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歌劇院的舞台中央,一個年輕女孩站在外國交響樂團前,身著白色禮裙,手持中國最「土」的傳統民間樂器——嗩吶。 40秒內,一口氣吹奏《百鳥朝鳳》,蒼勁有力的中國嗩吶里傳出豐富多彩的百鳥之聲。她的嗩吶演奏,不僅贏得現場的陣陣掌聲,最近也因「吹出腹肌」這件事在網路上走紅。
劉雯雯
她叫劉雯雯,出生在山東濟寧的嗩吶世家,是上海音樂學院的「90後」青年女教師,也是中國第一位嗩吶博士。她在國際舞台上的一次又一次活躍,讓大家看到了「鄉土樂器」嗩吶更多的可能性。2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了劉雯雯,聽她講述了民族鄉土音樂的探索之路。
中國第一位嗩吶博士
兒時也曾拒絕吹嗩吶
說起最近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的「吹嗩吶吹出腹肌」這件事,劉雯雯稱確有其事,而且現在她的私信已經多得看不過來了。「以前也沒有在意這件事,就是我在備考博士的時候,大概那個時候每天要練13個小時,會用到腹部的肌肉的力量很大,後來我就感覺這個肚子還越來越硬,越來越硬了。」她還打趣地告訴記者:「經過那次備考的經歷,我發現練腹肌這件事,吹嗩吶比健身的效果更明顯。」顯然,劉雯雯身上的這些變化也是源於一代嗩吶傳人的使命和對鑽研嗩吶的執著,不過她的這份熱愛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
劉雯雯的父母都是來自傳承了很多代的嗩吶世家,尤其是她母親那一代,已經是第12代了。她向記者回憶,曾經聽長輩說起,族譜里記載了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家裡還出過宮廷樂師,後來才慢慢深入民間。「因為我出生在嗩吶世家,所以對於學習吹嗩吶這件事,我父母從我剛出生就規劃好了,他們希望我能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劉雯雯說。
但是,年幼時的她也曾抵觸過學習家族代代相傳的嗩吶。她告訴記者,小時候父母總是讓她在吃飯時當眾吹一曲,但年幼的她掌控不好音量,聲音時小時大,總是會把別人嚇到。「他們會露出那種很驚悚的表情,感覺他們不喜歡聽我演奏,所以我從小就不喜歡。」為了躲避練習吹嗩吶,劉雯雯說,她小時候沒少跟父母鬥智斗勇。
直至後來進入高校後,跟著各路大師去學習,一路走南闖北,她心裡才開始有了「傳承」這個概念。「我是上了大學以後通過上台不斷地去演出,在獲得了一些掌聲和認可之後,我感受到了我之前十幾年練習的回饋,然後我才慢慢喜歡上嗩吶,促使我開始認真鑽研這個領域。」
2020年,在恩師劉英的鼓勵下,劉雯雯決定報考嗩吶博士,但因報考難度極高,在此之前,這個學位從未有人考取過。她告訴記者,因為在考試之前自己已經工作很多年了,所以當時也經歷了一個調整學習狀態的過程。「那段時間我覺得還挺痛苦的,有幾次都感覺要崩潰了,因為要吹滿60分鐘不間斷,所以我每天練習13個小時,日子也很枯燥。」當時的她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為了讓自己能更專註地沉浸在學習的狀態里,她父母也配合她暫時搬出去,只為給她營造一個安靜的氛圍。「沒有想過我考不上會怎麼樣,也更沒有奢望我自己能考上,反正就是自己在學校來回奔跑。」自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劉雯雯最終如願考上了,成了中國第一個嗩吶博士,自此也開啟了她的探索與創新。
探尋嗩吶更多的可能性
讓民族樂器吹得更遠
2017年2月,劉雯雯作為著名指揮家譚盾所指揮的新年交響音樂會特邀獨奏家的身份,站上了悉尼歌劇院的舞台,她也是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劇院獨奏的嗩吶演奏家。回想起當時的場面和感受,劉雯雯覺得,她就是完全沉浸其中,「因為那個時候也不太清楚狀況,膽子也比較大,拎著嗩吶就衝到了澳洲去了,上台前確實也挺忐忑的,但是在正式演奏的時候我倒沒有很緊張了。」劉雯雯說,手裡的樂器給了她很大的能量,她覺得自己天生就是屬於舞台的人,「我一到了舞台上,或者是一進入到音樂的排練過程中,我就覺得我對所有的緊張都已經完全不在意了,就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樂裡面。」
劉雯雯在悉尼歌劇院
在舞台上,劉雯雯的技藝爐火純青,她吹出的嗩吶聲里再現了協奏曲中的百鳥之音,精湛的演奏功底在國門之外,展現了一代民族傳統樂器世家的底蘊。其中,令在場觀眾印象深刻的是,40秒不換氣,吹奏《百鳥朝鳳》,「這是管樂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循環呼吸法。」 劉雯雯告訴記者,「掌握這一技巧需要悟性,有的人可能練習了很多年都找不到竅門,有時候卻一下理解到,可能還是跟天賦有關。」
除了過硬的專業功底,劉雯雯當時在悉尼歌劇院演奏《百鳥朝鳳》時也設計了一些其他的小巧思。「我記得有一次誰跟我說他在啃雞爪,然後我旁邊的人就說這個鳳爪啃起來很香,我突然想起來其實這個雞也是屬於鳥類。」一場偶然的對話,讓劉雯雯想到了「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這一生活化的場景,在和譚盾老師商量後,她將這個音效片段嫁接到了《百鳥朝鳳》里,「這種聲響,全世界都聽得懂。」劉雯雯說,當時演完了以後,台下的觀眾反響也特別熱烈。
嗩吶作為中國民間極具鄉土氣息的傳統樂器,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於多元化的舞台?在劉雯雯看來,要走向更大的舞台,讓更多人認可我們自己的民族樂器,首先還是要用當地最熟悉的音樂形式相融合。「就比如外國人的管樂,即使它們都一起吹奏,也壓不住嗩吶的聲音,反而能夠把嗩吶很高亢很嘹亮的氣勢烘托得很好,也不會覺得嗩吶很突兀。」同時,她認為,以這樣的融合形式登上國外殿堂級的音樂舞台,倒也是一種快速提升我們民族音樂形象的有效方式。
談及如今正式接棒作為一代嗩吶傳承人,她所經歷的探尋之路,劉雯雯直言,她現在的條件比父輩們那會兒要好得多,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她也要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因為這條路以前也沒有人走過,我也不知道我以後會怎麼走,但是通過不斷地跟很多音樂圈的朋友、專家們聊天,他們也會給我很多的靈感。」劉雯雯說,之前她做了一場嗩吶跟爵士四重奏的專場音樂會,不僅那一次是他們近幾年賣得最好的一場,而且相比以往,來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但是當記者問是否會持續做這種與流行音樂形式相融合的演出時,劉雯雯認為,雖然這種方法確實能吸引到更多的聽眾,但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作為嗩吶世家的傳人,她希望自己在創新的同時,也要兼顧好對傳統藝術的堅守。
劉雯雯音樂會
是傳人也是教師
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嗩吶
藝術作為實踐基礎上審美主客體的統一,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嗩吶自然也不例外。劉雯雯說:「我特別需要這種精神上的撫慰,像我們從事的這個行業,你付出是有很大的回報,就比如說你搞了一場音樂會,你可以在很多的觀眾面前去展示,那麼你就會收穫很多的大家對於你的這種努力的認可,他們或者會非常直接稱讚你,或者給你提意見,你又會不斷地再去精進自己。」
對於如今的劉雯雯,鑽研嗩吶已經不像是完成工作,倒更像是一種深入腦海的肌肉記憶。說起現在和嗩吶打交道的時間,劉雯雯直言,每天如此,「因為我是水瓶座,我特別天馬行空,比如說看劇,或者是跟朋友聊天聊到什麼東西,一下子可以激起我對於嗩吶的一些想法的時候,我就會立馬去落實,立馬要搞清楚這個事情是什麼。」不僅如此,有時她半夜突然冒出一些靈感,也要在當下立馬去搞清楚。劉雯雯說,她現在這種狀態,可能和她的這種性格也有關係。
當被問到現在的孩子學習嗩吶,和當時同年齡的她所面臨的情況有什麼不同?又是否還是需要一些天賦才可以學?劉雯雯坦言:「完全不同。」她回憶在她小時候求學時,自己每次面對老師心裡不免有緊張和畏懼的心理,以至於說話都謹小慎微,但是現在的學生在和老師相處時,基本上都是以一種朋友的方式來聊天,劉雯雯說:「其實這種相處方式也挺好的,而且很明顯能看到這些孩子是真的會以學習嗩吶而感到驕傲。」但關於天賦這個問題,她告訴記者:「實際上門檻也沒有特別高,只要不是五音不全,都歡迎大家來學習嗩吶。」
在聊天過程中,劉雯雯也講述了如何看待最近自己在網路上的熱度。她表示,自己不排斥現在很多網友對她的關注,「我看到現在網路上有不少非專業的人通過吹嗩吶來發布視頻或者直播,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麼目的,至少都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嗩吶,我覺得這也是挺好的一件事。」她說,希望能夠通過網路的力量來宣傳傳統藝術。
封面問答
封面新聞:譚盾老師是業內非常有名望的演奏家,跟他合作有什麼樣的感受?
劉雯雯:我覺得譚老師是我人生中的貴人。我們之前不認識,是後來有一次他的朋友來找我錄個音,我去了之後就在錄音棚里碰見了譚老師,他也挺驚訝一個女孩吹嗩吶,在我錄完之後,他對我的技術也挺滿意,後來在聊天過程中他就知道了我們家族的歷史,然後譚老師就說帶著我去參加世界巡演,講述屬於我的中國故事。
封面新聞:最近在國內有安排巡演嗎?
劉雯雯:有的。目前安排了4場,從四月份開始,有北京、南京、深圳、廣州。
封面新聞:現在有不少的人在開始關注嗩吶,在挑選嗩吶上有什麼講究嗎?
劉雯雯:你只要找到專業的廠家,其實嗩吶很便宜不貴的,所以學習嗩吶的成本並不高。因為嗩吶受眾群還是比較小的,它沒有那種國際品牌的大廠家,但是現在製作的工藝各方面都是很成熟了,所以相比西洋樂器,花幾千塊錢就已經能買到非常高品質的嗩吶了。
文/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王一理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