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依然上流 神曲引來主流

娛樂頭條 6927℃

專輯依然上流 神曲引來主流 - 陸劇吧

專輯依然上流 神曲引來主流 - 陸劇吧

專輯依然上流 神曲引來主流 - 陸劇吧

專輯依然上流 神曲引來主流 - 陸劇吧

專輯依然上流 神曲引來主流 - 陸劇吧

  ◎愛地人

  2023年的華語樂壇,你最愛的是哪首歌?你看過哪一場記憶猶新的演唱會?你為了什麼音樂事件和別人激烈爭論過?

  在年末回憶這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經歷了演唱會市場的突然開放,我們經歷了一首又一首神曲的傳播,我們還經歷了《羅剎海市》引發的懸案,以及因為「五月天」演唱會而參與的討論。雖然,這一年並非是樂壇的大年,不像華語樂壇歷史上的1994年、1999年——新人輩出、神仙打架,但同樣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間、優質的作品,還出現了ai歌手這個群體。如果從未來的角度來看,或者2023年還是某種意義上的元年……

  專輯不再是主流

  但依然代表上流

  我們首先把目光的焦點集中在12月15日這一天,因為代表目前華語樂壇頂尖唱將的兩位女歌手袁婭維和小霞(黃綺珊),同時在這一天發行她們的年度專輯。無獨有偶,還是12月15日這一天,「mc hotdog熱狗」、盧冠廷、關浩德等一眾新老歌手,也推出自己的個人專輯——難怪有人戲稱這一天是今年華語樂壇的專輯日。在接下來的幾天,蕭敬騰、鄧見超、裘德、宇兒、曹楊、蔣一僑等歌手,也在單曲為王的大環境下紛紛推出自己的專輯,讓2023年底的樂壇變得熱鬧起來。

  之所以這麼多歌手選擇在年底發行專輯,說起來也不算意外,原因主要不外乎有兩點:一是進入新年後,歌手會逐漸忙於跨年等活動,唱片市場將會進入冬眠期,要到三月才逐步恢復——所以歌手都會趕在年底這個檔期儘快把自己的專輯推向市場。另一方面則是很多歌手考慮報名台灣「金曲獎」,而「金曲獎」的報名原則是上個自然年內在台灣地區首發的專輯——所以歌手們會踩著年底的限期,在截止日前先上線自己的新專輯,從而獲得來年的報名資格。

  雖然年底新專輯頻頻亮相,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專輯早已經不再是華語樂壇的主流。當年張學友憑藉《吻別》賣出世界紀錄的盛況,已經無法再重現了。

  打開目前國內的幾個主要音樂app,你就會發現單曲常常會混雜在專輯的歸類里,以至於你想找到一個完全只呈現專輯的條目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歌迷,習慣了數字音樂的聆聽模式,那種從第一首到最後一首的聽歌習慣,早就被各種大數據推薦、歌單及隨機模式所取代。

  即使如此,專輯這種形式,至少在專業的範疇依然還是代表歌手階段音樂的總結,也代表著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名片。所以,除了林俊傑、王心凌和黃綺珊這些出自唱片業黃金時代的歌手會把製作專輯當成自己音樂事業的主線之外,就連「時代少年團」、周柯宇、易烊千璽、蔡徐坤、希林娜依·高這些當代的流量藝人,同樣會推出精心製作的全長專輯。

  這也說明如今的華語樂壇,雖然專輯已經不是音樂的主流載體,但依然代表著一種品質和格調,代表著一個歌手最為完整和系統的音樂表達,是樂壇最上流的音樂載體。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現在對於專輯的定義也正在改變。像陳奕迅的《chin!up》總共收錄了八首作品,放到二十年前,很容易被當成一張介於迷你專輯和專輯之間的唱片。而蕭敬騰在年底推出的專輯,也只有六首作品。其他像馬嘉祺、陳卓璇等歌手的專輯,曲目也均在四五首之間——在以前算是很標準的ep專輯,但如今也被稱為專輯。這不禁讓人好奇,專輯這種形式在未來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音綜節目不算少

  但沒有一個爆款

  2023年的音綜節目依然有很多,卻沒有一個能達到爆款的程度,一些之前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節目最終也是潦草收場。

  2023年音綜節目的主旋律,還是ip的延續。像《中國好聲音》《樂隊的夏天》《我們的歌》《聲生不息》和《時光音樂會》等節目都曾經在歷史上獲得過成功,但在2023年都沒有延續輝煌。其中,《2023中國好聲音》還因為牽涉到李玟家屬爆料的一些負面新聞,使得節目在播到一半時停播,此後也再沒有任何復播的消息。這在國內音綜節目歷史上還是首次出現。

  停辦一年的《樂隊的夏天》今年高調復出。但由於節目模式並沒有創新,參演樂隊也缺少之前的話題性,所以整季節目下來並沒有太多特別之處。除了一首《大夢》因為戳中無數平凡人的心肺之外,其他舞台的討論度也僅僅只停留在關注這個節目的少數樂迷之間。

  至於《時光音樂會》和《我們的歌》這些以往依靠情懷而獲得認可的節目,因為歌手的選擇、作品的改編,都沒有太多的新意,使得節目進入了一種審美疲勞狀態。而《聲生不息》在2023年先是辦了「寶島季」,繼而在年底又推出了「家年華」。只是由於缺乏2022年「港樂季」的題材及鮮明陣容,所以到目前為止討論度遠不如昔。

  除此之外,今年由騰訊視頻主推的《舞台2023》,以及芒果tv出品的《青年派計劃》,都是主打年輕音樂人、未來新勢力的節目。但兩個節目不僅在播出過程中沒有留下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選手、話題,就算是走到最後的年度冠軍也完全沒有關注度。其中,雙平台同播的《青年派計劃》甚至在播出一段時間後,被湖南衛視移出了周末黃金檔——這也說明了收視率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優酷推出的《劇好聽的歌》,雖然有鮮明的主題,但由於在製作過程中還是進入常規的音綜節目模式,導致電視劇和音樂這兩個點沒有平衡好,使得節目變成了ost版(原聲音樂)的《我是歌手》。於是在播出沒多久,就已經缺乏討論度了。

  綜合下來,2023年的音綜節目已經到了瓶頸期的最瓶頸:缺少創新的概念和形式;嘉賓的選擇範圍過窄——經常有歌手一年同時參演幾個音綜節目;再加上這幾年在作品的選曲和改編上,都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此種種,使得現在的音綜節目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拐點。

  更重要的是,今年雖然有那麼多音綜節目,但真正能夠達到出圈的音樂作品卻一個沒有。

  神曲競爭很激烈

  正規軍降維打擊

  往年的華語樂壇,神曲領域似乎是一個平行於音樂產業的存在:很多歌手並非出自專業的音樂體系;很多神曲也是粗製濫造,有些甚至不僅庸俗、還很低俗。

  今年雖然依然還有那種只活在短視頻平台的神曲,但更多的神曲背後,卻出現了專業的影子。也可以說短視頻神曲所帶來的流量實在是太有市場價值了,讓主流歌手也開始重視起這個重要的渠道。從年初開始,汪蘇瀧和容祖兒的《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李榮浩的《烏梅子醬》等歌曲,就開始在很多短視頻平台傳播。它們或者是作為bmg(背景音樂)出現,或者是被各種翻唱及改編。像《烏梅子醬》這首歌曲,更因為樂評人引發的討論而加劇了作品的傳播度。

  這兩首很具代表性的年度神曲實際上都出自歌手的專輯和作品輯。它們的創作初衷並非只是在短視頻平台播放,甚至像《烏梅子醬》本身還不是李榮浩專輯的主打歌。但恰恰因為歌曲的旋律悅耳動聽,適合大眾傳播,再加上某些因素的催化,使得這些音樂工業水準的作品,開始下沉到短視頻市場。當專業的音樂人有意無意地下沉到這個市場,以前那些低俗的短視頻神曲很快便交出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歌手黃琦珊在年初推出的《向雲端》,以及她和年輕歌手希林娜依·高在央視春晚上演唱的《是媽媽是女兒》,也是2023年的年度神曲。這些歌曲同樣不是特意為短視頻市場投放的。《是媽媽是女兒》本身是一首母女題材、晚會類型的歌曲,卻因為悅耳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一夜成名。這些也說明音樂傳播的終極特點,還是歌曲本身的優質。

  當然,短視頻神曲的傳播除了音樂本身的屬性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即互聯網話題的助力。像刀郎的《羅剎海市》,就在發行一段時間後因為被一些網友進行了解讀——這種解讀還通過互聯網被不斷接力,從而引發了全網大討論,讓這首原本很難被認為有傳播屬性的歌曲成了2023年度標誌性的熱度。

  另外,一首幾年前的老歌《一笑江湖》也在2023年翻紅。而起因則是「科目三」舞蹈把這首歌當成了背景音樂。隨著全網出現了模仿「科目三」舞蹈的熱潮,這首魔性的現代國風作品也成了2023年下半年響遍大街小巷的神曲。其影響力還傳播到了其他國家和地區,以至於2023年12月,當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來中國進行《天鵝湖》巡演時,演員返場謝幕時都跳起了「科目三」。「科目三」是2023年樂壇土味文化逆襲的代表,而它背後的傳播助力劑則離不開短視頻的視覺屬性——這也是這個時代神曲的特點之一。

  無論如何,短視頻神曲趨於專業化是一件好事,意味著有更多專業的公司開始進入到這個領域。像今年同樣在網路爆紅的《可能》,其出品方就是在行業內很有名的「銀河方舟」——良幣終於要驅逐劣幣了。

  每周都有演唱會

  火爆後又潑冷水

  2023年的音樂演出市場簡直可以用魔幻來形容。

  3月26日,隨著老狼的「時光流轉」演唱會在凱迪拉克中心上演,停滯了三年多以後北京首個萬人級別的演唱會開啟。也就在同一周的時間裡,李榮浩的南京演唱會、毛不易的杭州演唱會、張傑的廣州演唱會等等大型演唱會也紛紛拉開大幕。2023年演唱會的井噴期開始了。

  很快,歌迷就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幸福來得突然,隨之而來的卻是幸福的煩惱——每到演出門票預售時,都不約而同出現了秒罄的情況。這種情況甚至很快到了不分歌手程度——無論是什麼歌手,只要是在萬人級別的場館辦演唱會,就很難搶到門票。這也很快引來了關於演唱會門票實名制、如何整治黃牛以及門票售賣平台的程序是否合理等等問題。

  由於整整三年都處於停滯狀態,所以2023年演唱會市場重啟後,不僅歌迷「報復性」消費,歌手也是「報復性」巡迴。像伍佰、劉若英、梁靜茹、張信哲和「五月天」等歌手及樂隊,不僅跨越多個城市進行演出,而且常常在一個城市演出多場,有時候還因為供需關係進行加場。北上廣深,以及南京、杭州、長沙等一二線城市,已經無法滿足整個市場要求。於是,薛之謙把演唱會巡迴到了衢州,張信哲則去了唐山,張韶涵更是去了縣級市義烏,周杰倫也去了呼和浩特、太原等城市——這些城市原本都並非演出商考慮的地方。這種演唱會的下沉現象,也說明2023年的演唱會市場有多火。

  由於競爭激烈,歌手之間也紛紛拿出絕招,尤其是在嘉賓層面煞費苦心。比如李宇春的成都演唱會第二場,請到了吳青峰;李榮浩的杭州演唱會嘉賓則是陳奕迅。這種頂流歌手作為嘉賓的出現,無形中也帶動了演唱會的票房。比較特別的還是伍佰,由於在演出過程中常常被歌迷搶唱,所以到後來伍佰乾脆在關鍵段落不再演唱,而將機會交給了全場歌迷的大合唱。一時間,這也成為他演唱會的風格。

  不過,從十月黃金周之後,由於之前大半年的消費過多,演出市場開始逐漸降溫:一些歌手的演唱會門票甚至出現了滯銷的現象,黃子韜的演唱會門票更因為大跳水引來了很多人的嘲笑。

  2023年的演出市場,最終還因為兩個音樂博主質疑「五月天」在演唱會上沒有真唱,轉到了另一個方向。雖然市場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但關於「五月天」到底有沒有假唱至今還沒有定論。由此引發的關於墊唱算不算假唱、「五月天」到底有沒有墊唱等問題,都給之前熱火朝天的演出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chatgpt火了

  樂壇需不需要ai?

  如果要給2023年選一個關鍵詞,那麼chatgpt肯定是重要的選項之一。

  2023年,隨著chatgpt在技術上的提升,ai從概念開始進入尋常人的生活,而音樂圈也很快感受到了ai的侵襲。年中起,b站開始出現了很多孫燕姿版本的《發如雪》《黃昏》《熱帶雪雨林》《無地自容》等歌曲——這些歌曲別說不是孫燕姿唱的,甚至有些是她根本就沒想過會唱的歌曲。事實上,這些歌曲的演唱者,只是在收集孫燕姿的數據後由ai技術訓練和指導出來的ai孫燕姿。除了ai孫燕姿,還有ai黃家駒。正是因為ai的技術,讓黃家駒也能演唱他生前還沒問世的陳奕迅作品《單車》——這頗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味。

  甚至就連音樂人自己也開始涉及到這個領域。2023年3月14日這天,陳珊妮發行了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單曲就是由她指導其ai模型所唱,而非她本人直接進行錄音。曾經的香港「廟街歌王」尹光,同樣利用ai技術完成了一首由自己和ai對唱的作品《dear myself》。一時間,這首歌成為了香港樂壇今年的年底金曲;他本人更是因此大有問鼎今年香港樂壇歌王之勢。

  除此之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在2023年宣布與王力宏的「宏聲文化」合作,並聯手打造了華語樂壇首位官方授權的「全ai」歌手——ai力宏。其翻唱的《letting go》從單曲封面到mv,均由ai製作完成。另一個重要的音樂平台「網易雲音樂」,同樣由旗下的ai音樂實驗室,為淘寶官方ip吉祥物淘小寶定製了ai音色,並完成了ai神曲《尊嘟就醬》。

  儘管ai音樂的未來還不明朗,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這將會成為一個新的戰場。

  (作者系著名樂評人)

來源:北京青年報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