一個賽道的《熊出沒》,今年迎來大爆發,票房走勢驚人,一度劍指20億+。
目前勢頭回落,但也能收割18億+的票房,它已經成為動畫電影里的巨無霸。
我們還注意到,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前幾名分完蛋糕後,後幾名能吃到的剩飯所剩無幾,有的連尾氣都吸不到。
8部春節檔影片中,竟然有4部宣布撤檔,其中就包括寧浩和劉德華合作的《紅毯先生》,彭昱暢和李庚希的《我們一起搖太陽》。
謝苗的《目中無人2》最早定檔春節檔,臨上映前知難而退,改網路上映,現在看來相當明智。
春節檔儼然從一個其樂融融的大集會,變成了一個資本角力的斗獸場,強如劉德華、鄧超,也可能賠個血本無歸。
這樣炸裂的春節檔,讓人喜憂參半。
殘酷的競爭確實能倒逼創作者交出更好的作品——
今年春節檔,評分最高的電影成了冠軍,評分最低的電影成了逃兵。
經濟蕭條的情況下,觀眾的錢袋子捂得更緊了,什麼情懷、賣慘、明星效應、噱頭都不管用,我們只為好電影買單。
這是大好事。
但另一方面,如果把春節檔的票房密碼比作一道算術題的話,那麼中國人是最會做題的。
很多創作者僅僅依靠解題技巧,就打開了票房密碼,拍出了公眾眼中的好電影。
03、
遺憾的是,好事和壞事,同時發生了。
我們不妨把前三名的影片做個對比,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
《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三部影片,有著以下三個相似點。
其一是「速成」。
《熱辣滾燙》是翻拍片。
賈玲寧可花1年時間減肥100斤,不肯花一半精力寫一個原創劇本,直接拿現成的拍攝。
《飛馳人生2》是續作。
為了吃前作的紅利,韓寒直接把張馳復活,把第一部換了一種方式又拍了一遍。
拍攝周期3個月。
《第二十條》呢?
是張藝謀看完《狂飆》《漫長的季節》後,把兩部劇的幾個演員約過來,迅速攛了一個劇本。
拍攝周期2個月。
當然,一部電影的質量與拍攝周期沒有直接關係。
《奧本海默》的拍攝周期也不過57天。
但三部賣座電影都選擇這種「速成」的方式,就不是偶然了。
其二是「喜劇元素」。
如果把三部片連著看,你一定會串戲——
三部影片堪稱「喜劇人的團建」。
比如雷佳麗同時在《熱辣滾燙》《第二十條》擔任主演,演的都是窩窩囊囊的角色;
比如馬麗在《熱辣滾燙》里當完評委,轉身就跑去《第二十條》和雷佳音插科打諢;
比如魏翔這邊在《熱辣滾燙》里和馬麗鬥嘴,那邊就在《飛馳人生2》里給沈騰使絆子;
還有喬杉,剛在《熱辣滾燙》里出軌,又在《第二十條》里做起了奸商;
喜劇人的到處趕場,說明了喜劇元素成為春節檔里最重要的元素。
大過年的,大家去電影院就圖一樂,你只要能讓觀眾笑了,電影就成功一半了。
其三是「很燃的結尾」。
《熱辣滾燙》就不用多說了。
結尾暴瘦後的賈玲站上拳擊場,足夠驚掉觀眾的下巴,觀眾情緒也在她記憶閃回的一幕幕中推向了高潮。
《飛馳人生2》不遑多讓。
片尾的賽車戲裡,新老張馳重逢,兩輛賽車合體時,那種獨屬於男人的熱血與浪漫讓人熱淚盈眶。
《第二十條》自然也少不了這樣的段落。
窩囊了整場的雷佳音,最後時刻化身正義戰士,一番慷慨呈辭,說得觀眾眼淚汪汪的。
04、
至此,我們就能總結出解鎖票房密碼的公式:
春節檔的賣座電影,無一例外都是「情緒電影」。
情緒電影=一個現成的故事+大量喜劇元素填充+最後來個燃爆了的結尾。
總結出這套公式的,不是別人,就是張藝謀。
他從《長城》之後,開始拍攝「小而美」的類型片。
《影》《一秒鐘》《堅如磐石》《懸崖之上》《狙擊手》,無一例外,全都是這種類型。
這些電影口碑不俗,票房尚可。
老謀子像一個退休老幹部一樣,打打太極,跳跳廣場舞,逐漸淡出主流視野。
直到去年的《滿江紅》,他第一次使用了這套公式,收到了奇效。
岳飛與秦檜,現成的歷史故事,稍微改編一下就是一個劇本;
在山西一個大院里,攛一波人,拍攝周期極短,最初打算一鏡到底,幾天就拍完,後來放棄,但總的拍攝周期也就一個多月。
喜劇元素不能缺少,沈騰、岳雲鵬、潘斌龍、魏翔就是喜劇保證;
對了,結尾一定來個燃的,哪怕是秦檜,也讓他來一次演講,或者讓萬人一起朗誦《滿江紅》,主打一個氣氛到位。
就是這麼一個看似不高明的公式,讓《滿江紅》打敗了《流浪地球2》,大賺45億,也讓老謀子重回事業春天。
今年,張藝謀又使用了這套公式整出了一部《第二十條》。
沒想到賈玲和韓寒兩人,早把這一套學去了。
徒弟比師傅用得還順溜,《熱辣滾燙》和《飛馳人生2》全都壓了他一頭。
05、
有趣的是,同樣偷師張藝謀,賈玲和韓寒的表現卻是兩個極端。
賈玲這邊是極度高調。
客觀來說,《熱辣滾燙》儘管是部翻拍片,卻是春節檔里完成度最高的一部電影。
相比原作,本片進行了大量本土化的改編,加入了很多打動人的細節,結尾還來了次「李煥英式」的反轉,成為第一實至名歸。
電影有很多可宣傳的點,但給人的感覺總是拿減肥說事兒,賈玲自己也打了一波組合拳進行宣傳。
前期發小作文巧設懸念,電影上映後立刻接受央視等媒體採訪獲得海量曝光,然後參加路演再配合小作文進行「補拳」。
過去幾天,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賈玲減肥」刷屏了。
今年的賈玲有多火?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去年《狂飆》爆火,高啟強巔峰時的微信指數是11億,今年賈玲的微信指數是35億。
這波營銷不僅讓電影票房攀升,也讓賈玲成為全民勵志女神,當然過度營銷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賈玲本來擁有足夠的話語權,自己都發文說電影與減肥無關。
但在真正宣傳時被資本推在了台前,無法迴避的還是減肥。
她是變瘦變美了,但狀態明顯疲憊多了。
未來她的減肥紀錄片還會上線,我們不僅要問,《熱辣滾燙》究竟是一部電影,還是一部減肥紀錄先導片?
被推上神壇的賈玲,以後還有變胖的權利嗎?
與賈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寒。
春節期間,社媒上10個熱搜恨不能有7個是賈玲減肥,可熱搜上看不到韓寒。
韓寒不僅沒上熱搜,《飛馳人生2》上映前後,他沒發過一條動態。
在宣傳上一部《四海》時,他可是不遺餘力,發了很多篇小作文的。
韓寒社媒粉絲4000多萬,《飛馳人生2》首日票房第一,次日被《熱辣滾燙》反超。
作為導演,他如果在這個節點上發一篇動態,整幾個熱搜,《飛馳人生2》完全可能僅僅咬住《熱辣滾燙》,春節檔冠軍的歸屬還真說不準。
要知道《飛馳人生2》最大的短板,就是缺少話題度。
但韓寒卻沉默得可怕。
唯一的解釋就是,片方在宣傳時有意「去韓寒化」。
韓寒之前都是投資人眼裡的「乖乖男」,只拍標準的「豆瓣7分電影」,小鎮男女+韓式金句+愛情與賽車,電影票房一直很穩定。
直到拍《四海》,他放飛了一把,大過年的拍人出車禍,直接把口碑干廢了,韓寒從春節檔的香餑餑變成了規避詞。
片方在宣傳時,有意淡化韓寒,突出沈騰,強調喜劇,弱化賽車。
《飛馳人生2》創造了韓寒的口碑之最和票房之最,但卻是他最憋屈的一次。
我們不禁要問,韓寒這一次你贏了,但你開心嗎?
06、
當公式流行,套路遍地,春節檔里就會出現大量同質化的「好電影」。
它們從題材到笑點,從演員到結尾,都那麼相似,相似到讓人笑中帶淚,也讓人索然無味。
而春節檔里的失意者,無一例外全都沒有套這個故事。
我們以《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和《目中無人2》三部影片為例。
寧浩是中國近20年最優秀的喜劇導演,他最擅長拍大家喜聞樂見的鬧騰喜劇,他按照公式創作,完全可以拍一部賣座喜劇片。
但他說:「我們不缺很熱鬧的片子,我自己也煩了。」
於是拍了一部安靜到詭異的《紅毯先生》,據說劉德華拿到劇本直接驚呆了,一度想辭演,但考慮再三接演了本片。
兩人也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慘重代價。
影片上映幾天,票房墊底,寧浩黑臉,劉德華尷尬,最後電影直接撤檔。
韓延之前拍攝過《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絕症題材的,口碑和票房都很優秀,
這次的《我們一起搖太陽》作為「生命三部曲」的結尾,本該有個更好的回報。
但它選擇在春節檔上映,一部講述重症患者的電影直接和春節氣氛相衝,儘管韓延做了很多努力,擋不住影片撤檔的命運。
謝苗的《目中無人2》,本是他暌違銀幕多年厚積薄發的作品。
一部披著武俠風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但因為星味兒不足,喜劇元素不夠,結尾不夠燃,最後沒能登上大銀幕。
可見,春節檔的門檻高了,但是留給創作者的創作路徑也變窄了。
電影圈的「天」,變了。
曾經的陽關道快要變成了獨木橋,能從這場廝殺追逐中活到最後的電影,確實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但也長成了一個樣子。
糟糕的是,曾經的爛片爛得千姿百態,如今的佳作好得千篇一律。
這是今年春節檔產生出的新困境。
我們不排斥翻拍,允許營銷炒作,不拒絕公式和套路。
但更應該用更包容的心態允許創作者試錯,鼓勵他們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不然假以時日,電影院里所有賣座的影片都將成為這個時代的樣板戲。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