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開個店要等20多天,現在店鋪一裝修完就能開業,相當於節省了一個月的租金。」在上海人大執法檢查座談會上,瑞幸咖啡浦東門店負責人直言,「瑞幸是浦東『一業一證』改革的受益者,我們最不擔心的就是浦東的門店。」
《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是市人大常委會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授權後出台的首部浦東新區法規,被列為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項目。
法規實施兩年來,多少經營主體從中受益,這塊立法試驗田上複製推廣了哪些創新成果?從數據中可窺一二。
截至目前,浦東新區累計發行業綜合許可證10059張(法規實施以來累計發放8180餘張),全市累計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5.7萬張(包括浦東新區),平均審批時限壓縮減近90%,申請材料壓減近70%。
在7月2日舉行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上,常委會委員點贊首部浦東新區法規釋放的積極效應。
化繁為簡的開店故事
首部浦東新區法規背後,有很多精彩的開業故事。
在上海擁有1300多家門店的瑞幸,這幾年的擴張步伐很快。自2017年進入上海市場後,每年增加20-30家門店,去年一口氣又在浦東開出130多家。「頭一天提交資料,第二天就辦出了證,效率大大提升。居民前一天晚上看到店門口還放著一堆裝修材料,第二天一早出門發現,這家店已經開業了!」瑞幸相關負責人感嘆,這個審批速度讓裝修和開業做到了無縫銜接。
「我們的感受就兩個字——『便捷』。」日本連鎖式便利店羅森與瑞幸一樣感同身受。「原本要折騰兩三個月,來來回回跑好幾個部門,現在只需三到五個工作日,在材料準備齊全的情況下,到線下辦理窗口當天就能辦結。」
清美集團則講述了預製菜的故事。「醬爆豬肝這道菜品,豬肝屬於肉製品,蔬菜屬於農副產品,還有料包。以前,肉製品、農副產品和料包各需要一張生產許可申請,『一業一證』改革明確了預製菜品類後,現在我們就不用跑那麼多部門了。」今月2月,清美僅用2個工作日就完成了預製菜生產許可申請,將在這個食品新賽道上大展身手。
審批環節的大幅壓減,有效降低了開店成本,使企業受益良多。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說,「一業一證」是一項難度極大的系統性改革。過去開店往往要辦好幾張證,很多企業「不知道要辦什麼證」「不清楚如何辦」,針對痛點,浦東新區整合行業准入條件和材料清單,再造行業准入審批流程和管理模式,推動審批服務管理從「以政府部門供給為中心」向「以市場主體需求為中心」轉變。簡而言之,就是化繁為簡,變「多證可營」為「一證准營」。
以開一家便利店為例,過去企業要獲得5張許可證,包括食品安全、煙草專賣、藥品經營、醫藥器械銷售等許可。「一業一證」改革後,企業只要辦理一張綜合行業許可證,辦證從95個工作日縮減到5個工作日,申請材料減少81%,填表要素減少69%,大幅降低了企業在市場准入方面的制度性成本。
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如果說,「一業一證」改革讓瑞幸、羅森感受到的是「化繁為簡」的便捷,那麼,令澎立生技欣喜的則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首創改革。
「一直以來,我們這塊領域處於模糊的灰色地帶。」澎立生技企業負責人說,「之前做的動物實驗,主要用作獸用藥,由科委來管。而現在開展的與人體相關病原微生物的動物實驗,主要用作人類抗感染藥物,這就遇到了申報難題。科技部門說,『這超出了我們的監管範疇』,衛生部門表示,『我們不管動物,只管人』。」
澎立生技拋出的這道題,浦東沒有說「不」。去年,澎立生技去年拿到了全國首張「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動物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行業綜合許可證,由此,使用活體動物開展人用藥研究「准入管理空白」難題得以破解。
審議中,常委會委員們認為,企業提出的新需求,給政府部門帶來了一系列新挑戰,但是一旦破題,就能助推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盒馬的發展就離不開浦東的改革。2015年,「盒馬鮮生」申請工商註冊時,將商超和餐飲兩者放在一家公司里註冊,這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一些超市賣場,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新業態,但浦東沒有一拒了之,而是利用自貿區的一系列創新機遇,由浦東企業服務中心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最後促成了「盒馬鮮生」的誕生。如今,「盒馬鮮生」這個從浦東生長出來的新業態,已在全國28個城市開出了超300家門店,成為上海「在線新經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無論是化繁為簡,還是從0到1的首創,考驗的是政府部門「內功」。「這不是簡單的『並聯審批』,而是站在企業側考慮問題,改變『九龍治水』,再造行業管理架構。」浦東新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處負責人表示,改革要破「跨行業」的藩籬,改變之前各審批部門各自為戰的局面,以「業務流程革命再造」為導向,打響做優「一網通辦」的引領性創新,著力打造「放管服」改革的一個浦東樣本。
讓更多經營主體享受改革紅利
「一業一證」改革取得積極成效。調查問卷顯示,受訪市民對「一業一證」成效滿意度達到84.41%,其中在浦東新區滿意度超過91%。而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在貫徹落實法規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堵點、難點。比如「數據煙囪」仍是瓶頸問題,國家級、市級、區級審批業務系統間的數據流轉渠道有待進一步打通等。
「這片『立法試驗田』的碩果能否在上海,乃至更大範圍複製推廣?」執法檢查中,市人大代表許麗萍這一問,道出無數經營主體的心聲。
執法檢查發現,各區改革步伐參差不齊,目前受制於各區數字底座情況不一,系統性複製推廣落地效果有待增強。座談會上,瑞幸、羅森等企業均呼籲,「希望紅利儘快複製到上海其他區。」代表建議,總結成熟經驗,各區複製推廣時可因地制宜、因時施策,讓創新試點在更大範圍內開花結果。
超市、便利店、藥店、畫廊、書店、鄉村民宿、麵包房..... 浦東「一業一證」試點行業正不斷擴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需要對照法規條文,持續深化『一業一證』改革創新。」代表們建議,關注新業態、新模式的演變,持續更新和動態調整「一業一證」改革行業目錄,將更多貼近企業需求、辦事頻次高的行業納入改革範圍,推動更多行業實現「一證准營」。
據透露,上海將積極穩妥擴大「一業一證」改革試點行業範圍和試點區域,將全市25個試點行業擴展至39個,新增寵物醫院、機動車清洗企業、機動車維修企業、劇本娛樂場所等14個行業,從而形成持續迭代、良性循環的改革長效機制,充分釋放浦東新區法規的積極效應,讓更多經營主體享受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