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疲軟的涪陵榨菜搬出預製菜來救場

界面新聞記者 | 馬越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涪陵榨菜正在想辦法用研發新產品的計劃挽回消費者和投資者。

涪陵榨菜董事、總經理趙平在4月17日的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公司規劃以榨菜為中心,向「榨菜+」、榨菜親緣品類、川式複合調料和川渝預製菜等方向發展。「目前川渝預製菜方向處於研發調試與市場調研階段,已研發出榨菜速溶湯等新型產品,未來將緊跟市場情況及戰略推進布局進度。」趙平表示。

這家公司在4月2日發出的2023年財報顯示,涪陵榨菜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同比下降3.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7億元,同比下降8.04%。

在昨日的業績交流會中,涪陵榨菜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宏觀消費需求不及預期,以及行業競爭加劇、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

而拉長時間線來看,其實涪陵榨菜近年來增長疲軟早有隱憂。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黃姣

從盈利能力的角度來看,涪陵榨菜的凈利潤在過去5年中有3年呈現下滑局面。即2019年出現「增收不增利」情況,營收同比增加4%達到19.90億元,但凈利潤同比下降8.55%達到6.05億元。這也是它上市以來,凈利潤首次同比下滑。

2021年,這家公司的營收同比增長10.82%達到25.19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4.52%達到7.42億元。到了2023年,則進一步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局面。

作為主要從事榨菜、佐餐、開味菜等產品研製的一家公司,涪陵榨菜旗下的「烏江」牌系列產品多年來居於行業頭部地位。不過時至今日它在增長上遇到瓶頸的主要原因,正是榨菜不好賣了。

根據2023年年報,榨菜產品營收佔比達到84.73%,但營收與2022年相比下降了4.56%。

針對主力榨菜業務下滑的問題,涪陵榨菜證券部人士此前曾經表示,原因一方面在於公司近兩年在做品類拓展,重心向新品類傾斜,另一方面是2021年進行了提價,2022年初產品進行了升級換版,市場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事實上,外界對於涪陵榨菜一個顯著的觀感在於「漲價」。

從2008年每包不到1元的價格,到如今線下商超3.5元/包左右的零售價格,涪陵榨菜的價格水漲船高。

而這背後是公司刻意為之的提價策略。涪陵榨菜數年內連續將主力產品如菜絲、菜芯、菜片等提價,並採取更激進的渠道策略。在2018年的年報中,這家公司將銷售上的競爭策略總結為「高成本+高價格+高毛利+賣精品的市場大競爭運行模式」,有效地擠壓、收割、搶佔了對手市場。

漲價策略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司銷售業績,但另一方面,頻頻提價也會帶來需求減弱、渠道庫存變高,業績提前透支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並不願意為「貴价」榨菜持續買單。對於榨菜這樣的傳統品類來說,消費者對於其價格的心理預期,就並非高價值的產品。加之榨菜作為佐餐食品,可替代性也很高,在當下充分競爭的紅海市場,消費場景和頻次都在降低。

涪陵榨菜也在圍繞市場需求變化,做多品類布局和產品創新上的努力。但迄今為止它還沒有找到強有力的第二增長曲線。

按照它「榨菜、榨菜+,豆瓣醬、豆瓣醬+」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2023年推廣了烏江榨菜、烏江下飯菜、烏江榨菜醬、烏江調味菜、烏江泡菜、烏江海帶絲、烏江榨菜醬油、惠通下飯菜、蜀留香豆瓣醬和翠小菜休閑零食等品類,重點抓了榨菜、下飯菜和榨菜醬三大品類。

圖片來源:天貓超市

不過從包含下飯菜、調味菜等品類的更大一層級的蘿蔔和泡菜產品業務來看,這些新品類還未能突圍。

近年來涪陵榨菜一直在培育蘿蔔、泡菜產品的市場。2018年,其蘿蔔產品的營收突破億元大關,但這樣的局面未能維持住,蘿蔔產品的營收已經連續多年跌至億元以下。2023年,蘿蔔產品的營收更是下滑25.99%至6098萬元,營收佔比也僅在2.49%;同期,泡菜產品營收下滑6.51%至2.25億元,營收佔比為9.19%。

而按照涪陵榨菜最新的規劃,複合調味料和預製菜也是它嘗試的方向。

但從眼下的市場來看,這兩個近年來站上風口的賽道無一不是已經擠滿了大小玩家。以涪陵榨菜嘗試的川式複合調味料細分品類為例,已經是一個相當分散且不乏成熟大品牌與新品牌的市場,比如海底撈、好人家、川娃子等等。

而在川渝預製菜領域,也不乏在上游供應鏈上深耕、製造研發與品牌能力上先行卡位佔據優勢的企業。對於剛起步嘗試的涪陵榨菜來說,能否依靠現有資源製造出贏得市場的產品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