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復活」已故明星,最低只需50塊錢

「其實我並沒有真正離開」「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我一直能感受到你們無盡的愛和支持」……

近日,用ai技術「復活」逝者一事,引髮網友關注,屢屢衝上熱搜榜。視頻畫面中,音容笑貌宛若生前,配著煽情音樂表達感激和祝福。

爆火之下,也有人對ai「復活」隱藏的倫理問題和潛在風險表示擔憂:數字親人產生的數據、財產如何認定、權益又該如何保障,種種疑問,追問ai復活技術的發展走向,也追問法律法規的邊界。

「我要『復活』我的老爸,因為奶奶太想他了」

近些年,借用ai「復活」親人,已不再是停留在文學作品、科幻電影里的虛擬情節。

2023年4月,有博主通過ai「復活」奶奶,並與奶奶簡單對話;前不久,音樂人包小柏復刻出數字女兒,屏幕內的「女兒」還為媽媽獻唱生日歌。

就在最近,遼寧撫順的孫先生用ai換臉「復活」病逝的父親,以寬慰年事已高的奶奶。在ai技術加持下,與故去親人再見一面成為可能。

▲(視頻截圖)

雖然換臉後的視頻像素不高,但好在奶奶相信了這個善意的謊言。孫先生的經歷看哭了很多網友,有人留言說:「看到了ai的正確打開方式。」

已成灰色產業 一單收費最低50元

緊隨其後,一些博主跟風「復活」個別過世明星。上周,一條李玟被ai「復活」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在她去世八個月後,有網路博主利用數字技術,還原出她生前一顰一笑,聲音和影像均由ai生成。除了李玟,同時被數字還原的還有張國榮、高以翔、喬任梁等離我們遠去的公眾人物。他們衣著各異,面向鏡頭卻幾近統一地都是先問好,再訴說對粉絲的思念等暖心話語。

發布者自稱,這是一種情感撫慰方式,利用高科技,給活著的人提供情緒價值。

▲ai「復活」已故明星視頻截圖。(視頻截圖)

同時,電商平台上也出現了不少ai「復活」服務,有商家售出超400單,少則幾十元一單,多則數千、上萬元。有媒體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諮詢某製作商家,對方表示,可以製作已離世明星的ai視頻,根據素材自行選擇呈現的效果,一單收費最低50元。

但是在視頻評論區,很多網友卻質疑:這種行為打著溫情的名義,實則是在消費已經離去的人。

目前已有多位逝者家屬表示抵制這種做法。高以翔生前經紀人轉達高以翔家人的意見稱,不希望高以翔肖像被他人任意使用,嚴厲地譴責並堅決抵制該行為,若不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家人會採取法律行動。

針對兒子肖像被侵權使用一事,喬任梁父親告訴記者,他已經看到網上傳播開來的「兒子被複活」影像,不能接受,感到不舒適,希望對方儘快下架,「他們未徵求我們同意,是我侄女刷到視頻發給我的,這是在揭傷疤。」

3月17日中午,江歌媽媽在微博發文表示,「不接受用ai復活親人!如果能『復活』,也僅限於我親自來做這件事!你們懂得我們(痛失摯愛的人)逝去的親人嗎?你們懂得我們(我與逝去的親人)的感情是什麼樣子嗎?你們不懂我們,又憑什麼為我們(我與女兒)做決定!」

媒體:這個「時空差」必須重視

ai「復活」親人,讓人們看到了技術進步所包含的潛在善意:撫慰人心之痛,寬宥無解之憾。然而,輿論爭議間尤須正視的是,ai「復活」究竟能否為之,又具體存在哪些問題?

對此,《北京日報》評論道,親人去世後,肖像能否為後人所用、會不會被用於非法目的?而且「復活」可能違背逝者本人意願。現實生活中,已有通過ai換臉偽造受害者親人、實施詐騙的案例,「復活」逝者若越來越簡單,該如何確保逝者音容笑貌等敏感信息被安全合理地使用?如今,「有圖有真相」「有視頻有真相」已經受到ai技術的衝擊,加大了辨別信息真假的難度。數字親人產生的數據、財產如何認定、權益又該如何保障,種種疑問,追問ai復活技術的發展走向,也追問法律法規的邊界。

評論稱,「名人復活」成「流量密碼」,這也是一路狂飆的ai技術,在法律、倫理等層面帶給全社會的另一挑戰。為避免立法和技術之間出現「時空差」,法律法規必須早做打算,在更多人按下「復活鍵」之前制定標準與規範。ai「復活」,讓人們看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潛在善意,但同時也要秉持見勢早的警覺,提前明規立矩,校準「向善」航向。

《人民日報海外版》則評論說,技術不難,但要守住法律底線。說到底,技術怎麼用、為了什麼用,比技術本身更要緊。(完)

綜合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日報》等

編輯:崔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