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前會長田啟文:電影不是一個人拍成的,我們要團結精神

近日,為期4天的香港國際影視展為維港畔落下帷幕,吸引了超過25個國家及地區750多家參展商參加,來自上海的《繁花》劇組演員和60多家上海影視企業等集體參展,滬港兩地影視從業者共謀合作發展。

在影視展上,記者專訪了前來參展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前會長田啟文,我們從《繁花》聊起,談他對滬港影視合作的看法。

記者:您看過《繁花》嗎?如何評價?

田啟文:我看過幾集,覺得很不錯。不管在香港還是內地,能看到一部達到高水平的劇,一直是我們所盼望的。有評價就說,這部劇把電視劇的天花板拉高了。我覺得《繁花》的成功,更大的意義在於讓投資者看到市場依然願意為好內容買單,因為有時候投資者的眼光是比較局限和短視的,往往跟風求快、一擁而上,又要省錢又要賺錢,這是很難做到的。《繁花》是個很好的示範,它創造了一個新概念,也證明了只要願意為好內容投資,願意認真花時間精力去製作,就會有好的市場回報,這是影視行業從業者需要去爭取的。

記者:《繁花》講的是上海故事,但有很多香港元素,您怎麼看滬港兩座城市的關係?

田啟文:《繁花》描寫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上海在改革開放中的故事,王家衛導演用了50多首老歌來串聯劇情,其中很多是香港的金曲,這是很巧妙的手段。這也說明,香港的文化資源中有很多「寶藏」,不僅可以連接滬港兩地,而且可以實現更大範圍的覆蓋。關鍵的問題在於怎麼合作,如何運用這些資源。

記者:能否請您講講個人和上海的情緣?

田啟文:我和上海緣分很深,我第一部在內地拍的戲就是和上海電影製片廠合作,當時我們叫合拍片,這種合作方式是令我很開心的。我開玩笑說,現在車墩影視基地里應該還有我的「腳毛」。所以,我對上海的感情特別深厚,內地城市裡,我最喜歡去的就是上海,它充滿活力的氛圍和包容的環境很吸引我。

記者:上海已經來香港參加影視展很多年,您覺得滬港兩地如何加強影視產業合作?

田啟文:就影視合作層面來看,我認為首先要考慮的是地域性,滬港兩地的合作,不是簡單的模仿,也不是說什麼成功就去拷貝什麼,更要看到的是對方的短板是什麼,缺失的是什麼,再去發揚光大,互補所短。直接拿來用是不行的,會造成資源浪費。

記者:我注意到,您所在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設置了14個分會,涵蓋了電影拍攝各方面。很多影視從業者提到,香港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非常值得內地借鑒學習,您怎麼看?

田啟文:我們不能只看到結果,沒看到過程。其實香港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那麼多分會,是慢慢增加到現在的數量的,隨著行業不斷完善,逐漸細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不同細分的工種都有代表性的專業人士,能夠為行業設置規範和標準,為行業進步出謀劃策,同時協調不同行業工種之間的矛盾,達成某種平衡。

所以我一直有個心愿,想把我們基礎性和專業性的行業規範帶到內地,建立相應的標準,從而去評判行業工作人員的水平的高低,而不僅僅是靠論資排輩或者自說自話。現在我們正在大灣區開展類似的培訓,讓參與者知道,這個行業不是混飯吃的,而是有真正的行業認同,是要達標的。

記者:現在這個培訓計划進展如何?

田啟文:內地太大了,很難一下子遍地開花。目前,我們在大灣區里先試著做了一個培訓基地「模板」,內地影視行業欠缺什麼,我們就培訓什麼。現在看,內地不缺好演員,缺的是專業的工作人員,因為影視行業很多工種沒有專門學校來教。所以我們採用專班專教的方式,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教學不以理論為主,而是以實操為主,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是要去拍戲現場學的。

記者:這方面,我覺得香港的工作人員做得很好,他們身上有種很強的職業自豪感。

田啟文:在影視行業,因為香港和內地條件不一樣,執行方式也不一樣。因為香港地方小,不需要那麼多人,一個人可以做三個人的事,所以要求個人能力很強,而內地可能一個劇組就有上百人,平均到個人的投入度和自豪感可能就少了。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香港行業內大家形成了要互相幫助的共識和氛圍,因為入行門檻高,如果你口碑不行,很容易被淘汰。電影不是一個人拍成的,也不是導演一個人的光環,它是環環相扣的,沒有「一個人的英雄」,我們要的是團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