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娛樂頭條 3305℃

封面新聞記者 文康林

我國民間有「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龍生九子」興起於何時,具體有哪些龍子,名稱各是什麼,歷來說法不一。

龍生九子出自何處?

「龍生九子」之說出自何處已不可考證。兩宋之際學者曾慥在《類說》中收錄有「龍生九子」條目:「《龍生九子》:瓠子初決,有蛟龍從,九子自決口逆上,濺波流沬數里。」不過,《類說》並沒有記錄九子名稱和脾性,似乎九子的傳說還未豐富。

明代楊慎(1488—1559年)在《詞品》中說,曾看到陸文量(名容)(1436—1497年)《菽園雜記》記載:「《博物志·逸篇》曰,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博物志》是西晉博物學家張華(232—300年)撰寫的志怪小說集,內容包羅萬象。如果陸容所說不假,早在西晉時期就有了「龍生九子」的說法。

目前較早完整地收錄了「龍生九子」的著作是明代李東陽(1447—1516年)的《懷麓堂集》和楊慎的《升庵集》。李東陽所處時代,已很少有人知道「龍生九子」具體指什麼。當李東陽被問及九子名目時,他自己也不清楚,只記得年少時在某本雜書中看見過。李東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向編修羅玘請教,羅玘也不清楚,又向自己老師請教,才記錄下九子中五六子。李東陽又請教吏部員外郎劉績,劉績從自己記錄的筆記中找到了一些條目,但也沒有寫清楚具體出處。李東陽把羅、劉二人的記錄對照整理,總算湊齊了九子數量。

從李東陽整理「龍生九子」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我們的文化傳承很不容易,如果沒人記錄、整理,文化就會失傳。不過,文化在整理、傳承中也會發生偏差,出現分歧。楊慎《升庵集》中也記錄了龍生九子,他說是李東陽告訴他的,但他記錄的九子和李東陽的記錄又有不同。

龍生九子不成龍

按照李東陽的說法,龍生九子,分別為以下九子: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囚牛

老大囚牛,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好音樂,一般被刻在樂器上。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睚眥

老二睚眥(yá zì),形狀為龍身豺首,嘴銜寶劍,怒目而視,性格剛烈,嗜殺好鬥,所謂「睚眥必報」,一般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處。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嘲風與鴟吻、蚩吻、螭吻等有時被認為是同一種龍子

老三嘲風,形狀為恐怖的鳥類,像怒目圓睜的鳳凰,喜好居於險要的高處,一般刻在殿角或屋頂上。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蒲牢

老四蒲牢,又稱「徙牢」,形狀像龍但非常細小,喜歡大聲鳴叫,一般洪鐘頂上用作提梁的獸鈕就是它。傳說蒲牢生活在海濱,害怕鯨魚,遇到鯨魚就會鳴叫,因此鑄有蒲牢形象的大鐘,通常用刻畫有鯨魚形象的鐘槌撞擊,以便讓鐘聲更加洪亮。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狻猊

老五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狻麑」,是獅子的古稱,被傳為龍生九子之一,一般刻在佛座、香爐、銅鏡和脊獸上。

老六霸下,又名「龜趺」「填下」「龍龜」,形狀似龜有齒,喜好負重,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一般多刻在石碑、石柱的底部。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狴犴

老七狴犴(bì àn),又叫「憲章」,形狀像虎頭或獅子頭,有威嚴,好訴訟,一般刻鑄在監獄門上。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霸下、贔屓、負屓有時都是指同一種龍子

老八贔屓(bì xì),有時稱「霸下」,有時稱「負屓」,風雅斯文,形狀像龍,一般盤繞在帶文字的石碑頂部或兩旁。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鴟吻」(鴟尾)也被認為是「嘲風」演變而來,有的也作蚩吻、螭吻等

老九蚩吻(chī wěn),也作「螭(chī)吻」「鴟(chī)吻」「鴟尾」「鴟甍(méng)」「好望」「鰲魚」「水麒麟」等,形狀為龍頭魚身,也像無尾的蜥蜴,喜歡吞火,喜歡在高處東張西望,一般安裝在殿脊或屋頂。

其中,有時民間又將與石碑一起的霸下和贔屓合二為一,通稱為贔屓,負責負重。有時同在殿脊或屋頂上的「蚩吻」與「嘲風」也被認為是同一種龍子。「鴟吻」(鴟尾)也被認為是「嘲風」演變而來,兩者同為鳥類形象。

按照楊慎的說法,老大是贔屓,喜好負重;老二是螭吻;老三是蒲牢;老四是狴犴;老五是饕餮(tāo tiè),形狀為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非常貪婪;老六是(蟲八)(蟲夏)(bā xià),常被誤作「蚣蝮」,喜歡水,一般被雕刻在橋柱、橋頭或橋底,也用作屋頂滴水的神獸;老七是睚眥;老八是金猊;老九是椒圖(jiāo tú),形狀像螺蚌類,經常為閉合狀態,喜歡僻靜,門上的銜環鋪首獸就是它。

還望子成龍?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話龘事兒 - 陸劇吧

椒圖

龍不止生九子

楊慎還記錄了一個金吾,形似美人魚,長有一對翅膀,能通靈,不睡覺,一般負責警戒巡察。

不是說龍生九子嗎,為什麼楊慎還記錄了十子?我國傳統文化中,九在數字中極為尊貴,是陽數之極,如果三就可以表示多,九可算多到極點,無窮無盡。

龍生九子,其實並非具體數量,可以看作龍有無窮無盡的子嗣。謝肇淛(1567—1624年)《五雜組》記載,除了「蒲牢好鳴,囚牛好音,蚩吻好吞,嘲風好險,睚眥好殺,負屓好文,狴犴好訟,狻猊好坐,霸下好負重」之外,又有「憲章好囚,饕餮好水,蟋蜴好腥,蚵蛉(kē líng)好風雨,螭虎好文采,金猊好煙,椒圖好閉口,虭蛥(diāo shé)好立險,鰲魚好火,金吾不睡」。有的只是名稱不同,有的是演變中新增的神獸。龍種為什麼這麼多?是因為真有皇位要繼承嗎?謝肇淛認為,「蓋龍性淫,無所不交,故種獨多耳。」他還列舉了一些龍種:「龍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在古人觀念里,龍何止生九子,可以說龍生萬物。《淮南子》就稱:「萬物羽毛鱗介,皆祖於龍。」

「龍生九子」的傳說可以給我們三層啟示,一是龍生九子不成龍,說明龍的兒子未必能成為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類血統論、出身論不足為訓。二是龍生九子都沒能成龍,各位做家長的何必「雞娃」,非要望子成龍呢?三是「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九子沒有成為龍,那是因為它們各有所好,只要發揮自己專長,也能各顯神通,雖然不像父輩那樣威儀,但每個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成為自己後,還是能像父輩那樣震懾妖魔、驅災除害。

(圖片拍攝自四川博物院「龍行中華」賀歲特展)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