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原著:枉她出身後族,四個巴掌拍不醒如懿的糊塗腦殼

如懿挨皇帝的耳光,不是一次,是四次。

第一次,寒香見入宮,皇帝痴迷沉溺,六宮怨氣橫生。

海蘭勸如懿在這個風口浪尖上什麼都別說別做,如懿偏偏要在皇帝面前表現她的傷心不滿,於是皇帝嫌她醋妒,反而以皇后的職責命她去勸說寒香見從了自己。

寒香見不得不從之後,太后也以皇后的職責命如懿送去一碗絕育湯藥。寒香見喝下,不久腹痛血崩。皇帝心痛之極,給了「年少情深」的如懿一記響亮的耳光,厲聲罵她「毒婦」。

這件事的後果——寒香見由容貴人晉容嬪,令妃晉令貴妃,穎嬪晉穎妃,慶嬪為慶妃,從此後宮諸事交由令貴妃權宜協理,如懿這個腦幹走丟的皇后面子里子輸得乾乾淨淨。

第二次,宮中流傳著關於皇后和侍衛的香艷故事,皇帝召了皇后去「說說話」。如懿很牛逼,她說是皇帝自己心虛,凌雲徹捨身救皇后母子,皇帝要掩飾自己的不恤,這才來掰扯她的不貞。

當時皇帝額頭青筋暴跳,反手一記耳光重重打下,罵她放肆。

凌雲徹捨身相救皇后母子,究竟是出於臣下的忠誠,還是出於男女之情,凌雲徹明白,如懿心裡自然也明白,所以她應對皇帝的問話,確實有色厲內荏的成分,心虛才會炸毛,坦蕩蕩則心平氣和。

第三次挨打,是在遊船之上。

一個無寵無權的皇后,聽說皇帝在船上召伎作樂,居然巴巴兒趕去「勸諫」,著實腦迴路清奇。

那群煙花女子說皇后娘娘像是來捉拿官人的大婦,除了兇悍,別無用處。她們笑得暖昧,皇帝只饒有趣味地聽著,並無阻止之意。

在皇帝眼裡心裡,如懿已經是皇后不像皇后,妻子不像妻子,奴才不像奴才,擱在哪裡都不合宜。偏偏她還不自量力,上趕著討打,最終鬧到斷髮絕情。

可話說他倆之間還有什麼情可絕嗎?不過是撕了最後的體面。

最後一次挨打,在榮親王府。

臨死前的永琪對如懿述說,他並不是有心疏遠皇額娘和永璂,只是不敢完全相信。宮裡有太多詭異的事,孝賢皇后的永璉與永琮死得不明不白,永璋無緣無故便不得皇阿瑪寵愛,永珹的出嗣,九弟十弟的早夭,還有璟兕……

趕來的皇帝只聽到了後幾句,他認為他寄予厚望的永琪死於如懿的險噁心思,這個女人嘴上保舉永琪,暗地裡卻陰謀詭害!逼得永琪連太醫江與彬都不敢用!

皇帝揚起手中的湘妃竹灑金摺扇,狠狠從她的耳畔直劈到了顴上,這是皇帝最後一次打如懿,也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假如如懿肯聽從海蘭的勸說——皇后和嬪妃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仰皇上鼻息,看他喜怒做人——如懿不會有形同廢后的恥辱。

早在立後之初,太后就指點過她——你不僅是皇帝的妻子、盟友,也是他的臣子、奴才。即使皇后,也是一樣——如果如懿一早就聽懂太后的指點,她不會鬧到被囚禁翊坤宮,絕望自盡的悲慘結局。

當年如懿的姑母景仁宮皇后問過她「寵愛是面子,權勢是里子,你要哪個?」

她的答覆是「青櫻貪心,兩者都要。」

姑母了斷自己,以成全她在宮中前行,因為烏拉那拉家的女兒,必須正位中宮。可惜如懿終究是辜負了姑母的殷殷期盼,烏拉那拉家的女兒,沒能逃過生前形同廢后、死後無名無分無牌位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