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與鳳行》導演鄧科:有趣、好奇心和去創造

《與鳳行》之前,導演鄧科的上一部爆款劇是《贅婿》。他擅長在古裝類型中找到創新點,並加入獨特的輕喜劇風格,打上屬於自己的創作烙印。接下《與鳳行》這個項目,也是因為劇本有創新性。

《與鳳行》海報

「一開始,我就沒把它當作仙俠玄幻去看待。」鄧科說,「九鷺非香這個作者,她的作品是具備當下年輕人視角的。」

鄧科覺得《與鳳行》很像一個當代故事:一個很要強的職場女性誤入一段田園慢生活,並和一個男人產生了情感,但後來她又很理智地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當再次與男人相遇,她逐漸懂得不要把太多責任壓在自己身上,要享受當下。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故事的核心非常當下和年輕,看完會讓人很治癒、放鬆。劇集的前6集是在一個小院里完成了拍攝,沒有像傳統仙俠劇一上來打打殺殺,各種宿命三界,而是一個『田園慢生活』,這都讓我很有創作衝動。」

這種田園慢生活方式的前六集,在當下市場的古裝劇里是罕見的,鄧科直言:「我們團隊在閱讀時,有直觀的判斷:這個文本呈現出來的味道是好的。我們幾個核心的主創,包括麗穎,我們都覺得保持這部小說原有的味道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希望能讓觀眾感受到它那種舒展與特別。」

《與鳳行》海報

在最開始,鄧科對《與鳳行》的定位就是「一個講人的故事」,「這部戲的推進主要是靠人物的情感變化去推進,當你對這些人物已經產生情感認同了,他們就像你的朋友一樣,你很難割捨。」

本次,趙麗穎不但擔任《與鳳行》主演,也首次承擔電視劇監製職務。鄧科表示,趙麗穎在很早期就確定了參與,對主創團隊來說是「很踏實的」。在他的實踐與觀察中,很多時候,市場上的項目會面對演員檔期突然敲定,整個團隊要為此瘋狂趕進度,質量自然難以保證。但《與鳳行》則是有著長達一年半的籌備時間,「在拍攝前期,製片人鄭中莉、我、趙麗穎我們三個人就一起進行了大量探討,定下了項目基調和方向。」

和趙麗穎合作,鄧科表示她是「一如既往的優秀,也如大家傳說的那樣敬業」。鄧科和趙麗穎是同齡人,「我們交流會直接一些,兩人聊創作就像在聊天,我覺得導演跟演員能形成這樣的一種交流狀態是最好的。如果我們導演跟演員,在溝通上還要考慮措辭,考慮對方情緒,溝通一定不會那麼直接高效,但這個項目她進入得早,前期我們已經磨合一年多了,進入拍攝時,我們已經很熟悉、無話不說了。」

《與鳳行》導演鄧科(左)和趙麗穎在片場

在鄧科觀察中,趙麗穎已經是很有自己風格的成熟演員,要刺激成熟演員拿出全新的表演,就要「給她新東西」。「她是感受型演員嘛,你把燈光攝影機位甚至調度改了之後,她都能瞬間捕捉到,並且狀態很好。」比如前幾集被大家熱議的「扔缸」情節,就是鄧科在現場丟出來的新設計,一試之下,趙麗穎和林更新在現場直樂,都覺得特別好。這一笑點,在劇情中,後來成為回憶殺中的淚點。

鄧科日常涉獵廣泛,喜歡嘗試,動漫、音樂、電影,甚至短視頻,都能成為他創作靈感的來源。《與鳳行》里,他還客串了開篇第一集的賣「鳳凰」的小販,「我一看劇本,就覺得這個小販挺有意思的,當時就動了私心。副導演給我提了一堆人選,我就一直給他使眼色,最後我說我一定要找個『重量級』的,他說誰?我說:我。」

《與鳳行》劇照

從這次客串里,他感受到了演員的不易: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光和聚光燈下,內心處於極度敏感和脆弱之中。這又讓他對如何保護演員的表演創作,有了新的思考。同樣,在他看來,處於幕後的導演,其實也無時無刻不「暴露」在觀眾眼前:小到一套衣服用什麼顏色,大到一場戲如何調度,導演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暴露他自身的特質,「你無法隱藏自己。只有你是一個有趣的人,有好奇心的人,你創造的世界才會被別人喜歡。」

鄧科憑藉《贅婿》和《與鳳行》成為雙平台破萬導演

【對話】

作品獨有的味道

澎湃新聞:《與鳳行》的美學風格和視聽上,前期是怎麼去尋找方向的?

鄧科:我一直希望我做的每個作品,都要有一些它自己獨有的味道。《與鳳行》籌備時間很長,趙麗穎也是很早就確定參與出演,這對我們主創團隊來說是很踏實的,我們有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可以跟她多次探討碰撞,包括根據演員自身的一些特點去做劇本和服化道的一些準備。

《與鳳行》劇照

首先,我做了個非常詳細的導演闡述,大概500多頁。裡面對所有主場景和世界觀進行了風格劃分。像人間,人間我們給的關鍵詞就是「歲月靜好」,當時找了一些參考圖,那種田園氛圍,斑駁樹影,小河小溪,突出那種陽光感,江南水鄉感。然後請音樂老師先做了個悠揚的樂曲,圖片和音樂一有,基本各個部門的主創都能知道這個行雲小院應該是怎樣的風格了。

靈界是女主的家,是個很熱鬧的地方,所以我們覺得它應該會有點像重慶的洪崖洞,地形結構層層疊疊,美學上呢,我們又參考了敦煌。所以現在看到女主的服裝配飾,包括靈界的色調其實有點敦煌味道。

仙界我們確定的是偏道家文化的感覺,意象上有很多仙鶴、松樹,整個仙界建築巨大,地界遼闊,人跡罕至,我們自己開玩笑,仙界就是容積率很高的別墅區,靈界都是煙火氣很濃的生活小區。

澎湃新聞:之前採訪楊秉音老師,也提到你是位對音樂要求很高很新的導演,聊聊這個音樂創作的過程?

鄧科:我一直覺得音樂特別重要,它有時候能先於畫面,給到觀眾一種直觀的感受。很早之前,我就確定了碧蒼王一定要有一首戰歌,代表著她的性格和精神。我也是很明確要用嗩吶。嗩吶那種穿透力,是很多樂器難以匹敵的。找音樂團隊,我也是想找比較年輕、不套路的團隊。我當時正好看了一部動畫劇集,對其中一首曲子《大黑天》印象深刻,就聯繫了作者楊秉音老師,他是《與鳳行》第一個邀約的幕後主創。

一般來說,都是拍攝完成後才會找音樂製作團隊,但我們前期就找楊老師了,與他一起開了很多次會議,請他把一些比較重要的音樂,比如《碧蒼戰歌》這種,優先做出來。當現場拍攝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音樂放出來,有音樂作為情緒的鋪墊,所有主創就更能了解我們要的是怎樣的感覺。

《與鳳行》劇照

仙俠劇不像都市劇,也不像偏落地的古偶劇,那些類型是一說大概故事,觀眾能對它的氣質和環境有具體且比較統一的想像。但仙俠,你說神仙的宮殿什麼樣,天外天什麼樣,每個人理解不同,腦海中的呈現也不同。而我需要把每個主創人員的想像相對來說框在一個比較統一的範圍里去創作,那音樂是最能呈現情緒和感受的,現場放音樂給主創們,他們會被那種或悲憫、激昂的情緒感染,這種東西一定能體現在他們的創作中。

「大白」式導演

澎湃新聞:如何去引導演員做出好的表演,是每個導演的課題。你在這方面是哪種類型的導演?

鄧科:曾經有一個演員評價過我,他是說在我的劇組他特別願意去試錯,說我是那種「大白型」(《超能陸戰隊》人物)的導演,會給演員安全感。就是我可能不會明確地要求演員:我們要去一個什麼方向。我習慣站在演員的身後,跟演員商量好,大方向別錯,剩下的咱們一塊兒去走。

《與鳳行》導演鄧科(左)和趙麗穎在片場

其實演員是很脆弱的。你想啊,聚光燈照在你眼睛上,烏壓壓的人圍在現場看著你,你能感受到他們的氣息,但看不清他們的表情,他們在凝視著你,也許心底評判著你,此時可能工作人員一個微表情被你捕捉到,你都會被打擊到,負面的工作環境和他人反饋會讓演員產生應激反應。所以此刻演員是需要很強的信念感的。

而演員表演,一定有他(或她)最安全的表演方式:不出錯,也能完成任務。但如果要讓他們嘗試一些新東西,比如演得更誇張一點,更歇斯底里一點,就需要給他們安全、正面的創作環境。我習慣讓演員在我的劇組裡去任意嘗試,讓他們沒有負擔地去做表演嘗試。我們可能都不知道最終呈現出的感覺,這種創作上的未知是最讓我興奮的。

當然,可能正好這幾年,我接的項目類型也適合用這種方式創作,都是偏輕喜劇/古裝劇的市場向作品,只要讓演員呈現出更輕鬆自然的狀態,那就是對的。但如果相反,比如我去拍懸疑劇,那我也得改變創作方式了。

《與鳳行》劇照

澎湃新聞:感覺你作為導演,是一個現場的氛圍營造者的角色。

鄧科:對,讓大家進入一個什麼樣的工作狀態和情緒,這其實很重要。

澎湃新聞:《與鳳行》創作中你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鄧科:特效。從結果來說,現在大家覺得特效還不錯。但《與鳳行》在製作時涉及兩萬多個特效鏡頭,是由十幾家特效公司共同完成,這也涉及怎麼去分門別類管理這些素材及團隊管理上的問題。十多家公司,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進度,不同的工作地點,要完成同一個項目,怎麼管理?所以當時我們確實走了些彎路,但也學了很多經驗。最終劇集上線的時候,我才看到了全部的特效,當看到所有完整效果、場景組合在一塊的狀態,我看得熱淚盈眶:在我看過無數次它的各種形態的版本之後,終於有一次看到它的完全態了。

我覺得作為職業導演,特效是逃不了的,我很幸運,這次能通過《與鳳行》把整個特效流程酣暢淋漓地體驗一遍。

《與鳳行》劇照

「你無法隱藏自己」

澎湃新聞:上次《贅婿》的時候,聊到了喜劇經驗對你創作帶來的幫助。想繼續聊一下這次在《與鳳行》中對於喜劇創作的實踐和思考。

鄧科:我覺得喜劇是非常具有個人特色的,比如懸疑或驚悚,它是有一些規則跟套路,你可以反覆使用的,但喜劇太依賴於個人了。所以每次做不同的項目,喜劇部分的呈現,一定是要根據演員去量身定製,比如像林更新他的喜劇風格是怎麼樣,趙麗穎的喜劇風格應該是怎樣的,以及他倆組合起來又會有怎樣的效果。

這次我們《與鳳行》總體定位是一種淡淡的冷幽默,不是靠兩個演員去抖很機靈的大包袱,而是那種熟悉之人之間的玩笑和默契。兩位演員他們足夠的優秀成熟,當我們統一了喜劇方向之後,他們能迅速在這個氛圍里,給出最好的東西。音樂上,我也讓楊秉音老師給出一種有點活潑感的音樂,去加強這種喜劇感。

澎湃新聞:從動漫、影視、短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的內容里,對你的創作帶來的幫助是什麼?

鄧科:我跟大家一樣,會偶爾刷抖音會刷到兩三點的,也很喜歡去「廣場」看看大家的反饋,衝浪速度可能都「8g」了(笑)。我希望可以離觀眾更近一些,我本身也是一個喜歡接地氣生活的人。我覺得導演一定要涉獵得夠廣,什麼都要去了解一些,這是會幫助到創作的。

《與鳳行》劇照

澎湃新聞:很多長劇集導演對短視頻是會有排斥心態的,但你好像完全不會?

鄧科:對,很多東西你了解它的好與壞之後,沒必要去抗拒。像我們這一代導演,經歷了很多媒介和內容形式的改變。黑白電視、彩色電視、vcd、dvd、網路視頻、網劇......現在是短視頻時代。包括ai的發展,也勢必在未來改變我們的創作方式。我們要做的不是故步自封,而是適應融合。

澎湃新聞:說到ai,你覺得它會怎樣改變影視行業?

鄧科:近的,可能是改變工作習慣,給服化道提供一些幫助?遠的,我有時候會暢想一種可能性,我覺得未來導演會更像一個世界的創造者:營造一個世界,讓你不僅僅是看一個畫面,而是讓你進入其中,身臨其境去感受。有時候我甚至會胡思亂想,我們這個世界,會不會也是另一個維度的生物中的「導演」們的一種實驗?

面對ai,我們還是要保持有趣、創造力跟好奇心。也許技術會被ai取代,但你如果是一個獨特有趣的人,我想不會那麼容易被取代。我跟朋友也聊,一個導演做一個片子,可能需要兩三年,這個過程中,你要做上萬個決定,小到一套衣服用什麼顏色,大到一場戲如何調度,一個項目如何定調,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暴露你自己本身的特質,你無法隱藏自己。只有你是一個有趣的人,有好奇心的人,你創造的這個世界才會被別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