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此不失聯!
一道歷史題引發的焦慮
這幾天,童行的家長群都在轉發一道七年級的歷史考題~
這是一道典型的史料分析題,一共6分的題目只有王朝都城這1分是考察記憶點,其餘的5分都要從材料中獲得。
大家紛紛感慨現在的歷史考試越來越靈活,都開始考察孩子分析材料的能力了,早已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考高分的時代了。
更有家長已經意識到,現在考試更需要孩子的思辨能力。
做了這麼多年童行通識課程,與歷史啟蒙相關的資源我們也搜集了不少,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歷史書、漫畫、動畫片、音頻課程……五花八門。
很多孩子講起歷史也是滔滔不絕,但是如果要問他自己的觀點,答案大多是:
「我喜歡秦始皇!」
「我不喜歡秦始皇!」
「我喜歡武則天!」
……
看似孩子獲得歷史知識的途徑很多,但是都無法滿足孩子【思辨】的需要,孩子不能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
因為以上這些方式都是單方面的輸入,
而【思辨】是需要孩子思考、交流、碰撞,是需要輸出的!!!
在【少年文明思辨者】的課堂上,孩子們就可以自由表達自己對歷史問題的看法,互相交流、爭論、反駁,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觀點,但是需要用充分的理由來證明。
一起來看看我們怎樣用pbl工具讓歷史課堂「活」起來。
用「問題鏈」考證歷史
在絲綢之路課程中,我們要探討絲綢的起源:
絲綢是怎麼來的?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絲綢?
誰是最早製作絲綢的人?
想要回答這些問題就繞不開一個人——黃帝。
相傳黃帝的妻子【嫘祖】是「蠶桑始祖」,也就是第一個養蠶繅絲的人,這究竟可不可信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一共研究了7個子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其實也藏著學習歷史最重要的素養——質疑。
我們的歷史很喜歡把一些豐功偉績都歸功於一人,把歷史人物神話,罪責也是如此。很多歷史書也是這樣傳播的,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脫口而出,彷彿那是真實的歷史,所以我們一開始想教會孩子的就是:對於司空見慣的表述,要敢於質疑,獨立思考。
經過一層層抽絲剝繭的論證,一條條史料的嚴密分析,終於,孩子們得出結論——嫘祖不是第一個養蠶繅絲的人。
當然,我們的思考不止於此,這個說法雖然不夠準確真實,但是這也正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為什們人們會把所有的功績都歸在黃帝那個時代?
為什們司馬遷寫《史記》要從黃帝寫起?
為什們越古老的歷史記載越晚出現?
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去看待史料?
質疑不是終點,更深層文明的秘密才是我們想要追尋的答案。
用「情景還原」演繹歷史
民國初年那場關於「中國古史是否真實可靠」的學術討論轟轟烈烈,「古史辨」運動促使史學研究更加註重科學性和嚴謹性。
我們就把當時可能發生的爭論搬到課堂上,希望孩子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派別的觀點。
最後孩子們得出和王國維一樣的結論:
想要考證歷史的真實,不能只依靠史書,還要結合地下的考古發掘。
這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歷史研究方法——「二重證據法」。
在後來的學習中,我們常常會用到二重證據法,每個孩子都印象深刻。
在初中的歷史考卷中,「二重證據法」也常常隱身出現:
這是一道中考題目,其中就考察了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的關係,這不正是我們的學生已經非常熟悉的「二重證據法」嗎?
看看我們孩子的作業水平,擁有了思辨能力,考題再靈活,孩子也能從容應對。
【少年文明思辨者】
春季學期正在報名
如果如果您的孩子
⭐特別喜歡聽歷史故事、看歷史漫畫
⭐講起歷史人物就滔滔不絕
⭐喜歡思考和追問事物的由來
⭐經常對人、事評頭論足,發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您希望孩子
對歷史感興趣
學點歷史,對課內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有所助益
了解人類文明的歷程,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掌握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基礎研究方法
……
一定要參加【少年文明思辨者】春季線上課程,一起培養歷史興趣,提升思辨能力。
【少年文明思辨者計劃】在今年春季同時上線1階、2階課程
1⃣️階——絲綢之路
以絲綢之路為線索理解中華文明
2⃣️階——文藝復興
以探秘文藝復興為主題理解西方文明
1、2階屬於少年歷史學家的基礎課程,我們希望從文明發展起源和規律的角度引導孩子看待中國,看待西方,看待世界,進而找到自己的位置。
1⃣階課程【連通世界的絲綢之路】是少年文明思辨者成長計劃的一階線上營(共10周)。
為10-12歲對歷史感興趣的「好奇寶寶」設計,有通史基礎和思辨習慣的孩子會收穫更多。
★
課程提綱
★
⏰上課時間
★
課程收穫
包括但不限於:
知識:追溯絲路起源,探尋文明成因,從全球視角理解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
思維:初步了解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法,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與思考習慣;
作品:10~12幅歷史思維導圖,3~4份文明研究報告,1篇歷史小論文。
2⃣階【改變世界的文藝復興】是少年文明思辨者成長計劃的二階線上營(共10周)。
適合10-13歲對文明、藝術、歷史感興趣的「好奇寶寶」,有通史基礎 和思辨習慣 的孩子會收穫更多。
以了解文明的特質與演變為「綱」,
以閱讀與寫作表達能力為「目」,
以培養思辨與獨立思考能力為「本」,
讓孩子們了解世界的真實樣貌,掌握認識世界的方法。
★
課程提綱
★
上課時間
★
課程收穫
包括但不限於:
知識:了解歐洲文明的起源,探尋歐洲文明的演變過程,初步感受藝術品的獨特特點;
思維:運用分類、對比、分析、歸納等方法,初步分析某一命題;
作品:10~12幅思維導圖,3~4份藝術品鑒賞報告,1篇文明思辨小論文。
歡迎大家諮詢了解【少年成長計劃】,更多課程信息可以添加客服迪迪老師詳詢。期待在元宇宙與孩子相遇~
q&a
q1 少年歷史學家適合幾歲孩子?
1階課程適合10-12歲對歷史感興趣的孩子,10歲以下建議學習經典pbl「絲綢之路」課程。
2階適合10-13歲,10歲以下建議學習經典pbl「文藝復興」課程。
q2 我家孩子上過經典pbl,還需要上成長計劃嗎?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經典pbl相當於少年成長計劃的0階課程,這兩個課幾乎無縫銜接,側重不同,難度進階。
比如pbl課以絲綢之路知識為背景設計桌游,側重培養孩子的設計思維;少年成長計劃一階可以說是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通史課程,從絲綢之路的起源講起,串聯世界各個文明,對照西方了解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更加側重歷史思辨。
pbl和少年成長計劃適合年齡不同,側重不同,pbl可以看成是少年計劃的預備課程,比如絲綢之路對比課表會發現,pbl更偏重完成桌游設計這個任務,少年計劃更專業化一些。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歷史,也想在思辯方面更加精進的話,我還是非常推薦的,上學期的學員里就有上過pbl課的學員,兩個課程是進階的關係。
q3 一階課程一共多少節?
每周一課,每次2小時,春季學期一共10周,3月開課 。
q4 線上課2個小時孩子會不會容易走神?
我們的課程設計比較有鬆弛感,以討論為主,還配有知識圖卡,保證孩子的思維始終在課堂上。
q5 孩子快9歲了,上完時空之旅,正在上經典,可以上歷史課嗎?還是必須10歲?
還是建議10歲再上,因為這個課程還是有一定的深度和門檻,小朋友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發展到少年水平的話效果會打折,您不用著急,我們的一階課程會一直開下去。
q6 課後作業的量大概是什麼樣的?
10~12幅歷史思維導圖,3~4份文明研究報告,1篇歷史小論文。
我們每節課會有任務卡和思維導圖,課前發放,家長幫助列印出來,課上完成,課後提交。
如果下節是討論課,上一節會布置探究內容,通常是查找資料的形式。
學期課結束前完成一篇小論文,類似於我們大學的期中作業,當然更有趣更輕鬆一些。
總體上不是很重,每周一課,課餘時間肯定能完成。
q7 還有閱讀資料的任務嗎?
主要是查找,閱讀還是根據興趣和時間,不做強制要求
課上能夠集中聽講,積極討論,收穫就會很大
q8 還有文言文閱讀?
對,文言的部分出自於史記,會在課上帶孩子做一些文言的翻譯和解讀。
q9 初中生合適嗎?
初中開始系統上歷史課了,也是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和思辨能力最好的階段,我們的少年計劃區別於學校歷史課,更想讓孩子們從文明發展起源和規律的角度看待中國,看待西方,看待世界,進而找到自己的位置。
說到底歷史還是一門通識課程,我們並不是一定要讓孩子做歷史學家,而是歷史學的思維方式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q10 上2階課程需要1階基礎嗎?
可以直接上2階的
1階是以絲綢之路為線索理解中華文明,
2階以探秘文藝復興為主題理解西方文明,
1、2階都是少年歷史學家的基礎課程
迪迪老師
童行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