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舞劇《詠春》2024新年香港首演圓滿結束。演出後,《詠春》幕後團隊和主演與觀眾分享創作背景與幕後故事。深圳特區報記者耿超逸攝
深圳新聞網2024年1月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劉莎莎)1月7日下午2∶30,《詠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拉開最後一場演出的大幕。演員們收放自如、真情流露的表演,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觀眾,鼓掌聲、歡呼聲、叫好聲不絕於耳。幾次沖台之後,主演常宏基俯身與台下觀眾擊掌,場面溫馨。鎂光燈閃爍,香港觀眾與主演們留下了難忘的大合照,舞劇《詠春》2024新年香港首演完美收官。
演出結束後,主創團隊、演員團隊與觀眾們面對面舉行「演後談」。開誠布公的分享、率性可愛的表達、風趣幽默的回答……主創、主演們的真誠以及對藝術近乎「精神潔癖」般的追求,再度圈粉香港觀眾。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發出邀請,希望主創、主演常到香港交流。
全域圈粉
從明星到路人,從老人到小孩
1月4日至7日,舞劇《詠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連續演出5場,場場火爆。《詠春》春詠香江,華彩璀璨。在這4天時間裡,幾乎每場演出都有香港名人前來觀演。昨日,《詠春》在港首演的最後一場演出,記者遇到了特意帶子女前來觀演的知名模特蔣怡。蔣怡表示,自己本來就很喜歡詠春拳和舞蹈,小朋友也很喜歡,帶他們一起來看,希望加深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香港演員、主持人敖嘉年也現身觀演現場。敖嘉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武術變舞劇非常特別,「不僅想多看幾遍,甚至想參與其中。」
著名歌手、演員葉倩文1月6日晚觀看了《詠春》。看完演出的她激動地說:「看《詠春》時能感受到演員們的精神、體力和愛心。表演很專業,很有福氣看到這樣的表演。」葉倩文稱自己已經成功「入坑」《詠春》,秒變「迷妹」的她期待能再多看幾次。被圈粉的不僅有葉倩文,還有葉童、黃百鳴、呂良偉等明星,無論是創意還是表演,他們都由衷為《詠春》點贊。
香港普通市民對《詠春》也顯示出極大熱情。昨日的演出謝幕時,坐在第一排的香港小朋友kiki忍不住起身站立,手舞足蹈,大聲叫好。記者在演出現場看到,許多香港大學生、中學生紛紛前來觀演。無一例外,他們均給出五星好評,「太美了!太帥了!」舞蹈與武術天衣無縫的結合,儀態萬千又剛勁有力,「既古老又現代。看完我都想去學詠春拳了。」香港啟思中學學生琪兒說。記者注意到,觀眾中不乏白髮老人。年過7旬的香港市民何先生看完演出十分興奮,在《詠春》打卡點打起了木人樁。「非常好,看得我熱血沸騰,也讓我想起了一些往事。」香港詠春體育會成員、葉問的長孫葉港超點評說:「用舞劇這樣的形式來推廣詠春、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效果超乎想像。」
常演常新
百場如一,永遠保持熱情
昨日舉辦的「演後談」,邀請了《詠春》主創團隊,編劇馮雙白,總編導韓真、周莉亞,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出席,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院長陳頌英主持。香港觀眾舉手踴躍,大家都很好奇如此行雲流水、天衣無縫的舞武結合是如何做到的。
馮雙白表示,舞武結合非常難。「20多年前,我曾嘗試過。但學舞的打不了拳,打拳的完全不聽音樂。深圳歌劇舞劇院的演員不簡單。首先他們是專業舞者,其次他們練習了1年多的武術,身體、肌肉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沒有追求、沒有精神,是吃不下這份苦、幹不了這個活的。」還有觀眾對《詠春》的雙線敘事、雙空間切換感興趣。對此,韓真說,「舞台是空間的藝術,舞台創作就是要不停地去創造空間、開拓空間。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英雄。雙空間設置,讓燈光師大春與葉師傅共振。」周莉亞則表示,一切技術都是為藝術服務,空間設置亦然。
《詠春》已經演出超過百場,如何做到「常演常新」?韓真表示,既然選擇了藝術這條道路,多少都得有點「精神潔癖」,「百場如一。演員們一定要保有100分的熱情,把熱愛刻在dna里,從演一個角色到慢慢成為這個角色。」馮雙白透露,兩位編導都是完美主義者。周莉亞表示,常演常新很困難。「大家看到的舞台呈現,是台前幕後所有人付出的結果,必須所有人都保持住這股精氣神才能做到。」
「演後談」第二部分是《詠春》主演團隊與觀眾見面。常宏基、張婭姝、馮浩然、許天慧等演員出場時,觀眾席發出熱烈歡呼。葉師傅的扮演者常宏基說,較之內地的舞台,香港的舞台尺寸「縮小」,台上、台下的距離更近,「需要投入更深層次的情感去表演,做到沒有表演痕迹的表演。」張婭姝則表示,距離觀眾這麼近是很大的考驗,「舞蹈的細節、武術的精氣神都必須非常到位,才能感染觀眾。」4天5場,香港首演圓滿成功,通過這次演出,深港文化得到更好交流。「演後談」結束時,在場觀眾表達了不舍之情,有香港觀眾發出「再來香港演出」的呼聲。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