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
無懼洪潮不顧傷情
堅守一線心系鄉親
劉 旭
流村鎮韓台村包村工作隊隊長
北京特大暴雨來襲,劉旭駐村協助韓台村防汛工作,遭遇山洪被泥石流裹挾翻滾了大概20多米,脫險後,他不顧自身傷勢,第一時間聯繫村幹部引導村民開展自救,在劉旭和村幹部們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成功轉移受困村民92人。劉旭在接受村醫簡單治療後,又迅速回到工作崗位上,儘力安撫受災群眾的情緒,穩定民心,共同抗擊天災險情。劉旭說:「作為一名包村幹部,一名共產黨員,在天災面前不能倒下,守護好村民的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防汛備戰排頭兵
危急時刻顯擔當
胡佳辰
公安昌平分局北流村派出所
綜合管理一隊副隊長
應急救援主力軍
「汛」速馳援化風險
孫忠偉
昌平區應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綜合
救援大隊負責人
(孫忠偉為右1)
在流村鎮5個村莊因暴雨與外界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孫忠偉經過6個多小時的徒步跋涉,成為第一支進入失聯區域的應急救援隊伍,為後續開展救援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他與隊員經過近8個小時的轉運,將鎮內全部被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在沙河鎮西二村,他帶領隊員們奮戰5個多小時,安全轉移群眾184人。前後5個日夜的多次往返,孫忠偉帶領隊員們共徒步行進180多公里,營救被困者30餘人,累計轉移被困群眾近300人,與群眾共克時艱,打贏了一場場防汛抗洪硬仗。
用心用情用力
書寫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葛新江
北京市昌平新世紀商城黨總支書記
南口鎮燕磨峪村駐村第一書記
創新社區服務新體系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琚 鑫
回龍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理事長
在回社聯成立初期,琚鑫帶領團隊成員深入社區調研走訪,多方了解需求,最終確定了「以社區造血能力為根本、以社區需求和居民需要為結點、以社區社會組織及第三方社會組織為脈絡」的「1+4」基層治理微循環理念,孵化了「一學院、六組織、五隊伍」的服務模式。他創新社區管理機制,發動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環境治理之中,形成政府管理與居民自治互動互補、多方參與、眾手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順應時代創造不凡
扶貧致富奮勇當先
平軼凡
北京德辰創夢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平軼凡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投身到內蒙古太僕寺旗、阿魯科爾沁旗等地的對口幫扶工作中,充分利用公司自有超市,建立8個重點幫扶縣特色產品銷售專櫃,採取「企業+村集體+貧困戶」的合作方式,實現當地貧困戶「零風險」增收。她利用大型商超的宣傳渠道,先後與多個受援地簽署採購合作協議,累計採購幫扶農副產品600餘萬元,同時主動為阿魯科爾沁旗紅十字會愛心捐款8萬元。平軼凡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新農人的責任與擔當。
創新模式促發展
堅定求索展形象
楊瑞學
中國農機院北京農機試驗站
聯合黨支部書記、站長
楊瑞學帶領企業積極轉變思路,將北京農機試驗站打造成為集種養殖、乳品加工、商務接待、親子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等於一體的產教融合發展新模式。在他的帶領下,北京農機試驗站成為北京第一家參與學校勞動教育並做出卓越成效的旗艦型基地,學生受益累計10萬餘人次,被中國科協認定為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年接待國家行政學院等國家部委、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5萬餘人次;品牌旗下的多個親子體驗活動長期穩居大眾點評榜首。他積極創新擦亮品牌,以嶄新的姿態再啟農機科研新征程。
海歸博士紮根藥物研發
創新科技搶佔醫藥高地
張 斌
北京諾誠健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藥理學及轉化醫學執行總監
張斌擁有15年轉化醫學及創新藥物研發經驗,推動20多項國際1類新葯開發和成果轉化,其中已有13項創新產品進入臨床,1項奧布替尼新葯獲批上市,創造經濟效益超16億元,在國內、國際發表的10餘篇論文中,單篇最高影響因子達14.97。他專長於腫瘤精準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藥物及其伴隨診斷的發現及開發,其主導的創新產品在不同程度上填補國內外市場空白,並實現技術出口創匯,為昌平生物醫藥產業及相關領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不忘初心獻身教育
拯溺扶危心有大愛
趙金旺
小湯山鎮大東流中心小學德育主任
在新疆和田縣支教的兩年中,趙金旺主要負責三、四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任務,成績獲得和田縣第一名,因此獲評北京市優秀援疆教師,和田縣優秀工作者、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23年夏天,趙金旺與家人在在官廳水庫遊玩時,突然發現一名小女孩不慎掉落水中,他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快速游到落水女童身邊,用力將孩子舉過頭頂營救上岸,經過搶救,女孩最終轉危為安,趙金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他心懷大愛,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人民教師的價值追求與責任擔當。
志願服務當先鋒
默默堅守十六年
劉全功
龍澤園街道龍澤苑東區社區居民
他年逾古稀,退休不褪色,微光成炬,點亮社區。每日伴著清晨第一縷陽光,清掃社區步行道,擦拭周邊建設器材;整理社區門口共享單車,參與社區巡邏值守。16年如一日,他的身影從未缺席,古道熱腸守護龍澤家園。社區文體活動中也有他矍鑠的身影,發揮所長擔任康龍體育協會會長,積極籌辦社區體育健身活動近百場,擔當居民業餘生活的貼心人。「心有奉獻,眼有熱愛,手有行動」,是劉全功多年以來踐行的準則,他用愛心書寫著「心有志願人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