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周振天話劇《軌道》劇本研討會在京召開,小車站反映大時代

新京報訊 日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視聽藝術委員會在京召開了「話劇《軌道》劇本暨新時代現實主義創作探索研討會」。劇作家周振天新近創作的四幕話劇《軌道》劇本,以「一帶一路」為背景,以中歐班列軌道旁的「有奔頭飯莊」為場景,通過一個物流集散車站面貌的變化,反映當代社會生活和新一代鐵路工作人員的精神風貌。研討會上,十多位戲劇專家和學者對話劇《軌道》劇本的思想意蘊和藝術表達進行了充分討論,高度肯定劇作的時代特徵和現實主義創作的探索意義。小車站,大背景,小人物,大時代,有很強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十多位戲劇專家和學者對話劇《軌道》劇本的思想意蘊和藝術表達進行了充分討論。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指出,今年是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周年。借《軌道》劇本的研討重溫講話精神,很有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衝突和掙扎」。這也是新時代現實主義創作的具體要求。周振天創作的《軌道》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對百姓產生的影響入手,寫出了生活日常與喜怒哀樂,寫出了萬家燈火與苦辣酸甜,他把劇中人寫活了,讓讀者感到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人。

中央文史館館員仲呈祥說,《軌道》能從生活出發,編創出生動的故事,塑造出有個性有命運感的人物,實屬不易。關於題旨深化和意象營造,「軌道」之「道」,既是物質生活之道,亦為精神追求之道。《軌道》再一次證明了,任何宏大敘事和熱門選材,都要進行審美化、藝術化的創新化的表現才能成功。中國話劇協會副主席汪守德稱《軌道》是一個高級的文本,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劇作,「這些年我們話劇創作雷同化、概念化、同質化的現象比較普遍。這部戲恰恰是相反的,去雷同化,去同質化」。

《軌道》創作者周振天與各位專家充分交流意見,感謝諸位的真知灼見,進一步打磨劇本,使其臻於完善,力求以話劇精品與觀眾見面。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