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晚看深圳的科創「硬核力」:深圳研發投入超1880億

南都訊  一元復始,旭日始旦。廣東在春節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即吹響高質量發展的號角。2月18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將在深圳召開,大會聚焦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的深圳,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產業和產品創新,去年亮眼的成績單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堅實支撐:2023年深圳gdp達3.46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佔比超過六成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成為全國城市「雙冠」;2023年深圳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15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9家,數量分別居全國城市第一、第二。

  用科技創新「硬核力」保持深圳經濟增長「硬實力」的同時,在春晚這一國家級文化平台,科技「含深量」濃度不斷增加。以華為、影石創新、洲明科技等為代表的深圳科技企業,其創新產品和技術亮相春晚,是深圳創新實力的有力彰顯,是折射深圳科技創新之城的重要縮影。

春晚背後「圳實力」

  3000架無人機亮相今年央視春晚分會場

  在2024央視龍年春晚遼寧分會場上,3000架無人機升空點亮夜空,它們化作夜空中的繁星,將紅燈籠、白雪花、嫦娥五號、火星探測器、戰鬥機等圖案一一呈現,在龍年春晚的夜空中繪製出一幅科技與藝術的交織畫卷。

  這是一場科技與傳統的碰撞,一次未來與過去的對話,也是深圳科技創新實力的生動展示。據了解,這些無人機來自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已連續五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據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採用的是無人機第三代智能化編隊產品,相比傳統編隊產品更安全、表現力更美。此外,通體球體發光的設計,使得亮度和效果更加出色,無人機從箱子裡面直起直降,地面擺放空間縮小至原來的20%,通過科技創新為藝術表演帶來了無限可能。

  成立於2016年的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了首個中國無人機飛行表演團隊,是一家集無人機編隊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飛行表演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工信部認定的全國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業界領先的天空數字新媒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據了解,今年春晚的無人機表演方案修改了十幾個版本,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只為給觀眾呈現最好的效果。3000架無人機的編隊飛行,需要規避碰撞、控制速度,也使得工作量翻倍。然而,正是憑藉深圳無人機產業的創新技術和卓越表現,這一任務得以圓滿完成。

  這場震撼人心的高科技視覺盛宴表演的背後,是深圳無人機產業鏈的成熟與完備,也是深圳科技創新「硬核力」的直接體現。記者了解到,如今深圳已經成為全球無人機產業的重要一極。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聚集1700多家無人機企業,年產值高達960億元。從生產製造到技術研發,從軟體開發到商業應用,從人才培育到產業發展,深圳無人機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活力與創新。

  另外,龍年春晚主舞台還創新引入了虛擬製作模式,同時首次在演播大廳使用了沉浸式舞台交互系統,採用虛實融合超高清製作系統和自由視角超高清拍攝,全方位採集演員動作,捕捉節目中的精彩瞬間,為觀眾帶來人景合一的視覺感受。據悉,這一技術的提供者也是來自深圳的科技企業。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其採用了一套自主研發的融合超高清製作系統,通過「景屏聲光」協同運用,把春晚演播大廳打造成流光溢彩、絢麗奪目的舞台,配合節目生動演繹出飛龍在天的翱翔之姿,上萬塊led屏幕實現了春晚舞美場景移步換景。

 深圳科技元素多次閃耀歷年春晚

  南都記者梳理髮現,歷年春晚的科技含量愈發濃厚,科技「含深量」濃度不斷增加,以華為、影石創新、洲明科技等為代表的深圳科技企業,其創新產品和技術亮相春晚,不僅為舞台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是深圳創新實力的有力彰顯,是折射深圳科技創新之城的重要縮影。

  在2023年的春晚舞台上,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瑞獸「甪端」以數字虛擬角色的嶄新形象亮相,融合了現代視覺沉浸式影像與舞美技術,呈現出一場震撼人心的傳統文化與兒童舞台藝術盛宴。這一令人驚艷的藝術效果,正是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意團隊的匠心獨運。他們從甪端的文化內涵和劇本角色中汲取靈感,完成了從形象創作到舞美視效的全流程創新方案,以裸眼3d的震撼視效,實現了古今文化的完美融合與呈現。同時,洲明科技還為多個節目提供了舞美視效,展現了其在led光顯行業的領先地位。

  回顧2022年的春晚,舞台的絢麗效果同樣令人難以忘懷。先進的led高清顯示屏、裸眼3d、xr、虛擬、全息等前沿科技的應用,使得新技術、新創意與舞台效果相得益彰。首次打造的720度環幕空間,將球形舞台與演播廳融為一體,形成了立體「同心圓」的視覺效果,為節目提供了更廣闊的藝術表現空間。在這一舞台上,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發揮了其在裸眼3d、ar技術方面的優勢,為多個節目打造了沉浸式舞台視效。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央視春晚在技術的嶄新羽翼下,首次在央視頻app和微信視頻號推出豎屏直播,這一創新背後的技術支持來自深圳寶安創辦的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據介紹,影石創新是專註於全景智能影像設備研發製造的佼佼者,其產品多次亮相央視春晚,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看體驗。

  在央視春晚的舞台上,深圳科技元素如璀璨星辰,映射出深圳科技創新的輝煌成就與無限活力。這座城市的創新脈搏,在近年來持續強勁跳動,孕育出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科技碩果。基礎研究根深葉茂,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克難,新興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四度蟬聯國家創新型城市桂冠,深圳以實力詮釋著科技創新的引領地位。

  深圳正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繪製著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藍圖,積極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匯聚。公開數據顯示,深圳2023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000家以上,總數躍升至2.4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亦突破2.33萬家,更有33家企業躋身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位列全球第六,這無疑是深圳科創實力的最佳註腳。

 深圳科創「硬核力」

  去年深圳「新三樣」產品出口額增長33.9%

  2024年1月初,裝載5449輛比亞迪新能源車汽車運輸船駛出深汕特別合作區小漠國際物流港碼頭,啟程前往歐洲;在過去的一年裡,比亞迪共有5款車型進入19個歐洲國家,累計出口超24萬輛,在巴西、泰國等國家保持新能源車銷量冠軍。比亞迪取得如今的成就背後是幾十年的潛心技術研發。無獨有偶,稱霸非洲手機市場的傳音也開發針對性的功能,讓產品以自身的獨特品質贏得非洲手機市場;2023年,深圳傳音控股繼續穩坐非洲手機銷量第一的寶座,出貨量已躍升至全球第四。

  「深圳製造」成為「深圳創造」享譽全球背後是深圳幾十年潛心布局科技創新產業。過去40多年,深圳始終把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產業創新擺在發展的主線上。在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升科技創新「硬核力」、增加全球市場「含深度」成為奮進目標之一。

  2024年1月9日至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最具全球影響力的ces展上,tcl、榮耀、創維等380多家深企帶來了讓國際同行眼前一亮的人工智慧、新型顯示、新能源、智能終端等眾多黑科技產品,吸引國外企業爭相合作。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出口額增長33.9%。

  當前,多個萬億級和千億級新支柱產業集群正在深圳加速布局。其中在集成電路方面,先後落地方正微電子、華潤微電子等多個百億級項目,正在開展全鏈條技術攻關和全品類製造;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力爭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200萬輛;新型儲能方面,持續豐富「源網荷」三端應用場景。

  2023年,深圳召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大會,出台若干政策不斷夯實市場主體、產業投資、產業生態基礎。全年支持1200餘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開工建設預計可提供總建築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的75個工業上樓項目,成功招引落地百億以上先進位造業項目8個、10億以上項目超80個,投資金額合計超40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4.85萬億元、增長4.5%。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04.2%、36.0%。

 2023年深圳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15家

  2024年2月4日,「深圳開放智算中心」點亮運營暨「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統籌調度平台」揭牌儀式舉行。這個新「點亮」的智算中心,將基於國際主流智能算力晶元,可實現高複雜度、高計算需求的千億級大模型訓練,協助打造以智算為主的跨地域、跨架構、跨廠商的河套-西麗湖-光明科學城人工智慧科創算力走廊,助力將深圳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算力供給中心。

  這是深圳產業體系「升級」的體現。沒有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就沒有經濟的現代化。2024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牢牢抓住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全力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3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1.9%;2024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要超過1.5萬億元、增長7%以上。深圳提出,2024年將推廣「5g+工業互聯網」「ai+智能製造」,打造兩個以上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台,新增5家以上無人工廠、燈塔工廠、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

  2023年,深圳全年gdp達3.46萬億元,同比增長6.0%。深圳經濟高位穩進,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堅實支撐。其中,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佔比超過六成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成為全國城市「雙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880.49億元、增長11.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5.81%。此外,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華為曾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深圳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15家,總量達2.47萬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9家,總數達74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城市第一、第二;33家企業入選2023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數量位居全球城市第六。從中可以看出,深圳已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科創成果振奮人心。2024年,深圳提出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硬核力」、產業體系「競爭力」,增加全球市場「含深度」、城市發展「集約度」。

 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平方公里12家

  創新,是深圳這座城市的特點、特質和品牌。過去十年間,深圳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激活創新發展動力,全社會研發投入由2014年643億元增長到目前的1880.49億元;佔gdp的比重由4.02%躍升至5.81%,研發強度在國內僅次於北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2023年超2.4萬家,是2014年的5.2倍。同時,按照深圳市面積1997.47平方公里計算,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每平方公里12家。

  深圳高新區以全市約8%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約30%的gdp,綜合排名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三。

  作為國家布局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承擔著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引領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重任。深圳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等重點領域,按照應用研究帶動基礎研究的思路,在深圳市範圍內布局了一批開放程度高、綜合性能優、產業用戶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光明科學城按照規劃共布局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目前在建和運營的重大科技創新載體數量達到20個:深圳醫學科學院正式落戶光明,去年順利去籌成立,深圳醫學科學院和深圳灣實驗室一體化永久場地建設項目也在去年年底正式開工。另外已經建成的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兩個大科學裝置,去年開始運營,分別是國內首個整合了軟硬體控制、合成生物學應用的大型研發系統,和全球首個綜合型腦科學研究平台,均具備國際領先水平。

  作為一座創新之城、未來之城,創新是深圳的根與魂,是深圳相生相伴、常長常新的特質、品牌和代言。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產業創新、產品創新,深圳創造了「深圳速度」,創造了眾多亮眼的「第一」,科技創新「硬核力」保持了深圳經濟增長的「硬實力」。

  當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各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都在前瞻布局、快速行動、蓬勃生長,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產品在這裡越來越被看見、被體驗。

統籌:南都記者 張小玲 

采寫:南都記者 張小玲 張艷麗 潘瑩瑜 陳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