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毯先生》也走了,「三輸」的背後,折射出了什麼?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大製作電影《紅毯先生》,宣布撤檔。

為什麼撤檔?

當然是因為票房不振。

從片方的選擇來講,留下來,註定血本無歸,所以這當然不是什麼錯誤。

然而,這種決策,可謂「三輸」。

它折射出了什麼?

如果沒記錯的話。

這是內地電影市場,第四例中途撤檔的電影,前面三部分別是《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黃貔:天降財神貓》和《我們一起搖太陽》。

很有趣的是,這四部電影,都出現在內地影市第一大檔期,春節檔。

大家緣由各異。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說,「宣發工作存在重大失誤」,《黃貔:天降財神貓》說,「沒想到一落地,就被當成流浪貓,差點被閹掉」,《我們一起搖太陽》則說,「在檔期選擇上出現重大失誤」,而《紅毯先生》只說了一句擇日重映。

其實不管片方說了什麼,這都非常尷尬。

該怎麼形容?

這種情況。

很像在一個年貨銷售區,簽了合同、租了攤位、貼上了海報,也分發了宣傳單,但擺攤幾天後,發現貨賣不出去,完全競爭不過同行,收攤走人,改天再來。

這當然並不丟人,如前述,只是尷尬。

電影的票房,確實與檔期的競爭,密切相關,而說到底,除了少數特例,電影的高票房從何而來?

其實很簡單,在於電影品質與娛樂指數的雙高。

諸如《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人再囧途之泰囧》、《我不是葯神》、《滿江紅》,以及《寒戰》《無間道》《功夫》和《無雙》等等。

可能有人,會對這個隨手列出的片單有質疑。

關於電影品質,不同類型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標準,而基本面,則都指向劇情的邏輯自洽、敘事的流暢度以及表演、剪輯和技術的水準之上等層面。

上述電影,無一例外,都被觀眾所喜聞樂見,但撤檔的這幾部電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當真只是檔期選擇出現了失誤嗎?

不見得。

如果單看評分。

可能只有《我們一起搖太陽》,算是守住了類型片的門檻。

而《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黃貔:天降財神貓》和《紅毯先生》這三部電影,則很難講,動畫電影《黃貔:天降財神貓》甚至尚未開分。

那麼,在一個檔期里,幾乎被觀眾完全拋棄,而口碑又似乎已經成型的情況下,擇日再映,真的會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有這麼一個可以眼見的可能性。

如果再度上映,放在一個競爭不那麼充分的檔期里,可能會有新的觀眾到來。

但口碑幾乎不可能逆轉。

所以撤檔重映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最終票房僅堪堪一億。

故而,面對《黃貔:天降財神貓》《我們一起搖太陽》和《紅毯先生》的命運,又將會是怎麼樣?

雖不好妄自揣度,但若無意外,「灰暗」是最有可能的底色。

而何謂「三輸」?

片方、院線和擁躉,皆一敗塗地。

片方投入了前期宣發、現場物料,院線投入了場地和人力,而擁躉,則投入了支持偶像的熱情和財力。

但當電影撤檔,這些東西,都盡數付諸東流。

這就是所謂「三輸」。

而待得日後,電影擇日再映,從宣發、物料等等,皆需重新來過一遍,院線也得再次接招,而擁躉們中的絕大多數,則還得再度上影院支持一次。

這無疑是資源、精力的重置和浪費。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被提出。

電影的檔期選擇,是該有更大的自由度,還是應該有不可撼動的規矩?

這個問題,當然應該留待業內人士去探討和解決,作為普通影迷,只能夠停留在觀察和討論的層面,看看熱鬧、喝喝茶、磕磕瓜子,足矣。

在未來。

電影在商業上的競爭,會逐日增強。

投資規模、品質、娛樂指數、營銷、聲勢等種種,都將對電影的商業表現造成影響。

觀眾也在不斷地蛻變當中。

隨著歲月流逝,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見多識廣」,進而會更加挑剔,這對電影和主創們,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我感動、似是而非和老舊、低下審美,將不再會獲得觀眾的認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而在電影領域,如何去領悟這個「快」字?

這需要思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